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上午,家住四川省綿陽市游仙區龍溪谷小區的張春林老人將單元樓門禁卡放在小區門衛室內的“社區精靈”智能終端的自動感應區,屏幕上立即顯示出他的姓名、門牌號及電費余額??吹接囝~所剩無幾,他掃描屏幕上的二維碼,根據提示交完了電費。
而一年前,張春林交電費會專門跑一趟供電營業廳。對智能手機不熟悉的他,無法體驗線上辦電的便捷。
“社區精靈”智能終端是綿陽游仙供電公司全業務管控中心5名青年員工的創新成果。該產品主要提供查詢、充值、報修、預警、停電信息發布等功能。該裝置還為老年客戶群體設置專屬的“銀發模式”,客戶充值時可一鍵呼叫社區工作人員和供區內的“電管家”前來協助辦理業務。
2018年,游仙供電公司員工在收集低壓居民客戶服務需求時發現,供區內較多老人因不會使用智能手機等原因,無法完成線上辦電。此外,部分小區充值終端因安裝時間較長、處理故障成本較高,客戶在持卡充值后還需聯系物業打開電井門插卡入表,急需一款線下服務智能設備來提升客戶辦電體驗。
2018年年底,該公司全業務管控中心5名青年員工組成的創新團隊開展產品研發和生產。
2019年8月,具備電費充值和余額查詢功能的“社區精靈”開始在綿陽市游仙區游仙東湖壹號小區試運。2019年10月,該產品由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推薦到北京參加中國智能量測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峰會。結合展示現場評委意見,團隊成員進一步優化升級,增加了狀態感知、負荷監測等功能。2020年下半年,該產品正式投入應用。
“社區精靈”通過后端智能感知設備,全天候監測小區供電狀態,停電時會第一時間向供區內的“電管家”發送相關故障信息。該裝置通過設備智能感知技術和外置傳感器技術收集小區水、電、天然氣等信息,還可實現空巢老人居家監測等,并依據客戶作息、消費、年齡等特征精準“畫像”,完成個性化定制和推送,助力智慧社區服務生態圈建設。
目前,“社區精靈”已獲得國家實用新型專利授權,累計覆蓋居民超過8000戶。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