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福建莆田供電公司片區經理佘雄來到莆田市城廂區霞林街道下黃新村小區開展用電檢查。小區居民陳荔華對他說:“電線桿遷走了,小區的環境更美了,太感謝你們供電公司了!”
今年,國網福建省電力有限公司以新時代“雙滿意”工程列入福建省委省政府2021年為民辦實事項目為契機,實施“鄉村振興·電力先行”“美好生活·電靚萬家”“營商環境·電暖萬企”“清新福建·綠色賦能”“產業升級·共享共贏”“誠信經營·法治企業”“黨建引領·凝心聚力”七大行動,攻堅15項指標,打造為民辦實事標桿。
開展大走訪 了解客戶用電訴求
5月28日,下黃新村整體電力綜合改造配網工程全部完工。該片區的變壓器由4臺增加到9臺,變電容量從1600千伏安增容到4720千伏安,村路上的架空線路被改為地下電纜,用電可靠性大幅提升。
下黃新村小區是老舊小區,配電設備和線路老化嚴重。莆田供電公司將下黃新村整體電力綜合改造配網工程列為今年迎峰度夏重點工程,組織黨員深入社區勘查配網設施運行狀況,收集居民用電需求,制訂改造方案。
今年,國網福建電力結合黨史學習教育,扎實推進新時代“雙滿意”工程,建立常態化“百千萬”客戶大走訪機制,零距離了解客戶用電訴求,將供電設施老化、老舊供電設施影響小區美觀、新能源汽車充電難等問題列入“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項目。上半年,該公司累計走訪企業客戶1.24萬戶,客戶意見、訴求落實解決率達98.41%。
國網福建電力今年計劃完成464個老舊小區的供電設施改造工作,推進線路整治、廢舊電桿移除等工作開展,提升城鄉供電服務質量。截至6月30日,該公司已完成241個老舊小區的供電設施改造。
“我們在調研走訪中發現,小區裝充電樁難的原因主要是物業公司對小區配電容量是否充足、建設安裝是否擠占小區公共空間、是否有火災安全隱患等問題存在疑慮。”廈門供電公司營銷部智能用電工程師王來輝說。
對此,廈門供電公司聯合廈門市物業管理協會反復磋商討論,并聯合廈門市物業協會出臺《關于進一步配合做好居民區電動汽車充電設施建設的通知》,明確責任邊界,提供文書范本,讓充電樁進小區不再難。
創新服務模式 “獲得電力”更便捷
“現在在政務服務自助終端機上也能辦理用電報裝業務了,真方便。”6月30日,泉州市鯉城新春社區居民王建國在家門口的國家電網能源服務驛站里的政務服務自助終端上辦理了一單電表新裝業務。
當天,泉州供電公司將“網上國網”APP報裝業務嵌入全市422臺政務服務自助終端的供電服務模塊,進一步豐富政務服務終端的辦電業務功能,提升客戶辦電服務便利度。
國網福建電力深入實施“營商環境·電暖萬企”行動,堅持以客戶為中心,創新服務模式,豐富服務手段,讓客戶“獲得電力”更便捷。
為了提升客戶辦電體驗,國網福建電力還借助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通過貫通“網上國網”APP、電力營銷業務系統等內部專業系統,建設智慧辦電可視化平臺。
客戶申請用電報裝業務時,供電公司客戶經理依托智慧辦電可視化平臺手持移動終端定位功能,可快速定位客戶的用電地址,查看周邊電網資源配置、可開放容量等,智能生成距離最近、最通暢的電源連接路徑,并“一鍵生成”供電方案??蛻艨梢罁A估造價、建設周期等情況比選供電方案,節省辦電成本。
今年,國網福建電力“陽光智慧辦電”服務入選福建省上報國家發改委2021年第一批優化營商環境典型案例。
推進能源轉型 賦能“清新福建”建設
今年,國網福建電力全力服務綠色發展,實施“清新福建·綠色賦能”行動,細化助推福建省“雙碳”任務清單,明確2021年98項重點任務。
國網福建電力推動能源生產清潔化,基于“調控云”構建新能源并網線上一站式服務,風電場并網流程提速超過7天時間。上半年,福建新增風電、光伏發電裝機容量74.4萬千瓦,超額完成預期目標。該公司還深化省地一體水電新能源云建設,實現2.8萬座小水電、分布式光伏全電量采集,確保清潔能源100%消納;通過多能源聯合優化調度等舉措節水增發。
在能源消費電氣化方面,國網福建電力大力推進電能替代。4月15日,福建平潭綜合實驗區金井港區碼頭3號泊位的高壓郵輪岸電系統投運。至此,平潭綜合實驗區實現澳前客運碼頭、游艇碼頭、臺貨碼頭、漁港碼頭、金井港區碼頭等主要港口岸電全覆蓋。截至目前,國網福建電力累計建成高、低壓岸電系統53套,帶動社會資本建成岸電系統50套,實現福建沿海各縣港口岸電全覆蓋。
國網福建電力還持續推進“一縣一特色”電能替代、“全電”品牌項目建設。上半年,該公司助力681個電烤煙項目落地,建成全電廚房37個、全電景區4個、全電校園28個。
6月份,國網福建電力及廈門供電公司聯合國網英大碳資產管理(上海)有限公司發布電碳生態地圖,通過電力大數據融合鏈接煤、油、氣、熱等其他各類能源消費數據,全景、動態展現區域、行業、企業的碳排放情況,服務政府決策和社會用能轉型。
6月8日,由國網福建電力營銷服務中心牽頭研發的“居民碳足跡計算器”在“網上國網”APP上線。應用該計算器,客戶在“網上國網”APP上能自助查詢到日常生活的碳排放量。
“居民碳足跡計算器”根據每戶居民每月的用電、用水、用氣等數據,形成對應的能源消耗量。“‘居民碳足跡計算器’能幫助市民認識到自己對環境的影響,讓大家從日常生活點滴做起,實踐低碳生活。”國網福建電力營銷服務中心信息運營部主任高琛介紹。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