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ea3t"><ruby id="4ea3t"></ruby></td>
  • <track id="4ea3t"><strike id="4ea3t"></strike></track>
    <p id="4ea3t"></p>
    <table id="4ea3t"><option id="4ea3t"></option></table>
  •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產業財經

    當新能源汽車遇上“新基建” 將帶來哪些想象空間?

    NDB汽車發布時間:2020-06-08 10:18:22

      只需說出目的地,汽車便可以帶你行駛最優路線;當你身體不適或在駕駛途中接打電話時,汽車可以適時提醒;給新能源汽車充電,只需3分鐘時間,你便可以滿電出行。在“新基建”的浪潮下,汽車有了更多的想象空間。

      隨著2020年兩會的召開,“新基建”再度成為熱詞。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將重點支持既促消費惠民生又調結構增后勁的“兩新一重”建設,要加強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發展新一代信息網絡,拓展5G應用,建設充電樁,推廣新能源汽車,激發新消費需求、助力產業升級。

      事實上,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已經連續多年被政府工作報告和兩會代表提及,但是“新基建”是首次出現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從發展新一代信息網絡、拓展5G應用到建設充電樁,從發展工業互聯網、推進智能制造,到完善新型基礎設施布局,此次政府工作報告為“新基建”發展勾勒了更明晰的實施方案。

      目前,新能源汽車也迎來行業發展的關鍵期,當新能源汽車碰上“新基建”,兩者將擦出什么樣的火花?

      “新基建”補齊新能源汽車短板

      在本次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北汽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徐和誼,全國人大代表、長城汽車總裁王鳳英等汽車行業代表都對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發展建言獻策。歷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也多次提及了新能源汽車行業,可見國家對于鼓勵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態度和決心未變。

      究其原因,一方面,面對全球性的能源危機及環境污染,發展新能源汽車成為解決能源危機、應對氣候變化的必經之路。另一方面,在新一輪信息技術和能源革命背景下,發展新能源汽車成為我國實施制造強國戰略、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推手。

      不過,我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經過十多年的長足發展,目前仍面臨諸多問題。在本次兩會上,徐和誼在《以產融結合新模式推進新能源汽車產業行穩致遠》的提案中稱,目前,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仍存在著市場驅動力暫且乏力、產業鏈風險持續攀升的客觀形勢,以及傳統補貼模式退坡造成產業驅動斷檔,購置成本高、使用不便仍制約市場成熟等突出問題。

      特別是在2019年補貼退坡近70%的背景下,新能源行業的淘汰賽已經到來。有很多企業倒在了這場淘汰賽中,但也有一些企業扛了下來,北汽新能源便是其中之一。從北汽藍谷《2019年年度報告》來看,北汽新能源2019年的銷量基本與2018年打平,車輛平均售價得到大幅提高,A級以上車型銷量占比達到80%,“產品向上”成效顯著。最終北汽新能源實現2019年營收的逆勢增長,這或可說明北汽新能源已經有效地扛過了補貼大幅退坡影響。

      “正是基于對市場形勢的判斷,我們對產品結構調整提前布局,才適應了新的市場需求。實際上,這是企業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邁向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過程。”北汽新能源黨委副書記、新聞發言人連慶鋒表示。

      進入2020年,北汽新能源在穩步推進三電、智能網聯、自動駕駛、輕量化等技術路線規劃落地的同時,也在加大研發方面的投入,在動力電池比能量、使用壽命、低溫性能以及整個三電系統的安全可靠、成本降低等方面,實現新的突破。

      目前,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已經進入了攻堅克難階段。公開數據顯示,4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8萬輛和7.2萬輛,同比分別下降22.1%和26.5%。與整體車市相比,新能源汽車市場略顯弱勢,繼2019年新能源汽車產銷量首次出現下滑之后,2020開年后新能源汽車產銷量仍延續負增長態勢。

      以北汽新能源為代表的新能源企業正在思考,下一站,如何尋找汽車增量?

      而“新基建”則給予新能源汽車行業更多增長空間。拿新能源汽車行業面臨的充電難問題來說,在此次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國家電網公司企業管理協會秘書長全生明便建議,充電設施作為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基礎保障和關鍵環節,直接影響著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前景與未來,應加大充電樁建設運營支持力度,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

      充電樁作為“新基建”的建設重點之一,意味著新能源汽車行業充電難的短板將被迅速補齊,進入增量的快車道。同時,伴隨著5G、物聯網、人工智能等代表未來轉型升級方向的基礎設施領域的建設,一直重視智能網聯化建設的北汽新能源等車企將給消費者提供更加智能、便捷的使用體驗。

      汽車本身也是城市“新基建”

      進入2020年,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按下了“加速鍵”。除了政策上的扶持,各大車企也在積極建設“新基建”。其中,在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新基建”的歷程中,北汽新能源是較早的一批企業之一。截至目前,北汽新能源已累計自建公共充電樁5.6萬個,提供私人充電樁11.3萬個。同時,針對消費者充電難問題,北汽新能源推出新能源汽車換電運營模式,換電用戶只需不到3分鐘的時間就可以完成電池更換。

      相比之下,換電更接近消費者加油習慣,能同時解決電池保養與補電效率問題,且不受車位、充電樁限制。據了解,北汽新能源的換電站平均占地面積50平方米,平均每天能滿足至少300輛車的換電需求。截至目前,北汽新能源已在北京、廈門、廣州等大城市推廣使用,運營換電站超200座。

      同時,北汽新能源還將5G、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新基建”與制造工廠相結合,將生態節能、物聯網、智能網聯、無人駕駛等作為智能化的基礎和優勢特色,于北京亦莊建設了北汽新能源高端智能生態工廠。此外,北汽新能源還與華為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設立“1873戴維森創新實驗室”,通過技術研發、產品創新等方面的全面合作,在車聯網、5G等技術領域持續探索。

      事實上,在充電樁、5G網絡、人工智能設備等基礎設施之外,汽車本身也可以是“新基建”。“‘新基建’是我國由舊動能時代邁向新動能時代的孵化器與起跳板。汽車行業既是受益于‘新基建’的眾多新動能之一,同時自身也是‘新基建’的一份子,是可以孵化和創生無數新興業態的巨大的新型平臺。”徐和誼稱。

      在《以汽車為新型基礎設施推動智慧城市建設》的兩會提案中,徐和誼提出,鑒于城市治理的迫切需求與汽車產業的全新發展,有必要融合汽車、人工智能與城市發展,把汽車產業打造成現代智慧城市的新型基礎設施,成為智能城市的AI細胞。同時,全國政協委員,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竺延風也建議,把無人配送車輛納入“新基建”政策范疇,鼓勵企業等各主體積極研發和推廣無人配送車輛。

      一直以來,汽車的發明和使用,促進了城市化的進程,“車水馬龍”也是一個大城市繁華的標志。新形勢下,汽車可以打造成具有更多功能的智能平臺。以北汽集團聯合麥格納、華為共同打造的高端智能純電動SUV——ARCFOXαT為例,作為全球5G技術落地的首款汽車產品,ARCFOXαT體現了北汽集團全面新能源化和智能網聯化“雙輪驅動”的最新技術成果,通過α-Pilot超級自動駕駛、4X4智能交互大屏等智能互聯技術給消費者帶來更美好的出行體驗。

      連慶鋒認為,經過多年發展,我國新能源汽車行業已經經歷了“高速增長-減速換擋-格局重塑”的不同階段。當新能源汽車進入到主流市場之后,消費者對產品的續航里程、產品質量、消費服務等要求更高。企業也應該快速反應,通過技術創新、產品創新、體制機制創新、商業模式創新等手段應對行業變化。

      眼下,無論是通用、福特、奔馳、寶馬等跨國車企,還是北汽、廣汽、東風、長城等國內主流車企,亦或是蔚來、小鵬、零跑等造車新勢力,都有搭載最新研發的智能網聯技術成果的車型落地,“AI汽車”已經成為這些車型的銷售亮點。

      當汽車也成為了“新基建”,智慧城市構建產業鏈協同創新的車路以及新生態也變得指日可待。一方面,對于車輛和駕駛者來說,可以通過V2X等智能技術實現數據實時共享,使車輛實時獲取視距感知盲區外的全局交通網絡信息,并與云端協同進行駕駛行為決策。另一方面,對于城市交通管理者來說,可以通過打通人、車、路、網的數字閉環,實現云端共享人流、車流、交通流等在內的高效交通出行信息管理。

      對于汽車企業來說,在超萬億規模的“新基建”支持下,或有望迎來新的發展階段。其中,在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在北汽集團的培育下,在自身奮勇爭先的背景下,持續領跑行業的北汽新能源也將破局而上,贏得更多市場增量。

      想象一下這樣的場景,汽車不再是簡單的交通工具,也不再是城市擁堵的“罪魁禍首”,而是成為與城市治理完美融合的智能產品,以及移動的能量源和信息源。作為智能城市的AI細胞,汽車通過智能互聯和自動駕駛技術解放了人的手腳,讓未來出行變得更有想象空間。

    評論

    用戶名:   匿名發表  
    密碼:  
    驗證碼:
    最新評論0

    相關閱讀

    中國新能源汽車版圖或將重構

    5月28日和29日,總部位于安徽合肥的上市公司國軒高科和江淮汽車先后發布公告,表明自己已與大眾中國達成10億歐元量級的投資協議。
    產業財經2020-06-08

    動力電池暗戰新能源車定價權

    作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中國汽車市場已經成為眾多國內外動力電池企業廝殺的主陣地。在電動汽車技術快速發展的同時,動力電池占據整車成本1/3的事實一直沒有改變。
    產業財經2020-06-05

    2020年新能源汽車長期展望

    2020年全球新能源乘用車銷量預計為170萬輛,同比下滑18%。新冠疫情中斷了新能源汽車行業連續十年的強勁增長。不過,今年燃油車銷量降幅預計更大(23%)。未來交通電動化長期向好的局面不會改變。
    行業分析2020-06-03

    新能源汽車的“開源革命”

    「開源」曾只是軟件業的概念,但最近吉利汽車集團旗下的新能源品牌幾何有了新動作,卻宣布要把壓箱底的技術開放開源。這背后又是什么想法呢?
    產業財經2020-06-03
    政策利好加持,新能源汽車換電模式的優勢有這些……

    政策利好加持,新能源汽車換電模式的優勢有這些……

    近日,財政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部、發展改革委聯合發布《關于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規定,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實施期限延長至2022年底,新能源乘用車補貼前售價須在30萬元以下(含30萬元)。不過,為鼓勵“換電”新型商業模式發展,采取換電模式的新能源車可不受價格條款的約束。
    產業財經2020-06-01

    【兩會】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委員:兩會為新能源汽車下了一場“及

    過去9年,搭載寧德時代電池的在路車輛累計行駛里程715億公里,減少二氧化碳排放3015萬噸。這是一組全國政協委員、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爛熟于心的數據。按一棵梭梭樹一生吸收17.9公斤二氧化碳計算的話,這相當于種下了3個上海市大小的森林。
    高端對話2020-05-29
    【兩會】全國人大代表朱華榮:優化政策導向 加大鼓勵使用新能源車

    【兩會】全國人大代表朱華榮:優化政策導向 加大鼓勵使用新能源車

    近年來,世界主要汽車大國紛紛加強戰略謀劃、強化政策支持,跨國汽車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完善產業布局,新能源汽車成為全球汽車產業轉型發展的主要方向和促進未來世界經濟持續增長的重要引擎。與此同時,我國新能源汽車也面臨市場競爭日益加劇、發展動力亟待轉換、核心技術供給不足、質量保障體系有待完善、產業生態尚不健全等新形勢、新問題。
    國內新聞2020-05-28

    80億歐元援助計劃 法國或成為歐洲最大新能源汽車生產國

    5月27日消息,根據法國路透社(REUTERS)報道,法國總統馬克龍在周二宣布了一項價值80億歐元(約合人民幣627.3億元)的援助計劃,希望幫助法國成為歐洲最大的清潔能源汽車生產國。
    國際新聞2020-05-28

    工信部106億元新能源補貼 一汽沒又反被倒扣500萬元

    5月26日消息,昨日工信部發布了關于2018年度、2016年及以前年度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補助資金清算審核和2018年度、2019年度補助資金預撥審核情況的公示。
    產業財經2020-05-27

    【兩會】“部長通道”再開啟!5G、新能源汽車……你關心的都在這

    5月25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二次全體會議結束后,舉行第二場“部長通道”采訪活動。商務部部長鐘山、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通過網絡視頻方式接受采訪。
    重要新聞2020-05-27
    人人超碰人人爱超碰国产|秘书高跟黑色丝袜国产91在线|国内少妇偷人精品免费|9久久无色码中文字幕

    <td id="4ea3t"><ruby id="4ea3t"></ruby></td>
  • <track id="4ea3t"><strike id="4ea3t"></strike></track>
    <p id="4ea3t"></p>
    <table id="4ea3t"><option id="4ea3t"></option></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