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ea3t"><ruby id="4ea3t"></ruby></td>
  • <track id="4ea3t"><strike id="4ea3t"></strike></track>
    <p id="4ea3t"></p>
    <table id="4ea3t"><option id="4ea3t"></option></table>
  • 當前位置: 首頁 > 走進企業 > 高端對話

    全國人大代表曹仁賢:謹防可再生能源產業發展“失衡”

    中國電力網發布時間:2021-03-06 22:26:05
    在“碳達峰、碳中和”戰略下,可再生能源產業發展的方向明確、路線清晰,讓行業為之振奮。在全國人大代表、陽光電源董事長曹仁賢看來,以光伏、風力、儲能、氫能為主力的綠色能源,將逐步替代煤、氣、油等化石能源,為應對氣候變化作出決定性貢獻。如何實實在在擴大可再生能源裝機、應用規模,成為擺在行業面前的現實考驗。

    “過去10年,我國光伏發電、風電成本持續大幅下降,加上生態環保、碳減排等約束趨嚴,煤電綜合成本越來越高,以風、光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將成為最可獲得、最便利、最具經濟效益的綠色能源。”曹仁賢表示,隨著成本持續降低,風光等可再生能源必將是實現“碳中和”的最有效手段。

    不過,曹仁賢坦言,按照占比25%的總目標來算,行業初步達成共識,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的比重需達到20%以上,意味著風、光年均新增裝機不能低于1.2億千瓦。“近年來,我國風電、光伏發電裝機保持了迅猛增長態勢,但歷年規模均未達到上述體量。即便是2020年,受到搶裝等因素影響,全年風電裝機總量也就在7000多萬千瓦。換句話說,若按照近年的正常速度推進,實現上述目標存在一定難度。”

    在此過程中,產業自身問題尤為值得關注。“面對巨大的裝機增量,市場明顯熱起來,目前來看,甚至出現一些失衡傾向。去年以來,產業鏈時有偏緊現象,硅料、組件、輔材等價格紛紛上漲。由此來看,規?;l展帶來的降成本目標尚未完全實現。”曹仁賢表示,“因此,我們不僅僅追求多上一些裝機,更要站在更高格局,盡快使得可再生能源發電的成本低于化石能源,真正具備競爭優勢。”

    曹仁賢進一步指出,降低成本離不開創新,但目前有很多工作亟待完善。“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可再生能源產業是按‘計劃’發展,裝多少機、發多少電,并未遵照市場大面積放開,也就無法反映實時成本和供需關系浮動。只有堅持市場化的創新,讓各方充分參與競爭,才能推動成本進一步降低。”

    有了宏大的裝機預期,下一步則是擴大應用。曹仁賢認為,“十三五”以來,電網雖已給出越來越大的消納空間,但消納仍是制約可再生能源發展的一大瓶頸。尤其在巨大增量之下,如何全額保量保價消納的不確定性加劇。“可再生能源發電的波動性、間歇性特征不可回避。在其占比有限的情況下,這些風險可以由電力系統實現對沖。未來大規模、高比例接入電網,可再生能源滲透率至少按照70%-80%進行考慮,而目前這一比例也就在30%左右。與之相對應,電力系統需要重構,電力體制也要改革。既包括量的增加,也有質的變革,增加投資、大力創新等工作缺一不可。”

    曹仁賢還建議,加強碳排放監管、計征等工作,全面衡量二氧化碳排放的社會成本。“總體來看,這部分工作相對薄弱。碳排放權交易雖已啟動,但最快要到今年6月才能實現第一筆交易,對于碳排放社會成本的核定更是滯后。目前,2013-2019年中任一年排放達到2.6萬噸二氧化碳當量及以上的企業,折合綜合能源消費量約1萬噸標準煤,才被納入重點排放單位名單。名單之外,暫未對其他行業、企業形成硬性約束。建議對碳排放指標適度從緊,同時引入更完善的市場機制,讓可再生能源價值得以充分發揮,同時起到一種明確的導向作用,即排放需要付出代價,不給心存僥幸者留余地。”

    評論

    用戶名:   匿名發表  
    密碼:  
    驗證碼:
    最新評論0

    相關閱讀

    無相關信息
    人人超碰人人爱超碰国产|秘书高跟黑色丝袜国产91在线|国内少妇偷人精品免费|9久久无色码中文字幕

    <td id="4ea3t"><ruby id="4ea3t"></ruby></td>
  • <track id="4ea3t"><strike id="4ea3t"></strike></track>
    <p id="4ea3t"></p>
    <table id="4ea3t"><option id="4ea3t"></option></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