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ea3t"><ruby id="4ea3t"></ruby></td>
  • <track id="4ea3t"><strike id="4ea3t"></strike></track>
    <p id="4ea3t"></p>
    <table id="4ea3t"><option id="4ea3t"></option></table>
  • 當前位置: 首頁 > 碳中和 > 人物

    中國科學院院士孫世剛:我國“雙碳”目標時間緊、任務重,需要大力發展清潔可再生能源

    每日經濟新聞發布時間:2023-11-28 09:47:41  作者:陳浩

      11月25日,2023(第十七屆)動力鋰電池技術及產業發展國際論壇在深圳市光明區開幕。會上,中國科學院院士、廈門大學教授孫世剛以《雙碳目標與電化學能源創新發展》為題發表了主旨演講。孫世剛表示,我國“雙碳”目標時間緊、任務重,需要大力發展清潔可再生能源和配套的電化學儲能,推進新能源汽車快速發展。

      孫世剛指出,中國新能源汽車擁有量今年將超過2000萬輛,占世界新能源汽車總量的一半以上,但燃料電池受制于催化劑、聚合物電解質膜等問題,燃料電池車發展相對較慢。“亟需產學研協同攻關,突破技術瓶頸,加強基礎研究,力爭創新理論、開發新材料、構筑新體系,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中國新能源汽車擁有量今年將超2000萬輛

      2020年9月,中國明確提出2030年“碳達峰”與2060年“碳中和”目標。孫世剛認為,“雙碳”目標會加速能源結構變革,新能源汽車、儲能技術、智能電網都會迎來大幅發展的機會,但“雙碳”目標時間緊、任務重。

      孫世剛指出,近年來中國新能源產業發展很快,2019年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為381萬輛,到2022年,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1356萬輛,占汽車總量的4.25%;銷量方面,2022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1055萬輛,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保持高速增長,銷量達688.7萬輛,占全球銷量的68.5%。

      “在這樣高速發展的情況下,也對新能源產業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不僅性能要更好,成本還要更低。”孫世剛稱。

      孫世剛表示,現有鋰離子電池面臨著多重挑戰:一是鋰等資源嚴重限制其規模儲能應用?,F有儲量調查數據顯示,世界金屬鋰儲量1350萬噸左右(鋰資源儲量總計約為3950萬噸),僅可用100多年。中國鋰資源以鹽湖為主,鋰含量低,鎂鋰比高,提取難度大,70%的鋰依賴進口,亟需發展新的材料體系。

      二是鋰離子電池能量密度接近理論極限,鋰離子電池遠不能滿足發展的重大需求,限制了多場景的應用。

      三是安全事故頻發,正極是過充誘發產氣使電池脹裂,負極是快充析鋰誘發短路。

      四是使用環境受限,電動車保有量在中國北方地區還比較少,因為到了冬天氣溫降低以后,電動車性能受到限制。

      期待中國提前布局,主導新一代電池的發展

      孫世剛認為,針對前述四大挑戰,需要解決材料、界面、器件、系統四個層次的關鍵科學問題,要從新材料、新機制與新體系三個方面加強原始創新。“我們面臨著激烈的國際競爭,歐盟有電池2030+路線圖,美國有鋰電池2021-2030年國家藍圖,他們的目的就是加強基礎研究、提前布局、搶占制高點。”他稱,期待我國提前布局、加強基礎研究、搶占制高點,主導新一代電池的發展。

      孫世剛表示,中國新能源汽車擁有量今年將超過2000萬輛,占世界新能源汽車總量的一半以上,但燃料電池受制于催化劑、聚合物電解質膜等問題,燃料電池車發展相對較慢。

      “無論是儲能、動力還是燃料電池,都面臨不斷提升能量密度、功率密度、安全性、使用壽命、極端環境適應性和降低成本的重大需求和挑戰,亟需產學研協同攻關,突破技術瓶頸,加強基礎研究,力爭創新理論、開發新材料、構筑新體系,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孫世剛稱。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作者:陳浩


    評論

    用戶名:   匿名發表  
    密碼:  
    驗證碼:
    最新評論0
    人人超碰人人爱超碰国产|秘书高跟黑色丝袜国产91在线|国内少妇偷人精品免费|9久久无色码中文字幕

    <td id="4ea3t"><ruby id="4ea3t"></ruby></td>
  • <track id="4ea3t"><strike id="4ea3t"></strike></track>
    <p id="4ea3t"></p>
    <table id="4ea3t"><option id="4ea3t"></option></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