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智慧供應鏈云平臺,我們查詢到浣東街道有1臺退役的400千伏安變壓器。通過線上共享、自動匹配,我們把它重新安裝在浬浦鎮吾家塢村,實現退役物資再利用。”2月9日,浙江諸暨市供電公司物資分中心員工王彬介紹此前的一次設備再利用經驗。
國網浙江省電力有限公司多舉措強化資產管控,促進資產質效提升。該公司以實物“ID”為媒介,貫通企業資源系統(ERP)、設備資產精益管理系統(PMS)、項目中臺、財務一體化平臺,以項目為主線,貫穿項目可研立項、技術鑒定、現場拆除、物資管理、調撥轉資等環節,應用電子簽章技術,開展退役資產全流程線上管理,使退役處置工作時長從4周縮減至2周。該公司還建立了生產專業倉日常管理體系,制訂并發布生產專業倉管理規范;開發專業倉微應用,打通與物資智慧供應鏈和主網智能管控平臺的數據集成,實現一鍵入庫、智能盤點等功能。目前,該公司已開展3次全省清倉盤點和資源賦值工作,完成1.4萬個庫存條目數據初始化,實現全省數據共享,為應急搶修、防汛抗臺風等工作打下基礎。
實現再利用設備的線上共享也是國網浙江電力強化資產管控的重要舉措之一。該公司建成再利用設備統籌調配平臺,線上開展可再利用設備的資源共享、需求調配、跨省及省內調撥等工作,同時協同專業部門在主網基建、技改項目中優先考慮使用可再利用設備,在農配網改造項目以及應急搶修中開展可再利用設備優配優選,通過“線上選取、自動匹配”的模式實現主配網設備的精準再利用。目前,浙江電網設備再利用率已突破15%。
此外,國網浙江電力還推動應用實物“ID”掃碼創建臺賬功能。該公司通過在“設備資產管理”應用程序中開發應用供應商技術參數自動帶入、工程安裝調試報告一鍵獲取、轉資清冊自動生成、工程信息五碼對應等功能,實現工程完工材料的線上流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