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安徽省肥東縣白龍鎮長王社區的金色大地蔬菜合作社的火龍果、西藍花等果蔬一出電氣化大棚,就被貨車分運至各大超市。
鄉村振興,電力先行。近年來,合肥供電公司結合能源供給和消費特點,集中優勢加速提升農業生產、鄉村產業、農村生活電氣化水平,服務農村經濟發展和用能轉型,提高農民收入。
電力可靠 農業生產電氣化
“我們是政府2013年招商引資過來的。最初,大棚內還沒引進全套電氣化設備,生產效率不高,蔬菜品相也不好。”金色大地蔬菜合作社負責人褚兵說。
肥東縣有耕地7.33萬平方米,是傳統農業大縣。近年來,該縣把發展現代農業作為美麗鄉村建設的支撐點,推進現代農業園區建設,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2016年,肥東縣供電公司啟動新一輪農網改造升級工程,投資9000余萬元改造升級18個鄉鎮農網。該公司聯合重點農業鄉鎮相關部門,推廣電氣化設備應用,并為大型農業生產企業提供綜合能源服務,提升農業大棚生產效能。
“合作社目前有440畝大棚,每天向合肥市場供應果蔬超3噸。”褚兵介紹,供電穩定,他們為大棚配備了電動噴淋機、補光燈和能源控制器。升級后的大棚常年維持恒定的溫度、濕度,年節水、節肥量達20%,年產量提升了25%。
電力充足,農業生產效率同步提升。走進肥東縣白龍鎮,昔日的荒田上建起了一座座現代化大棚,大型農業生產合作社從5年前的3戶增加至目前的11戶。今年上半年,該鎮蔬菜總產量超過600噸,農戶戶均收入近6萬元。
綠色低碳 農村生活電氣化
10月10日,合肥市民張軍搭乘80路新能源公交車前往紫蓬山風景區游玩。“車費才2塊錢,比自駕過來便宜多了,更重要的是綠色環保。”張軍說。
紫蓬山是安徽省著名風景區。為了進一步推動旅游業發展,當地政府于2020年年初提出新一輪旅游發展規劃,發展綠色交通是其中的重點。
合肥供電公司快速響應,與紫蓬鎮鎮政府對接,做好新能源充換電網絡發展規劃。經過半年的建設調試,紫蓬山公交車充電站于今年6月底投運。該站擁有30個充電樁,可同時為60輛新能源公交車充電,是目前安徽省各鄉鎮中規模最大的新能源公交車充電站。
合肥供電公司營銷部負責人介紹,紫蓬鎮目前95%的公共交通車為新能源汽車。
截至目前,合肥已累計推廣新能源汽車超25萬輛。為了保障新能源汽車充電快、行得遠,合肥供電公司持續優化鄉鎮公共充換電網絡建設,已在合肥市建了2500多個交、直流充電樁。合肥也因此成為安徽省首個縣域充電站全覆蓋城市。
鄉村振興,綠色宜居是關鍵。近年來,合肥供電公司通過構建政府主導、供電公司主動、多方參與的機制,不斷提升農村生活電氣化水平。年初以來,該公司累計實施全電廚房、電動自行車智能充電樁等典型示范項目76個,進一步完善農村基礎設施,提升居民生活品質。
增收致富 鄉村產業電氣化
10月10日,廬江縣萬山鎮云安里凹全電民宿客房爆滿。大批游客來到風景秀麗的萬山鎮,欣賞秋日鄉間美景,品嘗農家土菜。
廬江縣距合肥城區70千米,境內旅游資源豐富。近年來,當地政府著力提升文化旅游服務品質,把綠色旅游轉型作為主要發力點。
廬江縣供電公司結合當地旅游特色,主動配合當地政府部門,近3年來完成全縣5個大型景區的全電化改造。該公司與縣招商引資重點旅游項目單位深度合作,著力打造云安里凹等8個鄉村旅游全電民宿項目。
“我們一期項目于2020年5月正式開業,有16個民宿群,能同時接待近200人住宿和就餐,是這批項目里規模最大的一個。”云安里凹民宿負責人汪貽敏介紹。項目建設之初,廬江縣供電公司實施外部電力專線改造、配電變壓器增容,還開通綠色通道,為民宿設計全電方案。
除了全電廚房,民宿的客房、餐廳也全部應用了節能設備。廬江縣供電公司還為項目建立了以可再生能源為主體的清潔取暖和供水系統。“我們初步估算,項目每年節約成本在10萬元以上,可減少碳排放量3至5成。”汪貽敏說。
合肥供電公司持續推動電能在制茶、物流、民宿等7大特色領域的應用,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鄉村電氣化示范工程典型經驗,推動產業發展,促進生態環境改善,助力農民增收。
截至9月底,合肥供電公司已完成18家全電民宿改造,以及52家制茶企業和89家制茶作坊的電制茶技術和設備推廣。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