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16日北京豐臺區某儲能電站發生爆炸事件,導致2名消防員犧牲,1名消防員受傷,站內1名員工失聯。根據現場人員反饋,因為負載短路,造成大電流返送到儲能系統,引發電池內部溫升加劇,導致重大安全責任事故的發生。
儲能系統在電力系統中承擔著削峰填谷、平抑負荷波動以及需求響應等重要作用,是構建堅強、智能的現代電力系統體系的核心環節。當前儲能系統的消防配置主要以傳統電網消防規范為參考,使用以煙感、溫感探測為主的常規火災探測手段,有時,在告警發生時已經出現熱失控等問題,電池內部發生劇烈的化學反應,處理不當就會產生不可挽回的安全事故。
圖 電氣火災極早期智能預警系統
國網信通產業集團天津普迅通過新型“熱解粒子式”傳感器,利用光學散射與光譜分析的原理,研制出一套“極早期”防火產品。該產品通過對“熱解粒子”的實時監測,動態監測開關柜、變壓器柜等關鍵環境中的微量碳氫鏈濃度值,由后臺AI算法實時分析當前場景中電纜、PVC等絕緣材料的受熱分解狀態與火災風險,可在電氣設備發生實質性燃燒前進行告警,將告警提前至火災發生前的數小時甚至數天,實現了對火災隱患的“極早期”預警和“零損失”處置,可從根本上大大降低安全事故發生概率。
當前,該火災預警系統已在天津、山東、湖南等多地進行了試點應用,試點項目涵蓋儲能站、變電站、風電場以及民用低壓配電等多個場景,有效保障了用戶資產安全。同時,針對4月16日發生的爆炸事件,國網信通產業集團天津普迅快速響應,積極與國內知名儲能站集成廠商進行深度研究分析,持續優化儲能站消防安全策略,重點支撐儲能站等新興產業發展,未來,天津普迅也將秉承先進的技術和一流的服務,持續為儲能站和變電站等用戶安全保駕護航。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