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ea3t"><ruby id="4ea3t"></ruby></td>
  • <track id="4ea3t"><strike id="4ea3t"></strike></track>
    <p id="4ea3t"></p>
    <table id="4ea3t"><option id="4ea3t"></option></table>
  •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電力朋友圈

    100分!守護藍天的白鶴灘“答卷”

    中國電力網發布時間:2021-06-21 00:00:00

      本網訊(黃克瑤 秦明碩)灰塵大、污染空氣、環境質量差……在深山峽谷中開山挖洞的工地現場,往往給人這樣的印象。

      然而,世界在建規模最大水電站——白鶴灘水電站,從2017年全面開工建設以來,截至目前,針對粉塵、氨、臭氣、硫化氫等污染物的上千次監測數據表明,這里的大氣環境質量穩定,達到國家《環境空氣質量標準》二級標準,大氣環境達標率100%。

      這一張100分答卷,來之不易。

      

      ▲ 白鶴灘水電站航拍 攝影:張禾

      題為何而難?

    難點一:地質脆弱。

      白鶴灘水電站施工區內生長的主要巖石,為玄武巖。玄武巖以上,覆蓋了一層極其脆弱的泥巖和泥質砂巖,在風雨侵蝕下,易風化形成細質泥粒與砂粒,稍有擾動即產生揚塵。

      難點二:干熱大風。

      白鶴灘水電站所處氣候區,為典型的干熱河谷氣候,全年分明顯的干濕兩季。干季氣候干燥,降水稀少,峽谷風盛行,全年7級以上大風日達到289天。加上施工區位于V形峽谷中,兩岸地形陡峭,植被稀少,形成沿江狹長條帶狀局地空間,施工過程一旦產生粉塵,大風持續性卷起揚塵彌漫山谷,短時間很難沉降。

      難點三:開挖量大。

      白鶴灘水電站土石方開挖量達到1億立方米以上,折合成1立方米的混凝土墻,足夠繞地球2.5圈。施工區明挖工程量約為8032萬立方米,最大年明挖量達到2300萬立方米,土石方工程量巨大,開挖規模為世界級。

      自然條件與開挖規模的雙重壓力,讓粉塵問題尤為突出??刂品蹓m污染,保護大氣環境,降低施工對環境的影響,實為必要。

      

      ▲ 白鶴灘水電站航拍 攝影:謝雷

      題因何而破?

      “我們從鉆孔、爆破、運輸、翻渣、棄渣五方面著手,研究制定了‘粉塵控制五部曲’控制措施?!比龒{集團白鶴灘工程建設部技術部陳洋告訴記者。

      “破題”步驟詳細而科學——

      鉆孔開始時,采用帶除塵器的鉆機,或采用濕鉆來控制鉆孔粉塵。

      爆破前必須對爆破作業面進行灑水并灑透,爆破后采用高壓水槍對渣堆進行噴灑。

      針對場內運輸揚塵,場內道路灑水的頻次基本在一天8次,重點區域的灑水頻次達到一天9次或10次。

      對翻渣區進行灑水,渣場進口設置有渣車噴淋沖洗裝置。

      棄渣作業面還配置有噴霧機,輔以道路灑水以控制棄渣粉塵……

      

      ▲ 入渣場前噴淋渣土車

      針對性的灑水除塵,貫穿施工全過程,全面系統的精細化管控,“五部曲”奏響施工粉塵治理的“交響樂”。截至目前,粉塵處理的資金投入達1.5億元,處理效果顯著。根據2021年第二季度最新監測報告顯示,施工期環境空氣監測各項指標均達到且優于國家《環境空氣質量標準》二級標準。碧水藍天,空氣清新,這是白鶴灘水電站大氣環境保護最生動的腳注。

      用以降塵的水,部分來自于砂石骨料加工、混凝土拌合等生產系統的回用水,循環利用、節能減排理念在細節彰顯。

      

      ▲ 砂石系統污水處理池 攝影:朱永祥

      粉塵控制之外,白鶴灘水電站施工區汽車尾氣等廢氣處理,也是重點關注對象。2014年起,施工區開始推廣使用環保型LNG運輸車輛替代燃燒柴油、汽油的車輛。天然氣燃燒時產生二氧化碳少于其他化石燃料,能減少二氧化硫、粉塵排放、氮氧化合物排放量等。2020年,LNG汽車消耗天然氣800萬立方米,相當于節約標煤約5萬噸,減排約5萬噸二氧化碳、約400噸氮氧化物。

      題為誰而解?

      “水電,是清潔能源的主力軍。而白鶴灘水電站即將加入中國清潔能源的主力陣容,備受關注?!闭驹诎Q灘水電站大壩壩頂,中國科學院院士錢七虎說道。

      陳洋介紹說,建成后,白鶴灘水電站每年平均發電量約為624.43億千瓦時,可節約標煤約2500萬噸,減排約6500萬噸二氧化碳、60萬噸二氧化硫,相當于少建近6座年產400萬噸的大型煤礦?!半娬窘ㄔO本身亦是對藍天的守護,對于人類可持續發展有重要意義?!?/p>

      

      ▲ 白鶴灘的藍天 攝影:黃春江

      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白鶴灘水電站正在持續書寫生態文明的新時代答卷。

    評論

    用戶名:   匿名發表  
    密碼:  
    驗證碼:
    最新評論0

    相關閱讀

    無相關信息
    人人超碰人人爱超碰国产|秘书高跟黑色丝袜国产91在线|国内少妇偷人精品免费|9久久无色码中文字幕

    <td id="4ea3t"><ruby id="4ea3t"></ruby></td>
  • <track id="4ea3t"><strike id="4ea3t"></strike></track>
    <p id="4ea3t"></p>
    <table id="4ea3t"><option id="4ea3t"></option></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