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力網訊 11月10日,國網河北電力首個三相不平衡電壓分析模型首次在國網新河縣供電公司21個臺區完成模型訓練和現場驗證。通過對現場3658條臺區與用戶間關系數據驗證,該模型有效識別數據2749條,準確率達75.15%。該模型可廣泛應用于電網臺區與用戶間基礎數據的治理中,有效提高臺區與用戶間基礎數據的準確性。
近年來,由于電網的快速建設,河北南網用電戶數不斷增多,供電線路和用戶用電地址變動頻繁,對供電臺區與電力用戶關系基礎數據的準確性造成了較大沖擊。
傳統的基礎數據核查采取人工方式排查耗時耗力,效率較低。為提升電網基礎數據的準確性,國網河北省電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充分挖掘量測、設備檔案等電力大數據潛能,提出了基于數據分析模型助理基礎數據治理的思路。該公司構建三相不平衡電壓分析模型,以用戶電流、電壓等電氣特征值作為基礎數據,結合三相不平衡業務規則形成算法,通過臺區線損波動與異常戶變關系之間的聯系進行數據拆解,計算出用戶用電量增量對臺區線損增量的影響系數,綜合運用Pearson相似度、K近鄰算法、遺傳算法等人工智能算法對模型進行訓練,并在邢臺地區完成驗證,可有效提升電網線路和用戶等基礎數據的治理效率。
截至目前,通過該模型,國網河北電力已完成河北南網所有臺區基礎數據的計算,并擴展在21個臺區3658條線路數據進行現場驗證。通過現場驗證,準確率達75.15%。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