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ea3t"><ruby id="4ea3t"></ruby></td>
  • <track id="4ea3t"><strike id="4ea3t"></strike></track>
    <p id="4ea3t"></p>
    <table id="4ea3t"><option id="4ea3t"></option></table>
  • 當前位置: 首頁 > 節能環保 > 產經信息

    塑料的一生如何加劇氣候變化

    擺脫塑縛發布時間:2020-05-22 10:39:34

      塑料耐用,輕巧且便宜,因此已成為產品和包裝的重要組成部分。

      但據國際環境法中心發布的2019年5月的一份名為《塑料和氣候:塑料星球的隱性成本》的報告稱,即便塑料有這么多好處,但它們還是化石燃料。塑料從搖籃到墳墓的過程中,都會排放溫室氣體。

      圖:Plastic & Climate Excutive Summary 2019

      然而,在當下政策繼續促進塑料生產的情況下,化石燃料消耗量只會增加。根據世界經濟論壇的數據,如今全球每年約有4%-8%的石油消費與塑料有關。如果繼續依靠塑料,到2050年,塑料將占全球石油消耗總量的20%。

      圖:ssyer.com

      “隱藏成本”報告表明,向“零浪費”過渡(即通過負責任的生產,消費,再利用和材料回收而無需焚化或填埋來節約資源)是減少排放的最佳途徑。但是,要達到目標,就需要進行巨大的文化轉變,并需要對產品生命周期的每個步驟進行改造。

      我們知道超過90%的塑料制品都是由化石燃料產生的,并且在塑料生命周期的每個階段都會排放溫室氣體:1)化石燃料的開采和運輸,2)塑料的精煉和制造,3)塑料廢物管理 4)塑料一旦進入海洋、水道和自然景觀,就會產生持續的影響。

      接下來是真正精彩的部分,讓我們通過以上四個周期,來具體闡述塑料是如何對全球氣候產生持續影響的。

      開采和運輸引發問題

      制造塑料的化石燃料開采和運輸會產生大量的溫室氣體。

      排放源包括直接排放,如甲烷泄漏和燃燒,在石油或天然氣鉆探過程中燃料燃燒和能源消耗產生的排放,以及在清理森林和田地用作井臺和管道時因土地干擾而產生的排放。

      2015年,僅在美國,用于塑料生產的化石燃料(主要是壓裂氣)開采和運輸所產生的排放每年至少為950-1050萬噸CO2e。在美國以外,石油是塑料生產的主要原料,每年約有1.08億噸的CO2e由塑料生產引起的,主要來自開采和精煉。

      圖 :www.pexels.com

      精煉與制造加快排放

      塑料精煉是制造業中溫室氣體排放最密集的行業之一,也是增長最快的行業之一。

      塑料的制造本身就是能源密集型和排放密集型的,通過將烷烴裂解為烯烴,將烯烴聚合和塑化為塑料樹脂以及其他化學精制工序,產生大量排放物。

      報告顯示,2015年,全球制造乙烯(聚乙烯塑料的基礎材料)的排放量為184.3至2.13億公噸,相當于一年內有4,500萬輛乘用車排放。

      廢物管理雪上加霜

      在全球范圍內,約40%的塑料用作包裝。通常,包裝僅供一次性使用,因此可以快速處理。該包裝可以通過三種不同的方式進行處理:垃圾填埋,焚燒或回收。每種方式都會產生溫室氣體排放。

      填埋對氣候的影響遠遠低于焚燒。垃圾焚燒在這三種方案中對氣候的影響最大?;厥绽玫呐欧帕窟m中,但會取代市場上的新原生塑料,從排放的角度來看具有優勢。

      但艾倫·麥克阿瑟基金會(Ellen MacArthur Foundation)的研究表明,高達72%的塑料包裝根本沒有得到回收再利用,其中,40%被填埋,32%流失在回收體系之外。換句話說,大多數塑料包裝要么根本沒有得到任何回收再利用,要么在回收之后卻被非法傾倒或不當處理。

      而焚燒導致極高的排放量,是塑料廢物管理產生排放的主要來源。全球范圍內在未來的幾十年,焚燒在塑料廢物管理中的使用勢必會急劇增長。

      據估計,2015年美國塑料焚燒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為590萬噸。根據塑料包裝占塑料需求40%的比例,2015年這種特殊類型的塑料廢物焚燒產生的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總計1600萬噸。此估計值不占已知仍未得到管理的塑料包裝廢物的32%,塑料的露天燃燒,是沒有任何能量回收的焚燒,或者說是其他普遍且難以量化的做法。

      圖 :來源于網絡

      塑料進入環境,仍對氣候產生影響

      用完塑料后,人們可能會故意將其丟棄到環境中,有時是意外地將其丟棄到環境中。即使將塑料運到垃圾填埋場,有些塑料也足夠輕,可以吹入風中并進入水道。這些未經管理的塑料最終會進入環境,隨著它的降解會繼續對氣候產生影響。

      該報告表明,海洋表層的塑料會不斷釋放甲烷和其他溫室氣體,并且隨著塑料進一步分解成微塑料,這些氣體排放量也會增加。目前的估算僅涉及海洋表層塑料的百分之一。海面以下99%的塑料排放量尚無法精確估算。值得注意的是,這項研究表明,海岸線,河岸和陸地上的塑料以更高的速率釋放溫室氣體。

    打開看點快報,查看高清大圖  塑料流入河流 圖:www.ssyer.com

      海洋中的微塑料也可能會干擾海洋吸收和隔離二氧化碳的能力。自工業時代開始以來,地球上的海洋吸收了所有人為的碳排放的20-40%。海水中的浮游動植物在生物碳泵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該生物碳泵在海洋表面捕獲碳并將其運輸到深海,防止其重新進入大氣層。

      在世界各地,這些浮游生物正受到微塑料的污染。實驗室實驗表明,這種塑料污染會降低浮游生物從大氣中清除二氧化碳的能力。

      他們還認為,塑料污染會降低將碳轉移到深海的浮游生物的代謝率,繁殖成功率和存活率。對這些影響的研究仍處于起步階段,但早期跡象表明,塑料污染可能會干擾地球上最大的自然碳匯,這應該引起人們的即刻關注和重視。

      塑料碳排爆漲,將加劇氣候危機

      塑料和石化行業擴大塑料生產的計劃可能會加劇塑料對氣候的影響。

      如果塑料的生產,處置和焚燒繼續按照目前的增長軌跡發展,那么到2030年,這些全球排放量每年將達到13.4億噸,相當于295個五百兆瓦的燃煤電廠的排放量。到2050年,塑料生產和焚燒每年將排放28億噸的二氧化碳,相當于615個五百兆瓦的燃煤電廠的排放量。

      塑料生命周期的排放量

      解決方法是什么?

      本報告考慮了對塑料污染危機的多種應對措施,并評估了它們在減輕塑料對氣候,環境和健康的影響方面的有效性。有一些優先級的措施可以切實減少塑料生命周期中的溫室氣體排放,為社會或環境目標也有積極的好處。這些包括:

      •停止一次性塑料的生產和使用;

      •停止開發新的石油,天然氣和石化基礎設施;

      •促進向零廢物社區的過渡;

      •實施擴大生產者責任制作為循環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采取并執行宏偉的目標,以減少包括塑料生產在內的所有部分的溫室氣體排放。

      其他補充性的干預措施可以減少與塑料相關的溫室氣體排放,減少塑料對環境和/或健康的影響,但無法達到實現氣候目標所需的減排量。

      例如,使用可再生能源可以減少與塑料相關的能源排放,但不能解決塑料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大量排放,也不能停止塑料廢物和污染造成的排放。

      更糟糕的是,低下的目標戰略和錯誤的解決方案(如生物基塑料和可生物降解塑料),不能解決問題,還可能加劇塑料生命周期的溫室氣體影響,并可能加劇其他環境和健康影響。

      簡而言之,任何可以減少塑料生產和使用的解決方案,都是解決塑料生命周期對氣候的影響的強有力策略。這些解決方案需要決策者和慈善資助者的緊急支持,以及全球基層運動的行動。

      只有停止石油化工和塑料生產的擴張并將化石燃料留在地下,才能最可靠,最有效地減少塑料生命周期對氣候的影響。

      該報告包括對決策者、政府、非營利組織、資助者和其他利益相關者的建議,以幫助阻止塑料碳排放擴大。

      最有效的建議很簡單:立即減少塑料的生產和使用。停止石化和塑料生產擴張,將化石燃料保留在地下是解決氣候危機的一個關鍵因素。

      參考文獻

      Bauman, B. (2019). How plastics contribute to climate change. [online] yale climate connections.

      報告首頁:https://www.ciel.org/plasticandclimate/

      英文原版報告:https://www.ciel.org/wp-content/uploads/2019/05/Plastic-and-Climate-FINAL-2019.pdf

      感謝北京市企業家環?;饡?阿拉善SEE)提供資金支持。本文內容及意見僅代表作者的個人觀點,與阿拉善SEE的立場或政策無關。

    評論

    用戶名:   匿名發表  
    密碼:  
    驗證碼:
    最新評論0

    相關閱讀

    河北省明確2020年工業節能與綜合利用工作要點

    從河北省工信廳獲悉,《河北省2020年工業節能與綜合利用工作要點》近日印發。今年河北省將深入實施綠色制造工程,強化工業節能診斷服務,加快新產品、新設備、新材料的推廣應用,提高資源能源利用效率,培育綠色經濟新增長點。
    綜合新聞2020-05-19
    生態環境部:總投資171億元煤化工項目獲批復

    生態環境部:總投資171億元煤化工項目獲批復

    生態環境部于近日批復了神華包頭煤制烯烴升級示范項目的環境影響報告書。項目總投資171.508億元,其中環保投資32.90億元,占項目建設投資的19.18%。
    焦點頭條2020-03-31

    一系列新規背后融資將迎這些變化 環保會絕地反彈嗎

    當前,國家積極出臺政策解決民營企業融資難題,這對民營環保企業來說,將起到提振信心的作用。國內知名券商預測,2020年環保整體產業鏈基本面或迎反轉。
    水處理2020-03-19

    疫情過后,環境產業將迎來哪些新契機?

    針對疫情之下環境產業的真實狀態及內在需求,企業家們認為在疫情當下和過后,包括垃圾分類、醫療廢物處理、垃圾焚燒以及污水處理等在內的多個環保領域都會迎來新的發展風口和契機。
    市場分析2020-03-18

    2020年環保市場行情投資機會值得關注

    2020年環保板塊有望獲得超額收益,尤其是通過國有資本的資金優勢和環保企業的技術優勢、項目管理優勢或可以催生行業龍頭。
    產經信息2020-03-16

    “帶”出來的環保變局 逾萬億投資開啟新周期序幕

    市場分析認為,對于加速布局“一帶一路”的環保企業而言,重點開展中國—東盟、上海合作組織、金磚國家組織、瀾滄江—湄公河等機制下的環保項目合作或將成為另一塊誘人蛋糕。
    市場分析2020-03-16

    新基建上線@環保 2020將放啥“大招”?

    2020年3月4日,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召開會議,其中提出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新基建”浪潮再起。據了解,2018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根據現代信息技術發展趨勢,明確5G、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等為新型基礎設施。
    市場分析2020-03-16

    疫情對于生態環保行業的影響

    2003年“非典”疫情的降臨,讓人類開始反省平日習以為常的衛生習慣,也愈發開始重視生態建設與環境保護工作的開展。同年9月,《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即環評法)首次開始施行,自此我國的環保工作邁入了更加法治化的新紀元。
    市場分析2020-03-13

    數據觀察:新基建25萬億背后的環境產業機會與風險

    在這一輪的投資建設中,最受環境產業關心的,莫過于“什么是新基建?環境項目算不算新基建?”E20測算,在目前已知曉的15省市2020年度投資的6.35萬億新基建大蛋糕中,有4025億的環境項目將于今年完成投資。媒體報道中的25萬億中期投資份額中,將有1.58萬億歸屬于環境產業。
    產經信息2020-03-09

    兩辦發文加碼環保裝備原創力 如何把握結構性機遇?

    3月3日晚間《關于構建現代環境治理體系的指導意見》正式對外公布。受益于此,翌日環保概念股領漲A股市場。其中,雪迪龍、中環裝備漲停。永清環保、瀚藍環境、國中水務和博天環境等均實現逾4.58%漲幅。
    市場分析2020-03-09
    人人超碰人人爱超碰国产|秘书高跟黑色丝袜国产91在线|国内少妇偷人精品免费|9久久无色码中文字幕

    <td id="4ea3t"><ruby id="4ea3t"></ruby></td>
  • <track id="4ea3t"><strike id="4ea3t"></strike></track>
    <p id="4ea3t"></p>
    <table id="4ea3t"><option id="4ea3t"></option></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