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ea3t"><ruby id="4ea3t"></ruby></td>
  • <track id="4ea3t"><strike id="4ea3t"></strike></track>
    <p id="4ea3t"></p>
    <table id="4ea3t"><option id="4ea3t"></option></table>
  •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深度閱讀

    兩會新能源展望:光伏發電受困于補貼拖欠、稅費等問題,資產流轉漸成王道

    新能發布時間:2020-05-28 09:49:14
      5月21-27日,2020年全國兩會在京隆重召開。這場于新冠疫情期間的大會,意義非凡,成為了各行各業堅定發展信心,共話未來發展的窗口。

      做為關乎國計民生和國家戰略的新能源行業,也成為了兩會的聚焦點之一。來自于新能源行業的人大代表及政協委員,從多個角度提出了關乎新能源發展的諸多意見和建議。

      其中,位列中國民營企業100強的正泰集團董事長、全國政協委員南存輝,剛剛帶著他深思熟慮地《關于延長2019年光伏競價電站并網期限的提案》,向國家財政部、發改委、國家能源局等相關部門提請,建議酌情考慮新冠疫情對光伏并網項目的影響,并合理給予并網時間和補貼政策。

      這份提案,直指當前新能源光伏行業改革面臨的現狀和存在問題,并積極的提出解決辦法。

      提案中說到,根據2019年的光伏發電管理辦法要求,對逾期未建成并網的光伏項目,每逾期一個季度,并網電價補貼降低0.01元/千瓦時;在申報投產所在季度后兩個季度內仍未建成并網的,取消項目補貼資格。而按照當前政策,如不能在6月30日前并網,這些企業將失去省補和國補的資格。

      據南存輝預計,“因為今年新冠疫情的影響,在無補貼支撐的情況下,預計全國將有6GW左右的光伏項目選擇放棄建設。大批光伏企業將面臨庫存積壓、利潤下滑的風險,甚至被迫停產。這樣的情況并不利于行業的平穩發展”。

      據了解,2019年我國新增光伏裝機量為30.1GW,如果最終放棄掉6GW的項目,相當于直接損失1/5的建設成果。

      因此,南存輝代表建議:2019年競價項目延期一個季度,給予光伏項目更加充分的建設時間。

    多位代表呼吁,新能源企業發展困難重重

     

      無獨有偶,舒印彪、武鋼等活躍在新能源領域的全國政協委員,與南存輝不約而同地以提案形式,呼吁延長風電、光伏新能源項目的并網期限。

      與此同時,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陽光電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曹仁賢也在兩會上積極提出,根據“十三五”的建設情況,建議國家的“十四五“規劃應大膽預測、科學部署、提前謀局。

      按照曹仁賢的觀點,“十四五”期間可再生能源將實現高速、高質量發展,平均每年新增光伏裝機規模要達到60GW。這是一個從未達到、但所有光伏從業者夢寐以求的數字。

      曹仁賢在看好新能源蓬勃發展的同時,也向國家提議:適度開征碳稅,并對采用低碳技術節能減排的企業進行稅收減免;并且應盡快給予貸款企業免息三個月的專項金融扶持政策的建議。

      建議的目的不難看出,是為了減輕可再生新能源的企業負擔、引導社會資本進入,讓企業有更好的發展環境。

      然而,通過這些提案我們不禁思考,如果不是發展環境不理想,依靠傳統方法和企業自身能力難以解決,企業代表們何須從國家層面對新能源行業提出調整建議?

      以光伏為代表的新能源產業究竟還存在哪些問題?哪一個才是治標治本的核心關鍵?出路又在哪里?也許從問題本身中我們可以找尋到答案。

      1、制約新能源企業發展的首先是流動資金問題

      從南存輝和曹仁賢的提案中我們首先看到,制約新能源企業發展的首先是流動資金問題。這些我們從南存輝代表的進一步提議中可以印證。

      南存輝代表還建議“按照技術類型乘以相應系數適當提高合理利用小時數”,各省市重新核定“合理利用小時數”,意為各地應按實際情況,固定使用一定比例的新能源電力,“避免部分資源區內新能源電站收益大幅降低,影響市場穩定”。

      這些提議契合了2020年1月20日財政部、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等三部委印發的《關于促進非水可再生能源發電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兑庖姟诽岢?,經審核納入補貼目錄的可再生能源發電項目,按合理利用小時數核定中央財政補貼額度。

      但南存輝主要想解決的,還是新能源電力的市場認可和應用問題。因為生產出來的新能源電力有了固定消費,企業自然也就有了收益,也就能保障平穩發展。

      同時,南存輝代表還提議,改善地方政府在平價光伏項目上增收額外形式的稅費問題,意為給予新能源企業更多的發展保障。

      另一方面,十一屆全國政協常委、全國人大代表、通威集團董事局主席劉漢元也就減輕光伏產業稅費負擔、解決光伏發電補貼拖欠、可再生能源發展目標、理清并優化光伏發電行業管理方式等方面,也提出了合理建議。

      2、擴大電網消納空間也是“后疫情時代”的重中之重

      除了流動資金問題以外,有專家提出,在“后疫情時代”,電網消納指標也是行業發展問題的重中之重。消納空間的擴容能夠極大提振新能源行業信心,同時保量保價是促進行業發展的關鍵推動措施之一。

      武漢鋼鐵集團公司表示,“能源轉型是大勢所趨。疫情過后,人們將更多意識到綠色發展的重要性,有助于推動全社會形成更加統一的共識,給新能源行業帶來新發展。”

      2020年,電網基本確定風電消納空間37GW,光伏消納空間47GW,支持力度在不斷加大。

      3、新能源交易從增量市場轉為存量市場

      企業對新能源消納空間的擴容支持,直接刺激著新能源企業的發展。同時,也讓新能源交易市場產生了新的變化。

      2020年5月19日,光伏組件生成龍頭企業晶科科技剛剛在上交所敲鐘上市。該公司董事長李仙徳稱,“光伏電站發展趨勢將逐步從增量市場向存量交易市場發展,行業集中度和整合將進一步提升;分布式光伏電站交易將呈現多樣化發展;光伏項目融資方式將逐步成熟,國內市場投資者趨于多樣化、金融上將呈現更多的創新形式”。

      李仙徳為何有這樣的見解?因為,當前我國新能源電力規模仍在不斷擴大,但這部分資產并沒有被好好利用起來。因此國內新能源市場將逐步從增量市場向存量交易市場。

      就如曹仁賢代表所說的,“十四五”期間,我國平均每年新增光伏裝機規模預計要達到60GW。這一數據比近兩年光伏發展的頂峰時期,2015年全球光伏規模增長才57GW,這樣的規模不能不說是十分宏大。如果再算上風能等其他新能源,其規模更是難以想象。

      然而,如此大規模的新能源電力并沒有被好好利用起來,行業發展中存在的一些問題,例如劉漢元代表提出的新能源企業稅費負擔、光伏發電補貼拖欠、可再生能源發展目標不準確、光伏發電行業管理方式欠妥等,都在制約著企業發展。

      據網絡數據顯示,在超過200GW的存量資產中,只有50GW光伏電站進入了補貼目錄。這些沒有補助的光伏企業,很難與進入補貼目錄的企業競爭。

      特別是在電網消納空間擴容后,企業更傾向于與有補貼的光伏電站合作。

      那些等不到合作,經營已成為企業負擔的新能源企業,最終不得不出售資產。從而導致新能源行業的集中度和整合進一步向龍頭企業靠攏。

      據此前不完全統計,2018年光伏電站資產交易規模1.39GW,交易金額93億。2019年更是實現“質”的飛躍,資產交易規模3.4GW,與2018年同比翻了1.45倍。而2020年剛開年的1-4月,光伏電站交易規模就已達764MW,交易金額20.63億元。

      這些交易的主力,多為各類資本和國企有意收購。

      4、行業管理仍需繼續完善,企業自身管理也需加強

      在兩會上,劉漢元代表也提出理清并優化光伏發電行業管理方式。

      他指出,當前,一個光伏電站從項目選址、開發備案、施工建設到并網運營的全流程,需面對發改、能源、國土、水利、環保、經信、能監辦、電網、住建、電信、工商等超30個主要管理部門,需辦理各類手續文件近百份。此外,各主管部門之間時常因為管轄界限不明,對同一事項重復審批,甚至審批結果互相矛盾乃至沖突,對項目推進形成人為障礙甚至是致命打擊。繁多的審批手續,使得管理流程冗長、項目周期拖延,重復的審批甚至矛盾的審批讓企業無所適從,導致企業的非技術成本居高不下,成為制約光伏行業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光伏行業也呼吁,國家有關部門要督促各地整改電力交易中對可再生能源的歧視性規定,建立公平透明的電力交易市場機制,廢除一些不公平不合理的規定。

      同時,曹仁賢代表也建議,企業自身也應進一步降低新能源發電度電成本,優化提升項目開發建設管理效率。

      從上述問題中我們可以看出,如何給與新能源企業稅費減免、市場認可等政策上的發展支持,保障新能源企業現金流、讓資產流動和變現,保持企業造血和輸血,是當下新能源企業面臨的棘手問題。以光伏產業為例,在光伏電站進入到存量時代之際,如何讓這塊大蛋糕滾動起來,產生更多福利,便是解決光伏民企活下去和發展的一種王道。

      新能源資產流通已經有了更多技術性和創新模式的支持,如區塊鏈技術應用下的線上電站資產流通,更多電站融資模式的探索,5G等新基建,給新能源行業實時數據監控與交易帶來便利性,并誕生了如新能鏈,國網區塊鏈等優秀平臺和公司。為解決新能源電力企業缺乏流動資金問題,優化行業管理提供助力。

      存量電站時代,新能源行業在解決產業遺留問題的同時,也在努力探索新的藍海。

    評論

    用戶名:   匿名發表  
    密碼:  
    驗證碼:
    最新評論0

    相關閱讀

    風電大基地帶來并網新挑戰

    當前,率先具備“平價”條件的“三北”大基地重新成為風電開發的熱土,伴隨大基地項目開發,新能源將在局部大規模并網,當年的大規模脫網事故會否重演?
    行業要聞2020-05-28

    云南灑谷風電場風機全部并網發電

    5月24日,隨著17號風機并網成功,云南新能源公司灑谷風電場25臺風電機組全部并網發電。
    項目進展2020-05-27

    全國政協委員武鋼:加強貧困地區電網建設 推動風電產業高質量發展

    全國政協委員、新疆金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武鋼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隨著產業脫貧方式在新疆不斷推進,對于電力的需求也在不斷提升
    行業要聞2020-05-27

    工信部106億元新能源補貼 一汽沒又反被倒扣500萬元

    5月26日消息,昨日工信部發布了關于2018年度、2016年及以前年度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補助資金清算審核和2018年度、2019年度補助資金預撥審核情況的公示。
    產業財經2020-05-27

    工信部將出臺三個角度政策刺激新能源市場

    工信部部長苗圩表示,今年疫情發生以來,新能源汽車和傳統汽車一樣,產銷受到了很大影響。對此,國家相關部門正高度關注新能源汽車發展,將原來到今年年底要退坡完成的新能源汽車補貼和免征車購稅這兩項政策延遲兩年,用這些辦法來恢復新能源汽車產銷增長。
    重要新聞2020-05-27

    【兩會】“部長通道”再開啟!5G、新能源汽車……你關心的都在這

    5月25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二次全體會議結束后,舉行第二場“部長通道”采訪活動。商務部部長鐘山、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通過網絡視頻方式接受采訪。
    重要新聞2020-05-27

    全國人大代表、小康股份董事長張興海:建議國家層面成立新能源汽車

    “建議由政府主導,從國家層面成立新能源汽車產業投資基金,支持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健康發展?!比珖舜蟠?、重慶本土整車制造商小康股份董事長張興海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國內新聞2020-05-27

    【兩會】全國政協委員、北汽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徐和誼:以產融結

    2019年以來,受多重因素影響,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壓力:2019年全年產銷量同比分別下降2.3%和4.0%,出現了近十年來的首次同比下降。
    高端對話2020-05-27

    【兩會】新能源汽車六大關鍵詞釋放哪些信號?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新能源汽車產銷受到了很大影響。今年全國兩會期間,與新能源汽車相關的熱詞涵蓋了充電樁建設、稅收優惠、限購指標等,影響著消費者的切身利益。
    深度閱讀2020-05-27
    人人超碰人人爱超碰国产|秘书高跟黑色丝袜国产91在线|国内少妇偷人精品免费|9久久无色码中文字幕

    <td id="4ea3t"><ruby id="4ea3t"></ruby></td>
  • <track id="4ea3t"><strike id="4ea3t"></strike></track>
    <p id="4ea3t"></p>
    <table id="4ea3t"><option id="4ea3t"></option></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