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ea3t"><ruby id="4ea3t"></ruby></td>
  • <track id="4ea3t"><strike id="4ea3t"></strike></track>
    <p id="4ea3t"></p>
    <table id="4ea3t"><option id="4ea3t"></option></table>
  • 當前位置: 首頁 > 光伏 > 觀點

    全國人大代表王秀英:以“光伏+治沙”破解土地荒漠化問題

    中國新聞網發布時間:2023-02-17 10:04:35  作者:王景巍
    王秀英調研光伏產業。

    二月中旬的遼寧彰武縣,春寒料峭,大地蒼茫,氣溫低至零下18度。一大早,王秀英頂著寒風走進一處光伏發電廠,調研光伏產業,她要把治沙新取得的成果和農民的呼聲帶到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彰武縣位于遼寧西北部地區、科爾沁沙地南部,是我國北方乃至全國荒漠化程度較為嚴重的地區之一,是遼寧省荒漠化最嚴重的縣份。沙化土地達524萬畝,占全縣總面積的96%。70年前,提起遼寧省阜新市彰武縣,民眾的印象是遼寧最大的“沙窩子”,如今這里沙海變綠洲。一場耗時半個多世紀的自然改造工程不僅讓這里不再貧瘠,也為治沙、用沙留下了寶貴的經驗和科技成果。

    王秀英是新任全國人大代表,也是阜新市彰武縣農業發展服務中心教授研究員級高級農藝師。近日,記者跟隨王秀英進行了走訪。
    王秀英向種植大戶了解育苗情況?!?/div>
    作為一名基層農業科技工作者,王秀英的本職工作是在農業生產管理及病蟲害防治方面。1995年7月王秀英從遼寧省鐵嶺農業學校畢業,同月到彰武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工作,28年來,深入農業生產第一線,田間地頭、農民炕頭都是她推廣農業技術的主戰場。而這些歲月恰恰就是彰武縣治沙升級的關鍵環節。

    提起治沙,王秀英頗有感觸。據她介紹,在彰武縣北部沙區鄉鎮平均沙層厚度超100米,是遼寧省生態環境十分脆弱的風沙危害帶和主要的沙塵發源地,是遼寧省最大的風沙區、國家一級生態敏感帶。同時,這里也是阻止科爾沁沙地侵入華北、東北兩大平原的最前沿、最重要的生態屏障。通過幾十年的努力,彰武縣把過去的沙地踩在了腳下,實現了綠進沙退的治沙經驗。通過實地走訪彰武縣光伏發電廠,她實地了解“以光鎖沙”“以水含沙”“以草固沙”等農業種植新模式的具體成效。她今年提出,建設遼寧中部城市群和京津冀地區生態屏障“光伏+治沙”試點示范區,破解土地荒漠化治理難題。

    王秀英在調研中發現,彰武縣發展光伏產業后,通過構建“板上發電、板下修復、板間種植”的農牧交錯帶生態治理體系,有效阻斷了科爾沁沙地南侵、東侵的腳步,保護了遼寧中部城市群和京津冀地區的生態安全,保障了國家生態、能源及糧食安全。

    王秀英表示,目前,我國荒漠化土地占據國土面積近四分之一,沙漠光伏產業已成為繼造林治沙、沙障壓沙之后的第三條防沙治沙新途徑。在沙漠、戈壁、荒漠地區大力發展光伏治沙項目,堅持規?;s化開發、堅持多能互補生態融合發展,有利于加強土地、太陽能等多種資源綜合利用,獲取顯著生態、經濟和減碳效益。

    為此,王秀英建議,建設遼寧中部城市群和京津冀地區生態屏障“光伏+治沙”試點示范區,把光伏加農業的模式,推向全國沙化嚴重地區。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統籌“一體化”保護與修復,保護好遼寧中部城市群和京津冀地區的生態安全,保障好國家生態、能源及糧食安全,深入推進鄉村振興,讓百姓真正感受到環境美好,生活富裕。

    評論

    用戶名:   匿名發表  
    密碼:  
    驗證碼:
    最新評論0

    相關閱讀

    無相關信息
    人人超碰人人爱超碰国产|秘书高跟黑色丝袜国产91在线|国内少妇偷人精品免费|9久久无色码中文字幕

    <td id="4ea3t"><ruby id="4ea3t"></ruby></td>
  • <track id="4ea3t"><strike id="4ea3t"></strike></track>
    <p id="4ea3t"></p>
    <table id="4ea3t"><option id="4ea3t"></option></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