氫能股業績虧虧不休
前路漫漫,多少企業能烈火真金?迎來多地政策支持的利好消息后,氫能源概念成為A股市場近期為數不多表現活躍的概念題材。
目前,厚普股份(300471.SZ)以月漲幅66%高居板塊第一。
游資依然是本輪氫能源概念股炒作的主角。
同時,多家上市公司披露了公告聲稱主營業務不包括氫能源。
氫能板塊“妖股”收關注函
中信證券研報指出,根據中國氫能聯盟預計,到2025年,我國氫能產業產值將達到1萬億元;到2050年,氫氣需求量將接近6000萬噸,實現CO2減排約7億噸,產業鏈年產值達到12萬億元
12萬億產值的預期之下,A股市場的資金聞風而動。7月以來,儲能概念股率先異動,上能電氣(300827.SZ)、百川股份(002455.SZ)接連錄得漲停。儲能概念熱度尚未退坡,氫能概念又“席卷而來”。
正宗氫能股深陷業績虧損“泥潭”
“氫能源一直停留在概念炒作的階段,主要因為A股沒有這個領域的絕對龍頭企業,個別公司是把氫能源或氫燃料電池業務作為未來的重點戰略布局方向。我們認為,對于氫能源領域相關企業的發展進程討論,意義并不大,大家都處在初期階段。”一位能源行業分析師對記者說。
A股范圍內,對氫能源業務布局相對完整的有濰柴動力(000338.SZ)、億華通-U(688339.SH)等個別的幾家企業。
在真正的氫能源產業鏈形成出現之前,概念熱度炒作后終究是“塵歸塵、土歸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