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ea3t"><ruby id="4ea3t"></ruby></td>
  • <track id="4ea3t"><strike id="4ea3t"></strike></track>
    <p id="4ea3t"></p>
    <table id="4ea3t"><option id="4ea3t"></option></table>
  • 當前位置: 首頁 > 電網 > 技術創新

    創新源于生產 成果服務生產——記黑龍江佳木斯供電公司孟德華勞模創新工作室

    國家電網報發布時間:2021-04-20 10:13:52  作者:何佳

      

      “我們可以研制一個綜合性接頭,連接六氟化硫斷路器微水試驗和密度繼電器校驗試驗兩套儀器。這樣一來,只要連接一次設備就能完成兩個試驗,可以節省反復拆裝設備的時間。”4月14日,在黑龍江佳木斯供電公司孟德華勞模創新工作室,工作室負責人孟德華正和其他成員探討如何提升試驗效率。

      以佳木斯供電公司變電檢修中心電氣試驗三班班長孟德華名字命名的孟德華勞模創新工作室成立于2012年9月,由變電檢修、電氣試驗、線路輸電等6個專業的46名成員組成。該工作室以“創新來源于生產,成果服務于生產”為理念,集聚專業人才,開展技術攻關,解決了生產一線許多難題。

      勞模領銜 打造創新陣地

      3月4日,佳木斯供電公司員工姜濤在110千伏木西甲線開展帶電消缺。他使用耐張引流連板螺栓緊固工具,在地電位將操作設備送至螺栓松動位置,隨后利用遠程控制桿完成螺栓套筒與螺栓緊固工作。

      此次消缺過程中姜濤使用的耐張引流連板螺栓緊固工具,是孟德華勞模創新工作室成員馮博2020年研發的一項創新成果。該成果可讓作業人員在不接觸導線的情況下,利用遠程控制桿實現螺栓緊固,提升作業安全性和工作效率。

      2020年6月,馮博對110千伏木北丙線開展紅外測溫時,發現該線路連接導線部分的耐張引流連板螺栓松動。緊急處理完缺陷后,他發現傳統的處理方式不僅繁瑣而且存在高墜的風險。于是,他開始思考是否有其他辦法可以讓螺栓緊固工作更加簡便。他從研究備品備件入手,歷時兩個月,研發出了35千伏~110千伏耐張引流連板螺栓緊固工具。

      創新來源于實踐。220千伏長安變電站是佳木斯供電公司建設的第一座智能變電站。2014年,該變電站投運不久,就發生了110千伏母聯六氟化硫開關報警的情況。根據以往工作經驗,孟德華判定開關處出現了氣體泄漏。但由于漏氣量小、氣體散發快,檢修人員無法確定泄漏點。

      查閱大量資料后,孟德華想到可以把母聯間隔所有設備接縫分段包扎起來,然后再逐段檢測。利用這個方法,供電員工在24小時內就能檢測出泄漏點,可避免大面積停電事故發生。孟德華首創的“逐級綁扎檢測漏電”方法,成為電氣儀表試驗專業的一項關鍵技術。

      成立9年來,孟德華勞模創新工作室18項成果獲國家專利授權,26項成果獲國網黑龍江省電力有限公司科技進步獎,16項成果獲中國水電協會、黑龍江省質量協會質量管理成果一等獎,20余項成果獲黑龍江省企業管理創新成果獎。這些成果均已用于生產實踐。

      聚集人才 開展技術攻關

      多年來,孟德華勞模創新工作室搭建了創新人才孵化平臺,吸納有科研潛力的青年員工加入,發揮青年思維活躍、理論基礎好的優勢,以創新解難題。

      2014年,大學本科畢業的鳳洋入職佳木斯供電公司變電檢修中心電氣試驗三班。她肯鉆研、善思考,總能快速準確地完成專業技能診斷工作。于是,孟德華不斷給她加擔子,經常與她探討日常工作中碰到的難題。在孟德華的鼓勵和引導下,鳳洋加入了孟德華勞模創新工作室。

      2017年佳木斯電網春檢期間,鳳洋發現涉及主變壓器停電試驗的工作總是比其他工作耗時更長。經過觀察、分析,她找到了原因——因高空作業車數量不足和工作地點局限,檢修人員無法及時配合試驗人員完成主變壓器套管接頭的拆接線工作。

      為解決這一問題,鳳洋和創新工作室成員開展技術攻關,反復推敲設計方案,制作實驗模型,研發出高壓套管接線鉗。該工具可將主變壓器套管接頭拆接線時間由33.75分鐘縮短至5.75分鐘。這一成果獲中國水利電力質量管理協會電力行業質量管理小組成果一等獎、國網黑龍江電力質量管理成果二等獎。

      勞模創新工作室在吸納青年人才的同時,也誠邀各專業技術骨干。

      工作室成立初期,孟德華向44歲的輸電運檢中心安全員吳云龍發出邀請。加入創新工作室后,吳云龍利用半年時間研發出了一款可以任意調節長度的鐵質撐桿。該工具獲國家實用新型專利授權。

      除吳云龍外,創新工作室還向生產專業的賈志勇、調度專業的薛艷、設計專業的張勝男等拋出了橄欖枝。他們在加入工作室后研發出了20余項創新成果。

      注重培訓 提升創新能力

      “現在正值春檢,我們可以運用配電搶修生產指揮系統實時監測作業現場,動態跟蹤現場設備狀態……”4月2日,在孟德華勞模創新工作室,工作室成員李長海正向其他成員介紹自己參與開發的配電搶修生產指揮系統。

      為提升團隊整體研發水平,孟德華將創新工作室按專業劃分為6個小組。每個小組都把新加入的員工作為重點培養對象,給他們配備了專業師父,對他們開展技術培訓,并做到每周一計劃、每月一考核。

      “師父們很注重現場實踐的教學方式,還幫助我們形成挖掘問題的意識,鼓勵我們用創新思維解決難題。”工作室成員薛紀有說。

      2017年,針對軟母線緊線掛顯點低、磨損大、受力方向有限的問題,薛紀有研發出一款雙輪緊線滑車,應用于佳木斯供電公司10千伏軟母線緊線作業中。2017年3月,工作室成員高名軍改造了變壓器有載開關取樣管路,填補了國內有載開關密封取樣技術的空白。2018年6月,孫涵研制出六氟化硫水分氣體分析儀新型轉換接頭,為電氣設備良好運行和故障處理提供技術支持。

      近年來,孟德華勞模創新工作室成員的創新能力不斷提升。目前,該工作室共有全國行業技術能手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2人、國家電網公司專家人才3人。

    評論

    用戶名:   匿名發表  
    密碼:  
    驗證碼:
    最新評論0

    相關閱讀

    無相關信息
    人人超碰人人爱超碰国产|秘书高跟黑色丝袜国产91在线|国内少妇偷人精品免费|9久久无色码中文字幕

    <td id="4ea3t"><ruby id="4ea3t"></ruby></td>
  • <track id="4ea3t"><strike id="4ea3t"></strike></track>
    <p id="4ea3t"></p>
    <table id="4ea3t"><option id="4ea3t"></option></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