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華銀張家界水電有限公司 紀委負責人、工會主席 謝永興
2021年,大唐華銀張家界水電有限公司黨委牢記中央企業所肩負的社會責任和使命擔當,在全面完成脫貧攻堅工作任務后,按照張家界市委市政府的統一部署安排,選派精干人員組成工作隊進駐到沙堤街道郝坪社區,與社區兩委共同開展鄉村振興工作。今年以來,該公司黨委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鄉村振興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認真貫徹張家界市市委、永定區區委關于鄉村振興工作的工作要求,抓實抓細“三個堅持”方針,在筑牢防返貧底線、發展產業經濟、改善基層治理等方面持續發力,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一、堅持綜合施策方針,防返貧底線不斷夯實
一是建立風險監測機制。郝坪社區發揮大數據、結對幫扶和網格排查作用,建立“三位一體”風險監測機制。通過入戶走訪農戶,實施月度網格化排查,輔以大數據風險反饋支持,在筑牢防返貧底線過程中發揮了前哨預警功能,及時發現了各種情況和相關問題,有力推動鞏固脫貧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二是落實有效幫扶措施。針對排查出的風險問題,采取了有力整改措施。25戶困難家庭經識別后納入了監測對象,該公司領導班子成員定期進行結對走訪,實行重點幫扶。主動對接行業主管部門,解決了社保、教育、住房等領域一批群眾急難愁盼的問題。積極與銀行、企業銜接,為群眾爭取了一批對口幫扶措施。
三是破解民生領域難題。堅持“兩條腿走路”方針,積極破解就業這個最大民生問題。一方面緊盯產業園用工需求,大力發展勞務輸出,累計推動40余名群眾進入產業園就業,人均收入達4萬元。另一方面加大了對困難群眾的就業政策傾斜,通過設立公益性崗位,吸納部分有務工能力的監測對象就業,戶均增收達6000元。
二、堅持因地制宜方針,產業經濟穩步發展
一是發展集體經濟。近年來,郝坪社區通過對外招商引資方式,不斷壯大村集體經濟。通過對郝坪市場經營權進行公開招標,成功引進一家經營投資商,每年為集體經濟創收18萬元。引進社會資本創辦6家集體經濟企業,每年向社區繳納10萬元經營分紅。與轄區企業簽訂收益分紅協議,每年為集體經濟增收2萬元,全年實現集體經濟總收入30萬元,超額完成永定區下達的5萬元任務目標。
二是推動項目投資。發揮毗鄰旅游商品產業園優勢,布局發展旅游服務業,積極引進重大投資項目。通過引進社會資本,投資300萬元建設了郝坪度假酒店,積極承接產業園游客接待服務。產業園二期項目房屋征拆談判工作基本完成,居民集中安置區等配套項目正搶抓有利天氣開展施工,包公山旅游開發項目已納入區商務局對外重點項目招商清單。
三是探索聯合合作。以集體經濟企業為抓手,同產業園企業開展對接,在打造農業產業鏈、承接旅游接待服務、園區物業管理維護等方面探索合作。依托郝坪商貿有限公司,與湖南惠民供銷公司進行了對接,爭取在共同開拓產品市場、擴寬產品銷售渠道、服務城鄉居民生活等方面開展合作,打造跨區域合作試點。
三、堅持創新驅動方針,基層治理更加有效
一是創新治理模式。郝坪社區踐行“共建、共治、共享”新理念,引進了“湘妹子能量家園平臺”,改革原有社區治理模式,全面實施積分治理模式。將社區日常管理21個方面工作,納入平臺積分管理范疇,通過開展各式各類積分獎勵活動,社區“兩違”治理、人居環境整治、改進鄉風民風等重點難點工作,得到群眾廣泛參與和支持,各項工作均走在沙堤街道10個村居前列。
二是改善社區風貌。配合湖南省旅發會分會場籌備工作,對武陵山大道兩側68棟民居實施了“穿衣戴帽”工程,建設了謝家邏、包公山等6處“美麗屋場”,啟動了110戶民居改廁工程。社區基礎設施不斷完善,水井溝森林防火通道項目順利竣工,打鼓垴文體休閑廣場交付使用,覆蓋全社區21個村組的“雪亮工程”投入使用,居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提升。
三是管理范疇不斷延伸。狠抓安全生產管理,深刻汲取長沙自建房垮塌、永州山火事故教訓,迅速完成了商用自建房信息摸排工作,扎實開展了轄區森林防火各項工作。強化對弱勢群體關愛,配合市機關工委開展了系列關心下一代活動。針對今年嚴重干旱天氣,對接消防部門為轄區群眾開展送水行動,居民對社區工作滿意度不斷提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