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12時05分,國網河北超高壓公司智能運檢管控中心輸電集中監控人員發現1000千伏定臺線出現風箏掛線情況,立即發出處置工單并打電話通知該公司輸電運檢中心人員。接到工單后,輸電運檢中心迅速組織區域應急班組員工和屬地供電公司人員趕往現場消除缺陷,保障特高壓線路安全運行。
近年來,河北南網輸電線路規模持續擴大,輸電設備數量快速增長,輸電通道風險隱患治理難度不斷增大。國網河北省電力有限公司按照集中管理與分級管控原則,成立省市兩級輸電集中監控中心,打造“集中監控+立體巡檢”輸電監控模式,提升線路精益化管理水平。
創新平臺機制 規范監控管理
10月20日16時15分,國網河北電力輸電集中監控中心值長李鑫欣打開輸電全景監控平臺的預警工單管控界面,看到當日監拍預警發布的105條輸電線路隱患已有103條完成閉環治理,每一條隱患的監控預警、處置人員、過程管控等信息一目了然。5分鐘前派發的兩條隱患工單正按步驟流轉處理。
2021年12月,國網河北電力建成省市兩級輸電集中監控中心,依托輸電全景監控平臺和標準化管控流程,形成“集中監控+立體巡檢”輸電監控模式。
國網河北電力設備管理處副處長丁立坤介紹,省級輸電集中監控中心負責氣象、電網、作業等風險預警發布以及工作監督評價,市級輸電集中監控中心負責輸電線路設備監控和隱患處置,在輸電監控全業務流程上實現高效協同。此外,國網河北電力進一步規范輸電風險隱患管控要求和處置流程,明確監控人員、屬地作業人員的職責,形成統一的輸電監控工作規范和標準,實現風險預警、處置、反饋全閉環管控。
省市兩級輸電集中監控中心投運后,輸電線路風險隱患預警啟動時間由原來的8分鐘縮短至不到3分鐘,屬地處置時間由以往的數小時縮短至30分鐘,工單規范率由原來的不足50%提升至96%。
智慧監控研判 強化風險防控
國網河北電力充分發揮無人機和固定攝像頭等設備、裝置的作用,改造升級、加密布點監測硬件設備,進一步提升輸電監控能力。
省市兩級輸電集中監控中心建成以來,國網河北電力累計安裝可視化設備48600余套,覆蓋河北南網500千伏及以上線路、220千伏及以下線路重點區段,并在故障多發區域裝設覆冰舞動監測、微氣象監測、電纜接頭紅外測溫等終端800余臺。同時,該公司拓展輸電全景監控平臺功能,在無人機自主巡檢、飛巡照片同步回傳等基礎功能上,增加了無人機智能識別輸電設備本體缺陷功能。
“通過裝設監拍與在線監測等智能終端,配合無人機與人工巡檢,我們形成了‘無人機自主巡檢+人工移動巡檢+線路本體在線監測’的立體巡檢模式,實現了線路通道隱患智能識別、監測數據越限自動預警、線路運行環境和設備本體狀態全面感知、輸電線路風險綜合防控。”國網河北電力輸電集中監控中心專責劉杰說。
截至10月20日,國網河北電力通過立體巡檢及輸電全景監控平臺智能研判,累計發現并消除線路本體缺陷超15600處、通道隱患近34600處,做到風險早發現、早研判、早處置。
深挖數據價值 提升運維質效
10月10日,保定供電公司輸電運檢中心運行專責楊洋查看保電線路巡檢計劃完成情況。“以前我們每個月都要人工編排無人機飛巡計劃和人員移動巡檢計劃,不僅工作量大,還容易出錯?,F在,輸電全景監控平臺不僅能根據線路的可視化覆蓋、重要性等級等智能下發綜合巡檢計劃,還能自動跟蹤計劃執行情況,提醒臨期任務。”楊洋說。
國網河北電力深入挖掘輸電全景監控平臺大數據價值,促進輸電運維業務協同更高效、管理決策研判更精準。依托輸電全景監控平臺,該公司省市兩級輸電集中監控中心每日對線路通道隱患開展輪巡,跟蹤監督移動巡檢和無人機巡檢周期計劃、執行情況;結合輸電線路運維數據,定期分析隱患工單、故障跳閘情況,精準調整運維策略,提升線路運維管理水平。
1~9月,國網河北電力輸電集中監控中心處理工單近2.6萬份,河北南網220千伏及以上線路百公里跳閘率同比下降40.7個百分點,為10年同期最低水平,其中500千伏線路百公里跳閘率同比下降72.2個百分點,220千伏線路百公里跳閘率同比下降22.9個百分點。(石靜 齊錦濤 鄭雄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