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遼寧鞍山供電公司5名帶電作業員工在鐵西區達道灣鎮的10千伏公路線分歧電桿上,首次應用微型山地履帶式旁路成套裝備完成柱上開關更換作業。此次作業用時90分鐘,如果采取停電作業方式將用時3小時。
微型山地履帶式旁路成套裝備由國網遼寧省電力有限公司創新研發,包括兩臺履帶式絕緣升降車、一臺履帶式旁路電纜放線車。國網遼寧電力攻克了設備整體輕量化、絕緣性能、平臺載重、電動吊裝、底盤自動調平、風偏荷載較正等方面技術難題,使設備適用于復雜地形條件下的綜合配網不停電作業。該設備的履帶承載旁路裝備能力、小型旁路成套設備配合性等方面處于國內先進水平。
國網遼寧電力為減少縣域10千伏線路跳閘次數,縮小故障停電范圍,計劃用今明兩年時間,在各縣域實施多級差配合分布式饋線自動化改造工程,涉及加裝和更換4000多臺自動化柱上開關。其中近2000臺處于復雜地形環境,絕緣斗臂車難以抵達。
為了在復雜地形環境中開展配網帶電作業,今年4月份國網遼寧電力組織遼寧電科院帶電作業技術中心和鞍山供電公司帶電作業中心組建專業團隊聯合開展技術攻關。
目前,絕緣斗臂車是配網不停電作業最主要的絕緣承載裝備。“我們實地調研發現農田泥土黏性大,普通車輪行進不便,只有履帶可以。”鞍山供電公司帶電作業中心主任劉冠男介紹,“現有的進口履帶式絕緣斗臂車質量大,在起重、旁路電纜固定升降等方面都不夠完善。我們決定研制一款適用于復雜地形環境的輕量型、履帶式、多功能的帶電作業承載裝備。”
專業團隊歷經半年時間,先后開展了電氣、機械、農村復雜地形通過能力等試驗。經過不斷改進和完善,10月份,專業團隊研制出適用于山地環境的微型山地履帶式旁路成套裝備,實現不停電作業范圍從水泥、柏油等路面向復雜地形延伸。
據悉,國網遼寧電力應用微型山地履帶式旁路成套裝備后,2021年上半年將全面完成配網饋線自動化改造工程,預計可多供電量4676.4萬千瓦時。
目前,國網遼寧電力已完成微型山地履帶式旁路成套裝備國家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的申請工作。該公司將加快項目的成果轉化和推廣應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