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ea3t"><ruby id="4ea3t"></ruby></td>
  • <track id="4ea3t"><strike id="4ea3t"></strike></track>
    <p id="4ea3t"></p>
    <table id="4ea3t"><option id="4ea3t"></option></table>
  • 當前位置: 首頁 > 節能環保 > 市場分析

    兩辦發文加碼環保裝備原創力 如何把握結構性機遇?

    中國電力網發布時間:2020-03-09 11:14:29

      導讀:業界普遍認為,未來環保產業的競爭與創新,將很大程度上源于環保裝備制造產業變遷進程。據新華社消息,3月3日晚間《關于構建現代環境治理體系的指導意見》正式對外公布。受益于此,翌日環保概念股領漲A股市場。其中,雪迪龍、中環裝備漲停。永清環保、瀚藍環境、國中水務和博天環境等均實現逾4.58%漲幅。

      繼三年前設定10000億產值后,支撐環境治理產業的環保裝備制造再迎重磅利好。

      涉及九大層面、強化28項要求,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3月3日印發的《關于構建現代環境治理體系的指導意見》對環保裝備產業提出了預期:加強關鍵環保技術產品自主創新,推動環保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示范應用,加快提高環保產業技術裝備水平。做大做強龍頭企業,培育一批專業化骨干企業,扶持一批專特優精中小企業。鼓勵企業參與綠色“一帶一路”建設,帶動先進的環保技術、裝備、產能走出去。

      對環保裝備制造提出新要求的同時,《指導意見》進一步紓解環保企業融資難題,明確加大資金投入、完善金融扶持。鼓勵發展重大環保裝備融資租賃。由于今年以來環保專項債發行規模明顯提升,行業融資環境出現較大改善。2020年地方專項債中環保投入占比由2018年的0.5%提升至12.4%,其中環境修復占比達70%。業內認為,這對于2020環保訂單釋放和推行具有實質意義,也就是從資金端保證了地方政府作為項目甲方向市場推出項目的可行性。

      環保裝備制造業是為環境保護提供技術和物質基礎的產業。對于企業來說,此前環保是一個外部成本,而以提高環境質量為核心后逐步內化的治理成本將為環保裝備產業帶來了巨大機遇。在多項頂層設計的大力扶持下,政策驅動型明顯環保裝備制造年產值也呈現飛躍式增長。從2000年的300億上升至2005年的530億,2010年爆發之2000億,到了2016年則突破6000億,年均增長率為20%以上。

      如今,環保治理更為關注實際效果,先進裝備制造技術的需求勢必上揚。這其中,水處理設備、大氣污染防治設備、固廢處理設備、環衛清潔設備等傳統領域增長平穩,而以海水淡化設備、大氣除塵設備、垃圾分類設備膜設備、新能源設備等新興領域的熱點不斷涌現。從行業來看,發展機遇集中在鋼鐵、有色、化工、建材等傳統制造業的綠色化改造上。

      不過,技術性能復雜、更新換代迅速的環保裝備業仍面臨諸多困擾,誠如產業集中度較低,企業分布較分散,未能形成示范帶動效應。“由于我國環保裝備制造業的發展過于受政策導向影響,技術更新一直處于被動局面,技術儲備能力不足,創新始終存在較長的空窗期。”相較于動輒千億的規模,環保裝備制造業利潤仍處低位,整個行業的利潤率僅為6.5%左右。

      如何決戰即將到來的品牌時代?通過發力差異化,快速占據環保裝備制造市場已成行業共識。而服務競爭的關鍵就在于裝備是否標準化、智能化、系列化。通過與上游個性化服務下游設備安裝維護管理結合,與物聯網、智能化緊密結合利用互聯網、大數據、智能化等技術實現環保設備的智能一體化。

      對于亟待補齊行業短板的環保裝備制造而言,更多的是要通過技術創新和系統優化。具體至環保裝備制造企業,向上提供個性化服務如設備定制服務,向下則提供設備的安裝、維護甚至運營管理等服務,從而帶動整體工藝的設備化。這也意味著,向設備制造、工程施工、運營管理一體化綜合服務轉型的環保裝備制造企業有望在技術時代率先獲益。

    評論

    用戶名:   匿名發表  
    密碼:  
    驗證碼:
    最新評論0

    相關閱讀

    復工進行時,這些企業共攬獲超百億環保項目

    疫后面對挑戰與機遇,不少環保企業已經開始強化在技術、管理能力等方面的儲備,充分做好內功修煉,由于污水、垃圾處理和環衛等涉及到市政公用領域,是民生保障的重要一環,環保企業的復工復產工作也在有序進行。
    市場分析2020-03-09

    千億級治理項目強力反彈 環保板塊演繹逆“風”翻盤

    2020年,深受“錢荒”之困的環保產業或將從中奮力掙脫。根據財政部提前下達的2020年新增地方債限額投向來看,生態環保類比重提升明顯。業界普遍認為,隨著財稅和金融政策扶持力度逐步加深,新一輪環保板塊向上周期已開啟。
    產經信息2020-03-09

    數據觀察:新基建25萬億背后的環境產業機會與風險

    在這一輪的投資建設中,最受環境產業關心的,莫過于“什么是新基建?環境項目算不算新基建?”E20測算,在目前已知曉的15省市2020年度投資的6.35萬億新基建大蛋糕中,有4025億的環境項目將于今年完成投資。媒體報道中的25萬億中期投資份額中,將有1.58萬億歸屬于環境產業。
    市場分析2020-03-06

    區域空氣質量改善明顯 但大氣污染防治仍任重而道遠

    面對當前復雜的大氣污染形勢,我們應繼續將337城市全面達標作為目標,堅定不移地持續推進PM2.5及其前體物減排,深入研究NOx和VOCs的協同控制途徑
    焦點頭條2020-03-06

    廣西:加強新能源項目建設 未來三年投資782億

    近日,廣西發布《廣西“能源網”基礎設施建設大會戰實施方案(2020-2022年)》,實施方案明確:列入“能源網”基礎設施補短板建設三年大會戰項目共44項,總投資4074億元,三年投資2707億元。
    綜合新聞2020-03-06

    國家發展改革委:明確高耗能行業范圍

    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關于階段性降低企業用電成本支持企業復工復產的通知》,明確自2020年2月1日起至6月30日止,對除高耗能行業用戶外的一般工商業電力用戶實行優惠電價政策,統一按原到戶電價水平的95%結算。
    政策動態2020-03-06
    疫情對我國環保產業的影響和未來產業發展趨勢分析

    疫情對我國環保產業的影響和未來產業發展趨勢分析

    受此次疫情影響最為嚴重的是生態環境治理領域,這個板塊主要包括大氣治理,水污染治理,工業固廢治理,土壤修復等以工程項目為主。
    行業分析2020-03-04

    疫情下 環保企業如何著眼未來發展?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短時間內對大多數行業造成一定影響,環保行業也不例外。但在新政策驅動下,環?;悩I務將加速進行,如醫療基建,環境監測,環境修復等領域將迎來發展機遇。
    焦點頭條2020-03-04

    盤點2020年7省市環保重點項目 這兩大板塊熱度不減

    眾志成城,共同戰“疫”。在國家和各地方相關部門的帶領下,全國人民共同參與下,好消息頻頻傳來,目前全國各地區企業開始復工復產。工信部發布《關于有序推動工業通信業企業復工復產的指導意見》中表示,將重點支持新能源汽車、節能環保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復工復產。
    市場分析2020-03-04

    環保設施向公眾開放出新招

    2020年底前,鼓勵各省在有條件的地級市選擇一座環境監測設施、一座城市污水處理設施、一座垃圾處理設施作為開放點;有條件的省份可新增危險廢物或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設施作為開放點,推動開放工作常態化。
    綜合新聞2020-03-04
    人人超碰人人爱超碰国产|秘书高跟黑色丝袜国产91在线|国内少妇偷人精品免费|9久久无色码中文字幕

    <td id="4ea3t"><ruby id="4ea3t"></ruby></td>
  • <track id="4ea3t"><strike id="4ea3t"></strike></track>
    <p id="4ea3t"></p>
    <table id="4ea3t"><option id="4ea3t"></option></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