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灞河岸線兩艘無人駕駛的清潔船正在河面上緩慢行駛,將河面上垃圾、河草統統“吃”進肚里。這意味著灞河岸線第一艘“無人駕駛清潔船”正式開始工作了。
為了解決灞河岸線河道的保潔盲點問題、克服高溫天氣人力成本高、效率低下和柴油發動機噪聲大等問題。水電三局為灞河岸線運維采購了兩艘人工智能無人駕駛清潔船,此船的使用較人工清理方式提升了4倍以上的河道清理效率。
“無人駕駛清潔船”是水面智能清潔產品,能在極少人力監管下,實現90%以上的水面自動清理。此次購買的船只自重115公斤,船體為鋁合金材料,在航行過程中,它能實時感知環境,在遭遇障礙時及時規避并調整路徑。每次充電6小時后,“無人駕駛清潔船”便能連續工作6至8小時,單日清理量可達360公斤。其呈現效果是在水面保潔人數被限制的情況下,可獨立管理3萬平方米的水域,在少量的人力監管下可穩定完成至少兩名工人的清潔任務,相比較人工清潔可降低52%以上的成本。
“無人駕駛清潔船”在正午、夜晚與高溫、寒冷環境下優勢尤為明顯,工作效率將大幅提升。此次在灞河水面維護工作上采用人工AI技術,不僅大大提升了運維質量,也對灞河運維項目部的管理提升提出了新挑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