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ea3t"><ruby id="4ea3t"></ruby></td>
  • <track id="4ea3t"><strike id="4ea3t"></strike></track>
    <p id="4ea3t"></p>
    <table id="4ea3t"><option id="4ea3t"></option></table>
  • 當前位置: 首頁 > 碳中和 > 動態

    中國生態文明大講壇江西舉辦 聚焦技術賦能“雙碳”目標

    中國新聞網發布時間:2023-10-19 10:21:27  作者:吳鵬泉

      “中國森林生態系統是重要碳匯,在‘雙碳’(碳達峰碳中和)戰略中發揮重要作用,可以通過創新森林經營技術,提升森林生態系統固碳功能和潛力。”中國生態學學會副秘書長、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研究員王暉16日在江西南昌說道。

      當天,第六屆中國生態文明大講壇主會場活動在南昌大學舉行。本次活動由中國生態學學會和南昌大學主辦,主題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生態產品,全民共享”。


    10月16日,第六屆中國生態文明大講壇主會場活動在南昌大學舉行。吳鵬泉 攝

      當前,中國生態文明建設已進入以降碳為重點戰略方向的關鍵時期。中國政府提出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王暉認為,“碳中和”是一個發電端、能源消費端、固碳端共同發力的體系。發電端要在構建新型電力系統上發力,能源消費端要在電力替代、氫能替代及工藝重構上發力,固碳端要在生態建設上發力。

      “實現生態系統碳匯穩定可持續,還有很多科學技術問題有待闡明。”他坦言,森林經營措施對森林碳匯潛力、穩定性及可持續性的影響機制尚不完全清楚;針對性的森林生態系統碳匯提升技術不足,尤其是森林土壤固碳潛力和增匯路徑仍需進一步探索等。

      “生態環境破壞,會帶來外來生物入侵、全球氣候變化、基因資源大量喪失等惡果。”復旦大學希德書院院長盧寶榮說,生態文明建設刻不容緩。

      綠色低碳技術創新是實現“雙碳”目標的基礎和關鍵。中國生態學學會理事長歐陽志云表示,該學會將繼續在普及科學知識、開發科普產品、推動科技成果科普轉化等方面不斷創新與發展,助力生態文明建設。

      南昌大學副校長葛剛表示,江西堅持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積極探索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深入推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形成具有江西特色的綠色低碳產業體系,“生態美”與“百姓富”愈發同頻共振。(吳鵬泉)


    評論

    用戶名:   匿名發表  
    密碼:  
    驗證碼:
    最新評論0
    人人超碰人人爱超碰国产|秘书高跟黑色丝袜国产91在线|国内少妇偷人精品免费|9久久无色码中文字幕

    <td id="4ea3t"><ruby id="4ea3t"></ruby></td>
  • <track id="4ea3t"><strike id="4ea3t"></strike></track>
    <p id="4ea3t"></p>
    <table id="4ea3t"><option id="4ea3t"></option></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