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ea3t"><ruby id="4ea3t"></ruby></td>
  • <track id="4ea3t"><strike id="4ea3t"></strike></track>
    <p id="4ea3t"></p>
    <table id="4ea3t"><option id="4ea3t"></option></table>
  • 當前位置: 首頁 > 節能環保 > 市場分析

    “零碳”催生能源投資新風口

    中國能源報發布時間:2020-12-02 10:50:50

      “今年9月,中國宣布將'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目標。盡管面臨巨大的困難和挑戰,這也是推動生產方式、生活方式、消費模式加速轉型的極好機遇,可以倒逼綠色低碳轉型,技術和政策創新,向市場主體傳遞清晰信號,引導未來的資金技術投向綠色低碳循環發展領域。”近日在談及“碳中和”帶來的機遇時,生態環境部氣候變化事務特別顧問解振華這樣說。

      解振華稱,聯合國有關機構測算,實現《巴黎協定》確定的全球溫升控制目標,全球預計需要投資90多萬億美元,可能增加上千萬甚至上億個有尊嚴的就業崗位。“其中,中國的市場投資、消費、就業、產業發展的潛力可想而知。”

      “低碳發展不是影響經濟,而是促進經濟與環境實現雙贏”

      事實上,自2013年碳市場陸續開市以來,北京、上海等7個試點已形成各自的碳交易體系,并積極探索碳期貨等金融業務。截至今年8月底,7個試點累計成交量4.06億噸、成交額約92.8億元。此外,全國還備案了9家自愿減排交易機構,累計成交額超過20億元,市場活躍度保持在較高水平。

      對此,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從試點到全國碳市場的建立,為在全國范圍內形成統一、真實的碳價提供了條件。該價格信號也將倒逼我國產業結構低碳發展,引導資金從高碳向低碳行業傾斜。“市場資金流動方向的轉變,為低碳企業帶來一定經濟激勵,改變成本結構與外部融資環境,為銀行等金融機構增大投資提供更高可能性。”

      “2005到2019年,中國GDP增長約4倍,同期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48.1%,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的比重從7.4%提高到15.3%,相當于減少56億噸二氧化碳排放,實現經濟社會發展與碳排放初步脫鉤。”解振華也肯定了碳減排所產生的多重效應。“實踐證明,應對氣候變化行動,不但不會阻礙經濟發展,而是有助于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培育帶動新的產業和市場,實現協同發展。”

      中國工程院院士杜祥琬進一步指出,到2030年,應對氣候變化行動預計可創造26萬億美元的經濟效益、帶動6500萬個新增低碳就業崗位。“低碳發展不是影響經濟,而是將助推新型經濟增長方式,促進經濟與環境實現雙贏。”

      “零碳”成價值投資新方向

      能源行業的投資機會在哪兒?據中國投資協會和落基山研究所聯合預測,包括再生資源利用、能效、終端消費電氣化、零碳發電技術、儲能、氫能及數字化等熱門領域在內,2050年市場規模將達15萬億元。2020-2050年,上述七大領域還將撬動綠色基礎設施投資約70萬億元。

      落基山研究所常務董事兼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李婷表示,碳中和愿景推動“零碳”成為價值投資的新風向標。越來越多的投資者認識到,化石能源行業正面臨日益增長的資產擱淺風險,重新思考投資組合及優先順序,甚至撤離化石能源相關領域。取而代之的是,以新能源為代表的零碳產業加速發展。

      “對氣候變化行動力度不斷提高,為綠色投資創造良好的政策環境。在零碳指引下,越來越多的投資主體跨越技術及商業成熟度在小周期內的不確定性,更愿意在大方向、大周期內尋找新價值。這些投資還將直接或間接拉動基礎設施建設,包括大量的光伏和風電裝機、容量持續增長的跨區輸電通道、數千萬量級的5G基站、加氫站及電動汽車充電站等。”李婷稱。

      七大領域也將催生一系列關鍵技術創新。“比如,我國擁有全球72%的太陽能組件、69%的鋰離子電池、45%的風機生產能力,還有許多對新能源發展至關重要的礦物金屬提煉產業。這些優勢疊加豐富的應用場景、多元的市場層次,將有效支撐新一代低碳能源技術的創新,成熟及融合部署。”解振華稱。

      李婷舉例稱,氫能是碳減排的突破口之一,但目前,產業整體處于早期增長階段,相關應用技術也在萌芽期。“未來10年是氫能投資的關鍵期,應注重核心技術發展及應用示范,在完整生命周期培育和基礎設施建設,為產業提供戰略引領。”

      “謹慎預估政策環境風險”

      風險與機遇并存。“此前很長一段時間內,氣候投融資項目的定義和邊界并不清晰。究竟哪些是、哪些不是,管理和評判標準相對滯后,行業監管也缺乏政策指南。此外,這類項目的特點是風險相對較高、投資回報較慢,實際推行并不容易。”一位金融行業人士告訴記者,投資者既要尋找機會,也要充分預估不確定性。

      李婷認為,上述七大領域所處的發展階段不同,技術成熟度、市場預期及挑戰也不一樣。投資者要識別每個階段的特點及關鍵任務,分析主要突破口、趨勢走向和核心驅動。“發展初期,技術和產業受政策制約相對較大,投資者需謹慎預估政策環境風險。對于蓬勃發展的行業,更應警惕由于快速擴張而引發的低質量發展,未來可能面臨的泡沫破裂。”

      多位業內人士還提出,由于零碳產業具有資本價值大、技術以硬件為主、技術路線慣性大及投資回報周期長等特點,目前仍離不開政府的支持作用。“前期要循序漸進、環環相扣的政策行動,鼓勵、引導產業政策,并通過建立行業標準等措施,指引產業的整體發展。到了發展中后期,市場是主要推動力,需要長期協調部署生產效率提升、產品優化、應用場景拓展和輔助服務設施。”李婷稱。

      記者了解到,生態環境部、國家發改委及中國人民銀行等機構已于近期發布《關于促進應對氣候變化投融資的指導意見》,要求加快構建氣候投融資政策體系。按照目標,到2022年,啟動氣候投融資地方試點并初見成效;到2025年,促進應對氣候變化政策與投資、金融、產業、能源和環境等領域政策協同高效推進,投入應對氣候變化領域的資金規模明顯增加。

    評論

    用戶名:   匿名發表  
    密碼:  
    驗證碼:
    最新評論0

    相關閱讀

    碳排放權交易即將跳出試點,逐步走向常態化

    11月30日,生態環境部召開11月例行發布會。據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介紹,此前生態環境部組織起草的《全國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辦法(試行)》(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管理辦法》)已于11月初征求有關單位意見并公開征求社會意見,將對前述《管理辦法》完善后盡快發布。
    綜合新聞2020-12-02

    生態環境部:《全國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辦法(試行)》等文件征求意見后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建設全國碳市場的決策部署,生態環境部組織起草了《全國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辦法(試行)》(征求意見稿)和《全國碳排放權登記交易結算管理辦法(試行)》
    政策動態2020-11-30

    鐘青:火電如何適應碳市場,碳市場能為碳中和做些什么?

    我國在2015年巴黎氣候大會上關于二氧化碳排放達峰的表述是“中國將在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并爭取盡早實現?!倍舜翁岢觥?030年前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體現了新時代中國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責任擔當。自此,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碳市場建設將進入一個嶄新的階段。
    名家訪談2020-11-19
    中國如何實現2060年前碳中和目標?

    中國如何實現2060年前碳中和目標?

    中國如何實現這個雄心勃勃的目標?應該遵從什么樣的路線圖?中國的碳中和目標對于全球實現到本世紀中葉打造繁榮的凈零碳排放經濟意味著什么?圍繞著2060碳中和目標,國際社會對中國“十四五”期間的能源發展有什么期待和建議?
    咨詢報告2020-11-09

    生態環境部發布《全國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辦法》

    生態環境部辦公廳日前發布了關于公開征求《全國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辦法(試行)》(征求意見稿)和《全國碳排放權登記交易結算管理辦法(試行)》(征求意見稿)意見的通知。
    政策動態2020-11-03

    碳排放達峰行動將納入中央生態環保督察

    10月28日,生態環境部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介紹了我國推進碳減排工作的相關情況。
    政策動態2020-10-30

    煤電碳減排壓力巨大,“十四五”定位需謹慎

    截至2019年底,我國煤電裝機達到10.4億千瓦,2019年煤電發電量4.6萬億千瓦時,在各自總量中占比分別為52.0%、62.3%。
    發電財經2020-10-30

    試點省市碳市場累計成交額超九十億元

    截至2020年8月,試點省市碳市場共覆蓋鋼鐵、電力、水泥等20多個行業,接近3000家企業,累計成交量超過4億噸,累計成交額超過90億元,有效推動了應對氣候變化和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作。
    焦點頭條2020-10-29

    我國加速推進碳減排

    10月28日,生態環境部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介紹了我國推進碳減排工作的相關情況。
    焦點頭條2020-10-29

    六部門支持民營企業加快改革發展與轉型升級

    國家發展改革委、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人民銀行于日前共同發布《關于支持民營企業加快改革發展與轉型升級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要求,深入挖掘市場需求潛力,進一步放開石油、電力、天然氣等領域節能環保競爭性業務。
    重要新聞2020-10-28
    人人超碰人人爱超碰国产|秘书高跟黑色丝袜国产91在线|国内少妇偷人精品免费|9久久无色码中文字幕

    <td id="4ea3t"><ruby id="4ea3t"></ruby></td>
  • <track id="4ea3t"><strike id="4ea3t"></strike></track>
    <p id="4ea3t"></p>
    <table id="4ea3t"><option id="4ea3t"></option></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