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海油總經理助理孫大陸指出,中核新能源產業積極構建“風光水網熱儲充”一體化發展格局,風光裝機頗具規模,行業影響力逐年厚重,在項目投資決策、生產運維上的先進經驗值得深入學習。孫大陸進一步表示,中核匯海由雙方共同出資成立,發展已結出豐碩成果,為未來深入合作奠定了堅實基礎。希望雙方強化戰略對接,繼續發揮各自優勢,在新能源領域開展全方位合作。
事實上,兩大能源央企的合作早已開始。2014年1月,中核集團收購了中海油新能源公司,并與旗下新能源旗艦中核匯能共同出資成立了中核匯海風電有限公司。這一重要舉措進一步鞏固了中核匯能在新能源開發、建設運維方面的專業地位,為中核新能源產業的長期穩健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
完成中海油新能源公司的收購后,中核匯海成為核心投資平臺,公司持續推進臨城二期等光伏項目以及濰坊風電一二期項目的建設。到2015年底,哈密20萬千瓦風電項目作為首個自主開發的項目順利并網,標志著中核匯海在新能源領域的進一步突破。此后,隨著對福建曾江、高崳山、湖南桂東牛郎山和廣西富川等風電項目的成功布局,該公司利潤實現了連續五年的穩步增長。
近年來,中核新能源產業在發揮能源保供核心功能的基礎上,創新構建“綠電+”模式,拓展能源應用新場景。2024年,中核新能源產業新增裝機1500萬千瓦,年發電量突破600億千瓦時,以實際行動踐行“雙碳”目標。2025年“531”攻堅戰,中核新能源打響市場沖鋒“發令槍”,系列重磅新能源項目成功并網,實現從藏區到大別山區,從東部沿海到西北沙戈荒的深度布局。
此前,中核新能源產業已明確“十四五”末的裝機目標達到3300萬千瓦。未來五年,該公司還將以落實中核集團和非核清潔能源發展戰略為使命,通過聚焦風電、光伏和地熱發電等核心業務,持續優化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發展方向。同時,積極探索儲能、氫能等新興能源領域,力求實現安全質量、資產質量、經濟效益等多方面的卓越成就,致力于成為國內一流的清潔能源公司。
與此同時,由電力央企大唐集團“跨界掌舵”的中海油新任黨組書記、董事長張傳江在上任后大力推動油氣與新能源融合發展,積極推進優質海上風電資源開發,并對中海油海洋能源新質生產力的發展要求顯著“加碼”,由“培育發展”改為“發展壯大”,體現出對新質生產力發展和戰新產業作為新增長極的高度重視。
其中,在海上風電方面,中海油大力推動“兩灣一區”(渤海灣、北部灣、粵東區)重點區域油氣田周邊風電項目開發,加強深遠海TLP等工程技術研究攻關,突出解決好海上風電全產業鏈低成本開發問題,爭創深遠海風電技術策源地。
此外,中海油充分發揮產業鏈完整和產業體系化配套優勢,有序探索天然氣制氫、風光發電制氫、冷能綜合利用等新業務,著力推動“岸電+綠電”海洋油氣綠色生產,充分利用各類電源互補互濟特性構建多元綠色低碳能源供應結構。
由此,中海油憑借海上新能源全產業鏈,中核新能源憑借“海陸共進”模式,兩大重量級能源央企下一步在新能源領域的全方位合作,無疑將為五大發電等新能源市場主要玩家帶來更大沖擊。
來源:能見,作者:瓦叔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