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力網訊 之前,種糧靠天、出行無路,無特色經濟、無集體收入;幾個村民小組家的電都煮不熟飯......如今:國家級4A景區在家門口,鄉村旅游發展如火如荼;村民人均年收入從不到2100元上升到1.06萬元,黃龍鎮大龍村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一躍成為遠近聞名的富裕村!當地群眾都說,這一切變化都離不開電。
漫步在贛州市大余縣大龍村的旅游公路,黑色的瀝青路面在眼前徐徐鋪展,一幅山清水秀、林壑優美、村舍整潔的宜人畫卷展現在眼前。這個曾經遠近聞名的貧困村,不僅用上了充足可靠的清潔電,還依托農家樂、民宿,發展鄉村生態旅游產業,竹林花海、A哆樂園、臥龍谷、丫山漂流、生態酒店等日漸完善,變成了如今“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洞天福地”。
“為實現綠色低碳循環發展,我們景區將一切傳統燃煤、燃油設施全面升級為電磁爐、電動車、綠色景觀照明等設備,還有水上項目的水泵需要用電驅動,因此這兩年的用電量也比往年有所增長。”丫山景區相關負責人說道。
2020年,國網贛州市大余縣供電公司針對丫山景區用能清潔安全高、人流密集示范效果好的特點,與黃龍鎮政府達成合作意向,對大龍村電網實施改造升級,大力推廣電能替代技術,新增4臺400千伏安變壓器,為生態旅游重點工程建設用電增容加力;開展“美麗鄉村”改造工程,更換2臺200千伏配變;新建更換電桿52基,地上線路和入地電纜1600千米。同步在景區多個領域集中性多樣化展示電廚房、電鍋爐、空氣源熱泵、電動汽車等電能替代技術的綜合應用,形成電能替代示范疊加效應,以電代煤、以電代油、以電代氣,已然讓丫山景區成為綠色生態、景觀優質、品位高端的“全電景區”。
依托獨特的自然風光和高質電能,大龍村還建成了國際生態酒店,接待游客人數大幅提升,每天平均接待游客3000多人次。“A哆樂園、生態酒店、鄉村食府、農商街等都是用電大戶,每月光電費就超過萬元。用得越多,說明游客越多,我們的村民收入也越多。”大龍村黨支部書記高興地說。
“在景區建設過程中,供電部門的供電服務非常周到,規劃也很超前,電能替代的推廣運用,更為我們打開了綠色致富通道。”黃龍鎮黨委書記對電力服務深有感觸,“我們打造‘生態鄉居、紅色教育、花木觀光、瓜果采摘、美食文化”生態旅游亮點,開發了“丫山運動小鎮、花木園、南方紅軍三年游擊戰爭紀念館’等觀光旅游熱點,優質可靠的電力服務,才是全域旅游示范鎮建設的有力保障”。(曾翔云)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