<td id="4ea3t"><ruby id="4ea3t"></ruby></td>
  • <track id="4ea3t"><strike id="4ea3t"></strike></track>
    <p id="4ea3t"></p>
    <table id="4ea3t"><option id="4ea3t"></option></table>
  • 當前位置: 首頁 > 節能環保 > 市場分析

    疫情過后,環境產業將迎來哪些新契機?

    中國水網發布時間:2020-03-18 13:51:11  作者:劉影

      導讀:針對疫情之下環境產業的真實狀態及內在需求,企業家們認為在疫情當下和過后,包括垃圾分類、醫療廢物處理、垃圾焚燒以及污水處理等在內的多個環保領域都會迎來新的發展風口和契機。

      針對疫情之下環境產業的真實狀態及內在需求,E20環境平臺對多家環保企業進行了書面采訪,在企業的回復中,都談到了疫情對企業經營帶來的影響,受訪企業普遍對環境產業當前和未來的發展充滿信心,企業家們認為在疫情當下和過后,包括垃圾分類、醫療廢物處理、垃圾焚燒以及污水處理等在內的多個環保領域都會迎來新的發展風口和契機。

      兩個月以來,抗“疫”成了我們關心的話題。

      為應對疫情可能給環境產業帶來的負面影響,國家部委以及各地方政府紛紛出臺相應政策和措施,幫助環保企業緩解經濟及運營等方面壓力(參考閱讀:疫情阻擊戰,全國各省市環保措施匯總)。

      例如,國家層面上,財政部、生態環境部于2月22日發布的《關于加強污染防治資金管理支持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通知》要求,環保支出要向受疫情影響較重的市縣傾斜;地方層面上,浙江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發布《關于全力做好疫情防控支持企業發展的通知》,要求對保障城市運行的供水、供氣、生活污水處理、生活垃圾處置、環衛等市政公用企業給予財稅政策支持。

      目前,疫情得到了有效防控,環境產業也在逐步恢復發展。近日,中國水網統計發現,大量環保項目已經恢復資格預審,多個包括垃圾焚燒、污水處理、環衛等領域在內的環保項目已陸續重啟招標程序,同時,還有許多環保企業傳來了中標的好消息。

      在此之前,針對疫情之下環境產業的真實狀態及內在需求,E20環境平臺對多家環保企業進行了書面采訪,在企業的回復中,都談到了疫情對企業經營帶來的影響,受訪企業普遍對環境產業當前和未來的發展充滿信心,企業家們認為在疫情當下和過后,包括垃圾分類、醫療廢物處理、垃圾焚燒以及污水處理等在內的多個環保領域都會迎來新的發展風口和契機。

      水務

      年初,在疫情爆發前后,權威媒體和部位先后發文,要求加強飲用水源地保護,重視城鎮污水以及醫療廢水的監管和監測。

      1月26日,中國國防報在《讓生物戰爭走進國防視野》中提到,“把水和糧食等關系到人民健康和民族安全的戰略產業和命脈領域,牢牢掌握在國家公共部門手中”。

      2月1日,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透露,該院肝病研究所研究發現,在某些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確診患者的糞便中檢測出2019-nCoV核酸(新型冠狀病毒)陽性,很有可能提示糞便中有活病毒存在。同日,為了加強糞便和污水消毒,生態環境部辦公廳發布《關于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醫療污水和城鎮污水監管工作的通知》,明確要求高度重視醫療污水和城鎮污水監管工作,加大醫療污水處置的監管力度,加強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做好水質監測,確保飲用水水源不受污染。

      政策明碼規定下,在E20采訪的企業中,多個水務企業掌舵者預判,在疫情期間和過后,各級政府和社會將進一步提高對水環境保護的重視程度,供水安全和污水處理的標準將進一步提高,應急保障能力將被更加重視。未來,供水水質監管、污水排放水質監測以及醫療廢水監管都將邁上新臺階。

      供水方面:

      四川發展環境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李順認為,民眾對優質飲用水的要求會進一步提升,國家會更加關注食物、水這類病毒進入人體這一最便利的通道,因此供水安全會要求得更嚴,要求企業加大從原水、生產過程水、出廠水、管網水、管網末梢水以及龍頭水的管理,保障飲用水的水質。

      云南水務投資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于龍表示,迄今為止高品質飲水在供水領域所占比例很低,本次疫情事件會加深“病從口入”的防范意識并提升民眾對高品質飲水的需求。他認為,后續在疫情嚴重區域以及經濟發達區域,高品質供水應用將大幅度擴大,從而產生溢出效應,乃至在全國范圍內提升高品質供水供給率。

      中環保水務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堤和北京首創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楊斌一致認為,飲用水安全保障問題將會更加被關注,包括強化消毒處理、進一步降低出廠水濁度、優化管網水質以及加強二次供水的水質監管等在內的供水水質指標檢測將日趨嚴格和完善。

      污水和醫療廢水方面:

      中持水務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邵凱表示,疫情增加了醫療廢水處理、城鎮污水提標、污泥處置處理的需求,可見,環境產業后續將有新的發展契機,特別是對于技術性環保企業非常有利,能夠快速研發推出符合需求產品的公司,將能快速的抓住市場機會。

      對此,深圳市清研環境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劉淑杰深表認同,她認為,疫情會給原本做消毒、藥劑、遠程控制與監測的技術性企業帶來一定的增長機遇。

      智慧水務方面:

      企業家們認為,水務運營的信息化、數字化、智慧化將加速發展進程。

      嶺南水務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閆冠宇表示,無論本次疫情如何發展,都給全社會的防疫應急體系建設敲響了一次警鐘。對于水務領域,他認為供水安全和污水處理的標準有可能進一步提高,應急保障能力將被更加重視。

      首先,建設標準的提高和政府監管的趨嚴將對從業企業提出更高的能力要求;二是政策支持的加大,對民生水務領域的公共財政投入可能會增長,帶來新一輪發展機遇;此外,隨著技術創新需求增加,在線監測、自動控制、智能管理等智慧水務領域方面的技術需求將會凸顯。

      廣東粵海水務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文鋒對此深表認同,他表示,環境產業的未來機遇與挑戰并存,競爭將會更加充分和激烈,誰能在社會美譽度、核心技術、商業模式、智慧水務等方面占據領先位置,誰就擁有更多發展機會。

      王堤表示,智慧水務以及云平臺領域發展會加速成為趨勢,大數據管理、區塊鏈技術、智慧云平臺將會在行業內得到更多關注和應用。

      楊斌表示,由于疫情的影響,將會加速智慧水務的技術發展和系統建設,包括生產區的無人值守、遠程智慧調度、面向公眾的遠程抄表、線上客服等都將加快在水務市場的推廣和應用。

      固廢

      1月21日,生態環境部辦公廳發布《關于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醫療廢物環境管理工作的通知》,提出及時、有序、高效、無害化處置肺炎疫情醫療廢物,防止疾病傳播,保障人體健康。全國多省市也相繼出臺有關醫廢處置的通知文件。疫情持續爆發大幅增加醫療廢物相關應急處置需求,這對企業來說既是挑戰更是機遇。

      此次采訪,多個企業的反饋中也提到,疫情過后,醫療廢物的處理處置市場將是環保企業的一塊“大蛋糕”。

      綠色動力環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總裁喬德衛認為,隨著全國確診病例的爆發式增長,各地醫療機構將產生大量醫療廢物。醫療廢棄物的處置將得到關注。

      北京控股有限公司副總裁柯儉認為,疫情之下,將更注重環境衛生、垃圾分類、疾病預防等固體廢棄物的無害化處理方面的防控,進一步對固體廢棄物處理處置市場帶來了更多地機遇,特別是醫療垃圾的應急處理設備和設施將會有新的市場機會。

      他預判,受疫情影響,各地將加快推進城市生活垃圾分類,通過垃圾分類,也將催生更多、更精細的處置方向,將廚余垃圾、干垃圾、建筑材料、醫療廢物、危險廢物等進行更為合理有效的針對性的治理處置。

      首創環境控股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曹國憲和深圳市能源環保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倬舸等多個企業家也認為,醫療廢棄物處置會開啟新一輪爆發增長,醫療廢物處理能力建設將不斷加強。

      此外,中車環境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國棟認為,后疫情時代,國家對于城鄉居民衛生習慣的規范化、環保行業的標準化要求將進一步提升,畜禽廢物處理等領域的提標改造是值得關注的方向。

      畜禽養殖將進一步規?;鸵幏痘?,屠宰場的防疫檢疫產業化將加快升級,跨區域活禽交易預計將減少或受限,進而會促進冷鏈物流的大發展,由此帶來畜禽養殖污水處理市場將進一步集中,屠宰場污水處理的要求將進一步提高。

      喬德衛表示,由于受到疫情的影響,后續相關政府部門以及社會公眾都會更加重視人居環境和城市衛生,垃圾焚燒發電有望迎來新的發展契機。

      環保裝備

      根據2017年10月工信部發布的《關于加快推進環保裝備制造業發展的指導意見》目標,到2020年,我國環保裝備制造業產值將達到1萬億元。

      3月3日晚,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構建現代環境治理體系的指導意見》,提出加強關鍵環保技術產品自主創新,推動環保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示范應用,加快提高環保產業技術裝備水平。做大做強龍頭企業,培育一批專業化骨干企業,扶持一批專特優精中小企業。

      政策的扶持和傾斜,環保裝備企業將迎來發展新契機。特別是龍頭企業在技術、資金等方面具有較強綜合競爭力,在政策的鼓勵和扶持下將更為受益。在被采訪的設備企業中,多個企業家也發表了自己對于環保裝備領域未來發展的觀點和看法。

      中節能環保裝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朱彤認為,疫情過后,智能化需求,生物技術、綠色技術需求,新材料和化學技術耦合相關技術需求,應急環保資源調控需求以及綜合治理能力的需求等將在環保裝備領域迎來新的增長點。

      陳國棟對此深感贊同,他預計疫情過后,醫療廢水和廢物處理的景氣度會提升,隨之而來的是對環境衛生體系建設的重視程度進一步加強,特別是高標準、智能化的設備需求將增加。

      維爾利環??萍技瘓F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月中也認為,技術設備供應商在未來一定會有更多的發展機會。

      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戴日成介紹,這次疫情期間,碧水源可以處理醫療廢水的CWT設備、可以足不出戶獲得安全健康飲用水的碧水源納濾凈水機、可以有效過濾室內污染物的碧水源空氣凈化器、碧水源控股子公司良業環境研究的具備消毒功能的燈光照明以及碧水源參股公司中興儀器的水質測定儀、水質應急監測車等都給相關需求方提供了解決方案。他認為,疫情期間各種應急處理需求及相應的解決方案,在疫情過后也會顯現出新的市場商機。

      對于環衛裝備領域,浙江聯運環境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永表示,這次疫情中,很多地方因為傳統模式下環衛作業水平和管理水平不高,環衛設施設備技術不高且投入不足,在這樣特殊的時期作業效果不佳,也給環衛工人的安全保障帶來了許多挑戰。對于環衛企業來說,他認為接下來要做的就是協助政府持續提高環衛管理和作業水平。

      對此,僑銀環??萍脊煞萦邢薰究偛脛⑸僭坪陀瀛h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馬剛同時預判,未來,環衛裝備將朝著現代化、智能化和科技化方向發展。

      劉少云認為,隨著城鎮化速度加快,勞動力成本上升,環衛產業對環衛設備的需求將不斷增長。隨著人工智能技術進步,環衛設備智能化發展成為趨勢。未來做環衛的策略是盡可能裝備化、機械化,未來少人化、智能化是方向,而智能環衛設備的誕生,將會重新定義“環衛工”這一崗位的工作性質,讓環衛工從單純的勞動者,變為了機器勞動的管理者。

      馬剛認為,就環保行業而言,一方面因疫情促成城市環境進一步改善提升的環保裝備需求提升,環衛裝備將更加智能化,科技化,更多的機器替代人工。由于傳統模式下經費短缺、設備陳舊、人員老齡化、效率低下等問題在疫情下逼迫行業變革。在垃圾分類等需求提升帶來的熱度之下,環境裝備的發展將由危機變為商機,環衛裝備將迎來新的需求和增長。

      寫在后面

      毋庸置疑,無論什么時刻,契機背后,想要長足發展,離不開的是企業能在市場站穩腳跟的砝碼。

      E20環境平臺首席合伙人、E20研究院院長傅濤近日發文曾指出,疫情之下,對污水處理、垃圾處理等監管會進一步趨嚴,要求會更高。環境產業會進一步分化,能夠在模式上、技術上、體系上,更好地為地方政府提供系統方案的企業將在市場上更勝一籌(相關閱讀:傅濤:疫后地方支付體系面臨挑戰 環境產業如何應對?)。

      疫情后期,針對環保企業面對機遇和挑戰的應對思路和具體措施,大多數企業都反饋了自身的準備和方法,企業家們一致認為打造核心競爭力、持續進行技術革新、提高市場開拓及運作能力等是面對未來最好的準備。

    評論

    用戶名:   匿名發表  
    密碼:  
    驗證碼:
    最新評論0

    相關閱讀

    2020年環保市場行情投資機會值得關注

    2020年環保板塊有望獲得超額收益,尤其是通過國有資本的資金優勢和環保企業的技術優勢、項目管理優勢或可以催生行業龍頭。
    產經信息2020-03-16

    “帶”出來的環保變局 逾萬億投資開啟新周期序幕

    市場分析認為,對于加速布局“一帶一路”的環保企業而言,重點開展中國—東盟、上海合作組織、金磚國家組織、瀾滄江—湄公河等機制下的環保項目合作或將成為另一塊誘人蛋糕。
    市場分析2020-03-16

    新基建上線@環保 2020將放啥“大招”?

    2020年3月4日,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召開會議,其中提出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新基建”浪潮再起。據了解,2018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根據現代信息技術發展趨勢,明確5G、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等為新型基礎設施。
    市場分析2020-03-16

    疫情對于生態環保行業的影響

    2003年“非典”疫情的降臨,讓人類開始反省平日習以為常的衛生習慣,也愈發開始重視生態建設與環境保護工作的開展。同年9月,《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即環評法)首次開始施行,自此我國的環保工作邁入了更加法治化的新紀元。
    市場分析2020-03-13

    數據觀察:新基建25萬億背后的環境產業機會與風險

    在這一輪的投資建設中,最受環境產業關心的,莫過于“什么是新基建?環境項目算不算新基建?”E20測算,在目前已知曉的15省市2020年度投資的6.35萬億新基建大蛋糕中,有4025億的環境項目將于今年完成投資。媒體報道中的25萬億中期投資份額中,將有1.58萬億歸屬于環境產業。
    產經信息2020-03-09

    兩辦發文加碼環保裝備原創力 如何把握結構性機遇?

    3月3日晚間《關于構建現代環境治理體系的指導意見》正式對外公布。受益于此,翌日環保概念股領漲A股市場。其中,雪迪龍、中環裝備漲停。永清環保、瀚藍環境、國中水務和博天環境等均實現逾4.58%漲幅。
    市場分析2020-03-09

    復工進行時,這些企業共攬獲超百億環保項目

    疫后面對挑戰與機遇,不少環保企業已經開始強化在技術、管理能力等方面的儲備,充分做好內功修煉,由于污水、垃圾處理和環衛等涉及到市政公用領域,是民生保障的重要一環,環保企業的復工復產工作也在有序進行。
    市場分析2020-03-09

    千億級治理項目強力反彈 環保板塊演繹逆“風”翻盤

    2020年,深受“錢荒”之困的環保產業或將從中奮力掙脫。根據財政部提前下達的2020年新增地方債限額投向來看,生態環保類比重提升明顯。業界普遍認為,隨著財稅和金融政策扶持力度逐步加深,新一輪環保板塊向上周期已開啟。
    產經信息2020-03-09

    數據觀察:新基建25萬億背后的環境產業機會與風險

    在這一輪的投資建設中,最受環境產業關心的,莫過于“什么是新基建?環境項目算不算新基建?”E20測算,在目前已知曉的15省市2020年度投資的6.35萬億新基建大蛋糕中,有4025億的環境項目將于今年完成投資。媒體報道中的25萬億中期投資份額中,將有1.58萬億歸屬于環境產業。
    市場分析2020-03-06

    區域空氣質量改善明顯 但大氣污染防治仍任重而道遠

    面對當前復雜的大氣污染形勢,我們應繼續將337城市全面達標作為目標,堅定不移地持續推進PM2.5及其前體物減排,深入研究NOx和VOCs的協同控制途徑
    焦點頭條2020-03-06
    人人超碰人人爱超碰国产|秘书高跟黑色丝袜国产91在线|国内少妇偷人精品免费|9久久无色码中文字幕

    <td id="4ea3t"><ruby id="4ea3t"></ruby></td>
  • <track id="4ea3t"><strike id="4ea3t"></strike></track>
    <p id="4ea3t"></p>
    <table id="4ea3t"><option id="4ea3t"></option></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