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下午,隨著最后一倉混凝土澆筑完成,世界在建規模最大水電站——白鶴灘水電站右岸地下廠房全線封頂,這是繼10月5日左岸地下廠房封頂以來,白鶴灘項目取得的又一重要進展。左右岸地下廠房的全線封頂,標志著我國掌握了巨型地下廠房設計、建設關鍵技術,為確保2021年電站首批機組發電奠定堅實基礎。
白鶴灘水電站是金沙江下游干流河段梯級開發的第二個梯級電站,拱壩壩高289米,設計總裝機容量1600萬千瓦,是全球在建總裝機容量最大、單臺裝機容量最大的水電工程,是三峽工程之后中國水電的新“國家名片”。
電站左右岸地下廠房,均為當前世界最大地下廠房,長438米、寬34米、高88.7米,也是16臺世界最大水輪發電機組——100萬千瓦水輪發電機組的“家”。
設計建造規模世界第一的白鶴灘地下廠房,面臨的挑戰也是前所未有的。白鶴灘地下洞室群不僅規模龐大,地質條件也異常復雜,層間(內)錯動帶發育、巖石硬脆易碎、高地應力,圍巖穩定控制難度空前。
面對挑戰,華東院人迎難而上。完成地質鉆孔10萬米,勘探平硐6萬米,開展了大量的試驗研究,通過理論創新、技術突破,多角度揭示了高地應力條件下立體交叉地下洞室群聯動效應、洞室群圍巖局部破裂機理和層間錯動帶不連續變形演化規律,提出了相應地圍巖穩定控制性系列技術,創立了“實時監測、全過程分析、動態設計”的設計方法,保障了洞室群的圍巖穩定和施工安全。
地下洞室群布置縱橫交錯,為解決空間布置及碰撞問題,華東院采用自主研發的三維數字化協同設計平臺,進行精準的地下廠房布置和設計優化,使地下洞室群布置合理、功能明確、施工便利。
除世界最大地下廠房外,白鶴灘水電站還創造了多個“世界之最”,以在建規模世界第一、地下洞室群規模世界第一、單機容量100萬千瓦世界第一、300米級特高拱壩綜合難度世界第一等聞名于世,由公司所屬華東院承擔全過程勘測設計任務,水電四局、五局、七局、八局、十四局等單位承擔80%以上的施工任務,成都院承擔部分施工監理任務,計劃于2022年全部投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