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ea3t"><ruby id="4ea3t"></ruby></td>
  • <track id="4ea3t"><strike id="4ea3t"></strike></track>
    <p id="4ea3t"></p>
    <table id="4ea3t"><option id="4ea3t"></option></table>
  • 當前位置: 首頁 > 走進企業 > 高端對話

    三峽工程:長江安瀾處的綠色引擎

    能源發展網發布時間:2021-04-21 00:00:00

    三峽工程及三峽電站外送輸電線路。新華社發(向紅梅 攝)

     

    □ 特約記者 郭曉瑩

     

    “高峽出平湖,神女應無恙,當驚世界殊”。從1918年孫中山先生提出開發三峽的設想,到2020年三峽工程完成整體竣工驗收,這一設想已變為現實。

    三峽工程是我國探索現代化進程的縮影,其綜合效益在長江流域乃至全國經濟社會發展中都發揮著重要作用。

    “長江安瀾”工程

    “三峽工程從根本上改變了長江中下游特別是荊江河段的防洪形勢。”三峽集團流域樞紐運行管理中心水資源利用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周曼介紹說,三峽水庫防洪庫容221.5億立方米,通過對洪水調控可使荊江河段防洪標準提高到100年一遇;在遇到1000年一遇或類似1870年洪水時,在分蓄洪區的配合運用下可保證荊江河段行洪安全,避免南北兩岸干堤潰決發生毀滅性災害。

    截至2020年底,三峽工程攔洪運用60余次,攔洪總量約1860億立方米。2010年、2012年、2020年入庫最大洪峰均超過每秒70,000立方米,經過水庫攔蓄,削減洪峰約四成,極大減輕了下游地區的防洪壓力,大幅度降低了防汛風險和成本。有了三峽工程,江漢平原和洞庭湖平原從此了卻心腹之患,成為名副其實的“米糧倉”。

    “綠色引擎”工程

    總裝機容量2250萬千瓦的三峽電站,是我國“西電東送”“南北互供”的骨干電源點,每年近千億千瓦時的發電量可替代3000多萬噸標準煤。

    來自三峽集團的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底,三峽電站累計發電近1.4萬億千瓦時,相當于節約標準煤4億多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1億多噸,在優化能源結構、促進節能減排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成為清潔低碳中國的“綠色引擎”。

    三峽工程建成后改善了川江通航條件,徹底結束了“自古川江不夜航”的歷史,帶動地方經濟發展。截至2020年底,三峽雙線五級船閘累計貨運量達15.38億噸,水路運輸廉價、安全、綠色、低碳的優勢十分明顯。

    “三峽工程除了防洪、發電、航運三大主要功能,2009年國務院批準的《三峽水庫優化調度方案》中明確了水資源利用也是三峽水庫調度任務之一。”周曼介紹,三峽工程通過水資源精細調度蓄豐補枯,改善了長江中下游地區生產、生活和生態用水條件。截至2020年底,三峽工程累計向下游補水約2900億立方米。

    創新技術工程

    三峽工程是世界上綜合規模最大和功能最多的水利水電工程,建設難度之大為世界工程史所罕見。

    中國工程院原院長周濟在《百問三峽》一書中說,以工程業主為軸心,國內外設計、科研、教育、生產、管理單位協同作戰,聯合開展科技攻關,貫穿了三峽工程建設和運行的全過程。

    在20余年時間里,三峽工程建設創造了100多項“世界之最”,建立起100多項工程質量和技術標準。目前,三峽工程科技創新成果已廣泛應用于相關基礎設施建設領域。截至2020年,金沙江下游已建起向家壩、溪洛渡、白鶴灘、烏東德4座巨型水電站,總裝機規模4646萬千瓦,年發電量1900億千瓦時,相當于兩個三峽工程,形成了世界最大的“清潔能源走廊”。

    評論

    用戶名:   匿名發表  
    密碼:  
    驗證碼:
    最新評論0

    相關閱讀

    無相關信息
    人人超碰人人爱超碰国产|秘书高跟黑色丝袜国产91在线|国内少妇偷人精品免费|9久久无色码中文字幕

    <td id="4ea3t"><ruby id="4ea3t"></ruby></td>
  • <track id="4ea3t"><strike id="4ea3t"></strike></track>
    <p id="4ea3t"></p>
    <table id="4ea3t"><option id="4ea3t"></option></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