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云南電網公司印發2022年服務鄉村振興重點工作計劃,建設現代化農村電網助推鄉村建設,鞏固提升脫貧地區特色產業促進鄉村發展。
“現代化”電網照亮鄉村美
近日,在玉溪市新平縣漠沙鎮小壩多村“直過民族”搬遷安置點附近,施工班組作業人員正趁著晴朗的天氣加緊開展導線架設工作。“這次改造總投資1191.27萬元,新建架設10千伏架空線路路徑長28.18千米。改造完成后將顯著提升供電范圍的砂廠、糖廠及各村組客戶用電質量,為建設玉溪新平縣現代化農村電網示范縣打下堅實基礎。”玉溪新平供電局建設管理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
2022年,云南電網公司將按照“精準投資、合規開工、均衡投產、按時結算”的目標建設投產10千伏及以下配網項目8392項。配網項目投資緊扣提升供電可靠性的目標,發揮降低電網風險和解決配網突出問題三年攻堅行動“硬件抓手”的作用,精準承接“一縣一可研”工作成果,落實打造“兩張名片”,做好“三篇文章”等年度重點工作部署,將有限的資源聚焦到春節及寒潮期間發生的重過載問題,以及提升配網自動化、滿足負荷增長等項目。
同時,全面推進昆明呈貢智能配電改造升級示范區和迪慶維西現代化農村電網示范縣建設。配網投資規模和在建項目數量均達到近年最高水平,通過“一局一策”“一縣一策”“一項一策”提升項目管理統籌能力,深化配網單項工程精益化管理和均衡建設投產管理,確保實現當年下達投資計劃當年完工投產的目標,提高供電可靠性和供電能力。
“產業化”支持鄉村發展壯大
“今年的茶葉長勢很好。”這是紅河州綠春縣??奏l牛鞏村村民最近常掛在嘴邊的話。近年來,村民們逐漸認識到,優質茶能帶來可觀經濟收入。茶葉管理也從粗放型管理轉變為如今的精細化管理,品質的提升帶動村民腰包“鼓起來”。
為進一步深化牛鞏茶葉產業的發展模式,2021年以來紅河綠春供電局投入幫扶資金40萬元在牛鞏村建設500畝有機示范茶園基地,推進“貧困戶+合作社+鄉村黨政+供電局+茶企”的扶貧模式再上新臺階,推動牛鞏茶產業轉型升級,把做大做強做優產業發展作為推進牛鞏村鄉村振興的“重要法寶”。
“走可渡驛道,賞金色麥浪,品酸菜面條。”這是曲靖宣威市楊柳鎮規劃的農旅融合發展的美好愿景。為助推楊柳鎮鄉村產業發展,宣威供電局在可渡村援助建設面條加工廠,采用“黨組織+公司+村集體合作社+建檔立卡貧困戶”的產業發展模式,村集體合作社與貧困戶簽訂種植及收購協議,以保底價收購農戶種植的小麥,農戶一畝地可以有1500元左右的收入。種得出、有銷路,農戶種植小麥的積極性高漲起來。同時,有勞動能力的農戶還可以入廠務工。這樣一來,當地農戶收入有了“雙渠道”,鄉村振興也有了新途徑。
近年來,云南電網公司因地制宜開展產業幫扶提升行動。結合云南省高原特色產業,以及“一縣一業”“一鄉一特”“一村一品”的鄉村特色產業發展規劃,實施特色種養業提升行動,注重幫扶產業后續長期培育,提升產業的市場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同時,該公司完善利益聯結機制,鞏固產業幫扶成效,鼓勵當地致富能人參與或負責幫扶公司(合作社)生產經營,引導農戶參與到幫扶公司的產業鏈中,進一步鞏固產業項目帶農益農成效,助力脫貧人口穩崗就業。
“平臺化”運作拓寬鄉村振興路
“今天一大早就收到11個訂單,廣東、廣西等地的客戶網購了我們的雨林牧場麻辣香腸、柴火臘肉、楊柳鎮盒裝面條等,我們的商品挺受歡迎的。”5月17日,云南省域幫扶平臺公司線下實體店員工胡燕妮說道。僅5月13日至17日,該店就銷售900余單,銷售額達9萬余元。
“云南省域幫扶平臺公司線下實體店的成立,是我們拓展市場的一次積極嘗試。也希望能借此搭建扶貧產品與城市客戶之間的橋梁,給整個產業帶來更多的經濟價值。”云南省域幫扶平臺公司總經理王曉明表示,該平臺匯集了維西羊肚菌、核桃油,綠春茶葉,臨滄核桃乳等云南各州市數十種產品。隨著該平臺的正式搭建,云南電網公司在推進消費扶貧、助力鄉村振興的道路上又邁出了重要一步。
云南省域幫扶平臺公司按照“互聯網+產品+農產品上行”項目模式,整合供給側資源,延伸產業鏈條,增加農產品附加值,提供更多適合市場需求的農產品,拓寬產銷對接渠道,并以“嘉園優選”品牌入駐“赫茲樂購”平臺,上線了雨林牧場麻辣香腸、雨林牧場柴火臘肉、傣小糯小花糯玉米等45個產品。
“我們不僅要考慮將特色產品‘收上來’的問題,還要考慮拓展外部市場的問題。通過線上線下并舉,搭建平臺幫助各扶貧點扶貧產品‘走出去’,吸引更多‘粉絲’,才能激發群眾發展產業、致富奔小康的內生動力。”王曉明介紹,接下來,該公司將逐步推進各地區扶貧產品的線上化工作,截至2025年完成200余個產品上線銷售,打造幫扶產品產銷供一體化電商服務體系。 (李萌 朱麗 李琛 歐陽婷婷 賀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