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午后,浙江杭州臨安區昌化溪、天目溪、分水江等流域出現降雨。同一時刻,杭州供電公司快速啟動廣域智能調控系統,實現水電頂峰出力5.16萬千瓦,完全抵消了因光伏出力下降給電網平衡帶來的影響。
本次調峰響應的成功開展得益于杭州供電公司依托源網荷儲協同互動技術研發的源網荷儲多元互動廣域調控系統。此外,該公司對各類分布式電站開展的智能化改造也確保了本次調峰能夠順利完成。
6月份,杭州供電公司研發了源網荷儲多元互動廣域調控系統,讓機器分析取代人工研判,打造“潮汐式”自主彈性調整模式,改變以往完全依靠人工經驗的方式,通過預判重載設備,適時調整電網運行方式,實現斷面、線路零超限和主變壓器零重載,讓電網更靈活、運行更高效,以應對高溫天氣帶來的負荷快速變化,減輕了迎峰度夏期間杭州電網部分區域的設備運行壓力,保障了電網安全運行。
杭州臨安區供電公司在供區內的梯級水電站加裝調度采集裝置、發電機調速裝置等設備,依托5G通信等手段,對分布式電站開展智能化改造。改造完成后,電站實時數據可上傳至電網調度控制數據庫,讓調控人員實時掌握運行數值,遠程控制電站發電出力。目前,臨安地區17家庫容水電站和光伏設備已全部實現群調群控。
“一旦預測到陰雨天或者夜間可能出現的光伏出力受限情況,調度員就可以向17家庫容水電站發出蓄水儲能指令,在光伏出力下降時讓水電站多出力,確保迎峰度夏期間區域供電負荷平衡。”杭州供電公司電力調度控制中心副主任廖培介紹。
入夏以來,杭州供電公司強化電力電量平衡分析,做好負荷監測,精準預測電網供電負荷情況。該公司優化電網運行方式,累計完成主配網運行方式調整778處,均衡負荷346萬千瓦,實現斷面零超限、線路零超載、主變壓器零重載的“三零”目標。同時,杭州供電公司持續優化小電源頂峰策略,按流域精細調整水電站開停機時間,小電源最大頂峰30萬千瓦,累計頂峰時長40小時。(錢英 郭芳)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