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ea3t"><ruby id="4ea3t"></ruby></td>
  • <track id="4ea3t"><strike id="4ea3t"></strike></track>
    <p id="4ea3t"></p>
    <table id="4ea3t"><option id="4ea3t"></option></table>
  • 當前位置: 首頁 > 智庫 > 專家觀點

    王志軒:解決高碳煤電的利用問題是低碳電力發展的核心

    《中國電力企業管理》發布時間:2021-01-05 11:26:11  作者:王志軒

      燃煤電廠某一品種的能源在經濟上具有替代另一能源品種的可行性就可以順利實現轉型的,這涉及到整個經濟、社會對能源電力系統的經濟性需求。目前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還處在爬坡階段,高碳能源在社會經濟活動中的基礎支撐作用仍然十分顯著。因此實現碳中和最大的挑戰在于如何破解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系統的經濟性問題。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電力系統,我國的煤電在電力系統、能源系統和國民經濟中的作用和特點,是我國與發達國家在電力低碳轉型中最顯著的區別,需要我們辯證地看待。盡管近年來煤電的清潔化發展,使得各項污染物排放量都下降90%以上,但是煤電的高碳排放特征沒有改變。因此,不論是碳達峰還是碳中和目標,解決高碳煤電的利用問題都是低碳電力發展的核心。

      國際能源轉型的先進經驗值得我國借鑒,同時暴露出來的問題也值得我們深思。近期發生的“加州電力危機”,表面上看是由極端高溫天氣、疫情居家、電力負荷需求攀升等偶然因素所導致,但是支撐系統中高比例新能源所必須的“托底”和靈活性資源缺失等因素疊加,也是導致“危機”發生的重要原因。

      德國能源轉型的成功經驗中,最關鍵的舉措是采用了循序漸進的方式發展可再生能源,即在化石能源還沒退出市場之前,提高化石能源的使用效率,此舉的可行性高且成本較低;同時,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利用是以電網的承受能力和智能化發展為前提。從德國能源轉型總結出的教訓也可以看出,一是在儲能系統和配套電網建設方面,德國南北大電網沒有建設好,造成大量的風電浪費;二是在推進主要耗能領域節能方面,德國建筑領域節能改造進展相對緩慢,拖了能源轉型的后腿;三是交通運輸領域,電氣化水平并沒有得到及時有力地推進。

      在我國,安全始終是能源電力發展的前提,特別是在以風電和太陽能發電為代表的新能源大規模接入電力系統的過程中,確保能源的安全穩定供應更為重要。在能源電力清潔低碳轉型大趨勢下,實現清潔替代、逐步降低火電占比是必然要求,但這一過程必須因地制宜、循序漸進,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有序推進。

      首先,煤電功能定位轉向電量和電力調節型電源,充分發揮煤電托底保供作用,這是由我國國情和能源資源特點決定的。

      在嚴格限制新建燃煤電廠的同時,盡可能提高現有燃煤電廠的效率和效益,對于確需煤電支撐的電網區域,在滿足節能、節水、環保要求的前提下,對接近設計壽命的電廠開展針對性的評估和技術改造,使其繼續發揮作用;同時健全和完善煤電機組壽命評價和管理政策,根據機組所在區域煤炭消費總量控制、系統接納新能源能力等因素,結合機組技術壽命和調峰、調頻、調壓性能,開展煤電機組壽命差異化評價,充分拓展現役煤電機組的價值空間。

      其次,充分發揮市場機制在優化電力資源配置中的作用。碳市場、碳價格、容量機制、調峰補償、發電權交易等機制都有利于促進電力低碳發展,有利于疏導碳減排成本、優化用能用電方式,促進全社會向低碳生產生活方式轉變。

      需要注意的,是政策機制間的有效銜接、優化實施、避免重復交叉的問題,如容量機制和調峰補償在范疇上有重疊,發電權交易與碳排放權交易在機制上需要銜接;此外,還有優化調度規則在新形勢、新目標下如何界定,按低碳指標、環保指標、能耗指標、經濟指標等哪種指標排序等,都是需要統籌考慮的問題。因此,“十四五”期間市場建設的重點還需要做好頂層設計、協調統籌、因地制宜、有序推進。

      第三,在布局上優先考慮煤電一體化項目,有效解決煤炭與電力協調發展的問題;優先考慮發揮在運特高壓跨區輸電通道作用,穩步推進大型風光煤電一體化能源基地開發;在北方城鎮散煤消費集中地區,統籌區域供熱需求,穩妥有序發展高效燃煤熱電聯產機組。此外,防范各種重大碳鎖定工程建設,不到萬不得已,不應選擇以新建純凝汽式煤電項目滿足電量需求的作法。

      實現碳中和,是我國經濟社會低碳發展的一場為期40年的“馬拉松”,既要防范“速勝”導致的欲速則不達,也要預防“慢慢來”心態形成后期的被動局面。在低碳轉型的經濟路徑中,要把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因素,以及科技進步的積極因素通盤考慮,走出一條前人沒有走過的,符合中國國情的碳中和道路。

    評論

    用戶名:   匿名發表  
    密碼:  
    驗證碼:
    最新評論0

    相關閱讀

    20位能源專家關于“十四五”能源電力發展的思考

    “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提出后,中國能源電力低碳轉型全面進入了新征程!為“十四五”能源發展注入了新動能、提出了新要求?,F在目標已經清晰,機遇就在眼前,但也會遇到更為嚴峻的挑戰。
    深度閱讀2021-01-05

    “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作為2021年要抓好的重點任務——訪生

    2020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作為2021年要抓好的重點任務。做好這項工作對經濟社會發展有何重要意義?生態環境部門有哪些新思路?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接受了記者采訪。
    名家訪談2021-01-05

    為我國低碳轉型畫出路線圖

    我國在聯合國大會上明確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在剛剛結束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被列為明年的重點任務之一。
    綜合新聞2021-01-05

    水電替代煤電“底氣”何在?

    “十四五”即將到來之際,我國突然明確了碳達峰和碳中和的目標實現的期限,讓眾多能源類型感到機遇和壓力同步到來。一時間,煤電作為碳排放“大戶”,成為當前的焦點。壓縮煤電的聲音、減少煤電裝機的聲音不絕于耳。風電、光
    重要新聞2021-01-04

    說說碳中和的那些事兒

    “碳中和”成了熱詞。從今年9月的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到12月舉行的氣候雄心峰會,我國多次表示,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日前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做好碳達峰、
    深度閱讀2021-01-04

    日本“綠色增長計劃”擬2050年實現碳中和

    綜合法新社、路透社近日消息,日本25日公布了一項“綠色增長計劃”,其中包括在2030年代中期以電動汽車取代新型汽油動力汽車的目標,旨在2050年前實現碳中和目標,并且每年產生近2萬億美元的綠色增長。日本政府首次闡述了實
    國際新聞2021-01-04

    實現碳中和:從中國承諾到中國行動

    剛剛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首次將“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列為年度重點任務之一。此前,習近平主席多次在聯合國大會等重大國際場合強調,中國將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
    重要新聞2021-01-04

    水電替代煤電“底氣”何在?

    “十四五”即將到來之際,我國突然明確了碳達峰和碳中和的目標實現的期限,讓眾多能源類型感到機遇和壓力同步到來。一時間,煤電作為碳排放“大戶”,成為當前的焦點。
    行業分析2021-01-04

    說說碳中和的那些事兒

    “碳中和”成了熱詞。從今年9月的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到12月舉行的氣候雄心峰會,我國多次表示,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日前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列入明年要抓好的8大重點任務之一。
    市場分析2021-01-04

    日本“綠色增長計劃”擬2050年實現碳中和

    綜合法新社、路透社近日消息,日本25日公布了一項“綠色增長計劃”,其中包括在2030年代中期以電動汽車取代新型汽油動力汽車的目標,旨在2050年前實現碳中和目標,并且每年產生近2萬億美元的綠色增長。
    綜合新聞2021-01-04
    人人超碰人人爱超碰国产|秘书高跟黑色丝袜国产91在线|国内少妇偷人精品免费|9久久无色码中文字幕

    <td id="4ea3t"><ruby id="4ea3t"></ruby></td>
  • <track id="4ea3t"><strike id="4ea3t"></strike></track>
    <p id="4ea3t"></p>
    <table id="4ea3t"><option id="4ea3t"></option></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