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ea3t"><ruby id="4ea3t"></ruby></td>
  • <track id="4ea3t"><strike id="4ea3t"></strike></track>
    <p id="4ea3t"></p>
    <table id="4ea3t"><option id="4ea3t"></option></table>
  •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產業財經

    “兩桶油” 加碼氫能重構成長曲線

    能源發展網發布時間:2021-07-05 00:00:00

    “兩桶油”雙雙都在在上半年打了翻身戰。

    7月1日,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國石油”,601857.SH)和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國石化”,600028.SH)一同發布2021年上半年業績預告,與去年同期相比,均實現了扭虧為盈。

    中國石油預計,2021年上半年凈利潤較去年同期增長750億元~900億元,對應的凈利潤區間達450.14億元~600.14億元;中國石化上半年凈利潤則有望達到365億元至385億元。據此計算,“兩桶油”上半年合計凈利潤最高可接近1000億元。

    據長江商報記者了解,“兩桶油”業績大幅預增,主要原因是國際原油價格同比上漲。7月1日,WTI原油價格一度站上75美元/桶,收盤報74.01美元/桶,價格再創兩年半以來新高,布倫特原油每桶超75美元,而去年4月一度跌破20美元。

    事實上,在去年上半年全球油價受到疫情沖擊后,兩家石油公司都受益于此后的經濟復蘇,以及強勁的石化利潤率。數據顯示,中國石油和中國石化今年1至3月的原油吞吐量比上年同期分別提高了9個百分點和17.6個百分點,至331萬桶/日和511萬桶/日。

    股價方面亦是表現不俗,從今年4月底到7月1日收盤,兩個月時間,中石油股價上漲29.29%,漲幅遠遠跑贏了同期的上證指數以及創業板指。中國石化從今年年初至今,股價表現不錯,今年漲幅已達11%。

    兩家公司平均日賺5億

    7月1日,中國石油發布公告,經公司財務部門初步測算,按照中國企業會計準則,預計2021年上半年實現歸屬于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與上年同期相比,將實現扭虧為盈,增加750億元~900億元。

    去年上半年,中國石油虧損了299.86億元,以此計算,中國石油的凈利潤區間為450.14億元~650.14億元。

    同日,中國石化在業績預增的公告中表示,經初步測算,公司2021年上半年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預計為365億元~385億元,較2020年同期實現扭虧為盈,增長約594億元到614億元。

    總體來看,上半年“兩桶油”合計大賺815.14億元至985.14億元,若按照上半年共182天計算,取凈利平均數900.14億元計算,兩桶油日賺4.95億元。

    據了解,油價上漲成為業績增長的核心動力。“兩桶油”均在公告中表示:系國際原油價格及汽油市場需求大幅增長。此外,中國石油子公司昆侖能源有限公司順利完成管道股權轉讓交割對業績增長亦有貢獻。

    從國際油價看,今年原油價格一路震蕩上行。與去年同期相比,WTI原油近一年上漲86.35%,布油近一年上漲80.63%,另外,由于OPEC+未能就增產達成協議,7月1日國際原油期貨結算價續創2018年10月以來新高。

    在業績推動下,“兩桶油”近期股價表現也是不錯。中國石化最新的收盤價為4.31元,今年漲幅已達11%,中國石油股價表現更突出,相對年初低點已上漲近40%,特別是今年4月底到7月2日收盤,兩個月時間,中石油股價上漲29.29%。

    對于石油化工行業,中國銀河證券表示,在油價回歸背景下,考慮到影響石油加工行業的主要不利因素在2021年“由負轉正”,石油加工行業存在業績周期改善的預期;同時看好進行低成本業務布局實施規模擴張的頭部企業。

    加碼氫能重構成長曲線

    自登陸A股以來,中石化的累計分紅額為3500億,分紅率為37%,中石油則是4721億,分紅率為39%,分紅率和茅臺不相上下,普遍高于20%左右的大型銀行股。

    而談到“兩桶油”的核心競爭力,不得不提及遍布全國的加油站網點。截至2020年底,“兩桶油”的加油站數量超過5.3萬座,這些加油站不僅為中石油帶來滾滾的現金流財源,也為延伸其他業務,拓展新市場提供了基礎設施保障。

    依托“兩桶油”的網點,中石化旗下的易捷便利店數量超過27000家,位列中國第一,中石油的昆侖好客則超過20000家,排名第三。

    值得關注的是,除了“油”之外,清潔能源也成為“兩桶油”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

    近日,中國石油集團公司召開新能源新材料事業發展領導小組會議,董事長戴厚良強調,堅持事業發展科技先行、技術立企,持續加大在新能源新材料等領域的科技攻關力度。充分結合煉廠布局和氫能供需情況,加強氫能全產業鏈技術研究,完善氫能業務發展規劃。

    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事實上,中石油早從三年前就開始逐漸布局氫能。中國石油旗下的規劃總院和石油化工研究院相繼加入中國氫能聯盟,成為聯盟的理事單位。而中石油建立的太子城服務區加氫站,是中石油的首個加氫站,并且將為冬奧會崇禮賽區50輛氫能源大巴供應氫燃料。

    中石化方面,實際上相比中石油布局更早,中石化目前是國內最大的氫能源供應商之一,中國石化氫氣年生產量高達350萬噸,占全國氫氣產量的14%。

    目前,國內加氫站一共有141座,其中119座正在運營,22座已經建成但是還未試運營。另外有73座正在建設,而其中,中石化運營的加氫站有10座,并且中石化還計劃在2021年建成100座加氫站。十四五期間,還要建成1000座加氫站,或者油氫合建站,打造“中國第一大氫能公司”。

    萬聯證券指出,我國兼具發展氫能的產業基礎和應用市場。根據中國氫能聯盟的預計,到2030年,中國氫氣需求量將達到3,500萬噸,在終端能源體系中占比5%。到2050年氫能將在中國終端能源體系中占比至少達到10%,氫氣需求量接近6,000萬噸,可減排約7億噸二氧化碳,產業鏈年產值約12萬億元。隨著下半年氫能“十城千輛”名單的落地,氫能產業有望進入高速發展軌道。(長江商報)

    評論

    用戶名:   匿名發表  
    密碼:  
    驗證碼:
    最新評論0

    相關閱讀

    無相關信息
    人人超碰人人爱超碰国产|秘书高跟黑色丝袜国产91在线|国内少妇偷人精品免费|9久久无色码中文字幕

    <td id="4ea3t"><ruby id="4ea3t"></ruby></td>
  • <track id="4ea3t"><strike id="4ea3t"></strike></track>
    <p id="4ea3t"></p>
    <table id="4ea3t"><option id="4ea3t"></option></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