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力網訊 10月下旬,湖南地區一改昔日晴朗天氣,氣溫驟降并連續數日受綿綿陰雨覆蓋。
11月3日,中央氣象再發寒潮黃色預警,預報大風降溫天氣來襲,全國大部分地區氣溫“跳水”,局部地區降溫可達16℃以上。
寒冬將至,要最大程度減輕氣溫變化對人民群眾生產生活的影響,電力保供的攻堅戰蓄勢待發!
為全力做好今冬明春電力保供工作,耒陽發電公司緊緊圍繞“保安全、保供應、促發展”工作要求,提前部署,全力下好“先手棋”,積極應對能源供應緊張、疫情復雜變化、結構性缺員和機組設備老化等不利因素,以高度的責任意識和政治擔當保供電保民生,在保供應的關鍵時期,發揮湘南地區電源重要支撐點作用。
細致管理筑牢安全生產防線
安全穩定的電力供應是保障經濟社會安全穩定發展的前提和基礎。
為盡可能減少不安全因素給電力保供帶來的影響,在全面總結迎峰度夏保電工作的基礎上,耒陽發電公司以秋季安全環保大檢查為抓手,由公司黨政一把手掛帥,層層發動、全員參與,對該公司開展為期一個月的“地毯式”排查和整改,對秋檢發現的問題認真分析、追根溯源,并按照分級督辦的工作方法,明確責任人、處理措施和整改完成時限,將可能危及安全生產的隱患和問題扼殺于萌芽狀態。
此外,該公司始終堅持“大安全”理念,在深入推進安全專項整治工作的同時,緊盯消防、食品、交通、網絡以及常態化疫情防控等各方面安全工作不放松。在將常態化疫情防控和局部應急處置有機結合的同時,定期開展疫情防控、生產安全、食品安全、通訊安全等相關內容應急預案演練和消防技能培訓,根據疫情動態變化時刻做好備班備值安排,從技防、人防、物防三個范疇加強全面管理,為持續做好電力保供工作保駕護航。
精心謀劃“上醫”治“未病”
2021年6月1日至2021年10月1日,耒陽發電公司4臺機組馬力全開在網運行達43天,其中3號機組持續在網運行超500天,在為千家萬戶送去了夏日清涼的同時,這家投產30余年的老廠,機組持續“頂格”運行的壓力與風險也隨之增加。
正如《黃帝內經》中所言:上醫治未病,中醫治欲病,下醫治已病。
為全面提升設備健康水平,做到“未病先防”,該公司提前謀劃并多次召開3號機組C級檢修專題會議,認真研討檢修方案、合理安排時間、科學組織專業人員配備,認真修編《2021年3號機組C級檢修管理手冊》,并抓住湖南地區10月中旬高溫減退、寒潮未至的有利條件,對3號機組開展了為期18天的檢修,精心下好設備治理“先手棋”。
在緊迫的18天的檢修工作期間,該公司檢修維護部發揚“鐵軍精神”,夜以繼日堅守檢修現場;參修各部門緊密協作,黨員干部以上率下,充分發揮模范帶頭和先鋒模范作用,帶領參修人員先后克服工期短、任務重、交叉作業面廣、疫情防控壓力大等客觀困難,并及時對發現的問題進行現場探討與研究,確保各類設備修必修好。
最終,在寒潮來臨前,該公司以109項指標能耗診斷為基礎,在如期完成檢修規定標準項目的基礎上,額外完成非標及技改項目數十項。經過各部門通力協作及連續作戰,包括爐膛排煙溫度、閥門內漏治理在內的等多項機組健康水平指標均得到顯著提升。
11月1日,該公司3號機組實現機組檢修后鍋爐水壓試驗、點火、汽輪機沖轉、發電機并網一次成功。3號機組的順利“歸隊”不僅為湘南地區電力保供注入了強勁動力,更為該公司機組長周期健康運行注入了一劑“強心針”。
錙銖必較守護口糧“顆粒歸倉”
面對燃料調運的困和難,該公司根據《中國大唐集團有限公司能源保供燃料保障專項方案》工作要求,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加強溝通聯絡和內部協同,在進一步完善保供預案、建立燃料庫存預警和應急處理機制的同時,迅速成立“保電黨員突擊隊”和“燃煤接卸黨員突擊隊”,讓鮮紅的黨旗在保電一線高高飄揚,全力確保燃料順暢接卸,燃料庫存保持在7天以上。
為加快電煤運輸,提高電煤庫存水平,該公司領導班子成員率隊數月往返奔波于各級政府與煤炭企業之間,一方面積極爭取政策支持、協助本地煤企業早日實現復工復產,緊盯本地湘煤采購和國礦長協煤供應。另一方面在做好燃料資金保障工作的基礎上,想方設法采購適爐煤,積極爭取外省煤源供應,隨時掌握資源、運力變化,著力催發催運,確保“顆粒歸倉”。
積力之所舉,則無不勝也;眾智之所為,則無不成也。
在華銀公司的領導、該公司各級人員多方努力和政府部門協調、煤炭企業的支持下,截至10月30日,該公司先后簽訂電煤供應中長協合同超過31萬噸。在已簽訂的國礦長協煤兌現方面,經多次洽談對接,國礦晉能公司2021年累計合同兌量已超年度合同總量,并將繼續為該公司燃料保供提供支持。
一系列階段性成果的取得,有效緩解了該公司電煤供應的壓力,也在寒潮來臨之前,為該公司持續做好今冬明春保民生保供電工作提供了更為堅實的保障。(周佩)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