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ea3t"><ruby id="4ea3t"></ruby></td>
  • <track id="4ea3t"><strike id="4ea3t"></strike></track>
    <p id="4ea3t"></p>
    <table id="4ea3t"><option id="4ea3t"></option></table>
  • 當前位置: 首頁 > 農電 > 要聞縱覽

    奮斗的青春最美麗 奉獻的精神最可貴

    中國電力網發布時間:2022-06-13 14:15:56  作者:陳震揚 唐瑾瑾 張聰 陳穎

      近年來,浙江杭州濱江供電分公司服務拓展班班長徐川子等4名國家電網有限公司青年員工先后當選“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中國先鋒”。他們將可持續發展理念融入電網企業的管理運營,積極探索可持續發展目標與電網業務的創新融合,在加快推進公司“一體四翼”高質量發展的進程中奉獻聰明才智,不懈奮斗逐夢,讓世界看到了中國青年、國網青年最美的樣子。

      徐川子:只有努力向下扎根,才能不斷向上生長

      6月7日,“2019年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中國先鋒”、全國勞模徐川子帶領杭州供電公司青年黨員突擊隊前往位于濱江區的人工智能產業園,為園區內企業客戶提供專業用能分析,制訂個性化精細用能策略,并為園區下一步實施樓宇低碳改造提供技術指導。

      自2021年以來,杭州供電公司牽頭打造綠色智慧低碳樓宇輕量級改造方案,以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數字孿生等技術為核心,集成了“一鍵響應”式精細用能控制策略,在滿足不同空間用能的基礎上持續降低建筑整體能耗,實時響應電網調峰需求。針對濱江區作為全國第三大高新示范區的特質和高新企業的電力需求特點,徐川子率先發起“紅船引領、助力雙碳”實踐行動,帶領團隊研發國內首個能源大數據平臺“城市大腦·智慧能源”分艙,試點構建覆蓋全業務鏈條的“網上電網”“網上國網”“電力大腦”一體化數字治理體系,完成電動汽車充電站微綜合體、未來社區等78項綜合能源建設任務。

      2019年9月,徐川子在聯合國總部向世界展示了她參與研發的“低碳入住計劃”,獲聯合國全球契約組織總干事金麗莎評價:“這是向世界可持續發展貢獻的中國答卷。”

      2020年1月,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徐川子帶領電力大數據“紅船”黨員攻關小組,研發了全國首個“電力大數據+社區網格化防疫”和“企業電力復工指數”應用,在浙江省范圍內推廣。

      獲得“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中國先鋒”榮譽是對徐川子的莫大鼓舞,也是最好的鞭策。如今,以她名字命名的勞模融合創新中心已經孵化出5G量子開關等一批國內領先的重大創新成果,培育了一批和她一樣熱衷創新、善于創新的電力人才。

      徐川子說,14年的基層工作經歷讓她深刻體會到,只有努力向下扎根,才能不斷向上生長。她要把基層一線作為最好的課堂,在實踐中學真知、悟真諦,苦練本領、勇于創新,奮力在青春的賽道上跑出最好成績。

      楊建立:服務企業節能增效的“綠色先鋒”

      今年3月,2022年浙江寧波供電公司青年員工楊建立獲評“2022年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中國先鋒”。

      2017年3月的一天,楊建立在走訪企業客戶時了解到,寧波市恒源鑄造有限公司正為是否進行“煤改電”節能改造升級猶豫。不久后,他拿著升級方案再次來到恒源鑄造,給企業算“經濟賬”。經過10余次登門拜訪,一套量身定制的“能效處方”終于打動了這家企業的負責人。

      投資800萬,一年節約用能成本300萬,減少焦炭消耗量近4000噸,直接減少二氧化碳排放超1萬噸。這些數據讓楊建立“一戰成名”,成為當地企業家口口相傳的節能專家。

      此后幾年,楊建立從一個人單兵作戰到組建一個節能專家團,從線下個性化服務到行業“數字減碳”,實現了從“供電服務”到“供電+能效服務”的升級。在寧波市龍觀鄉李岙村,楊建立瞄準共同富裕領域,幫助村民低碳綠色用能,實現“在家門口曬著太陽也能掙錢”。2021年,他牽頭建設的寧波海曙區“光伏小鎮”項目作為共建共用共享綠色能源的“中國樣板”,在第二屆中國—中東歐國家企業能源合作論壇上向全世界展示。

      同年,楊建立還首創“光儲+綠色化”智慧運維的綠色工廠服務模式,創新開展碳資產管理服務研究,參與完成浙江省首筆832張國際綠證碳資產開發,達成跨國碳資產交易。今年,他和團隊已完成3家企業碳資產評價,幫助企業獲批綠色低息貸款1800余萬元。

      惠錦:凝聚青年智慧,助力可持續發展

      “‘雙碳’是系統性工程,要綜合我國的資源稟賦、產業結構、節能文化、經濟發展等系列客觀要求,從成本性和可行性出發,探索一條全局最優路徑,而不是僅僅追求局部最優……”2021年8月30日,在江蘇蘇州供電公司“蘇供青年·電博士”研習會上,該公司24名青年圍繞新型電力系統建設進行了深入交流。

      “蘇供青年·電博士”研習社是蘇州供電公司融媒體工作室副主任兼團委書記惠錦立足企業發展,積極推廣可持續發展理念的具體實踐。2019年3月,惠錦召集該公司高學歷青年員工,組織成立“蘇供青年·電博士”研習社。近年來,他帶領研習社成員通過召開不同主題的研習會,凝聚青年智慧,常態化開展學術課題研究。

      早在成立研習社之前,惠錦就一直致力于探索推動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可行路徑。2016年,國網江蘇省電力有限公司與蘇州市政府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同建設蘇州國際能源變革發展典范城市,為全球能源變革打造“蘇州樣本”?;蒎\作為蘇州建設國際能源變革發展典范城市工作的主要參與者,先后參與蘇州智能電網先行區和示范區、同里新能源小鎮、蘇州典范建設行動計劃等6個能源可持續發展重點工程的規劃與建設,推動聯合國可持續發展議程、全球契約十項原則融入企業和電網運營,助力蘇州供電公司獲評“2018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先鋒企業”。

      2019年12月,惠錦作為發布者,向社會公眾發布《2019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貢獻報告》,全面呈現蘇州供電公司在實現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過程中的舉措和成效。

      2020年11月,聯合國全球契約中國網絡公布“2020年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中國先鋒”,展示企業人員對中國和全球可持續發展作出的貢獻,惠錦成功入選,成為7名“中國先鋒”之一。

      王紅凱:扎根一線創新創造,服務電網數字化轉型

      4月19日,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公布“2021年度邊緣計算優秀評選”獲獎名單,由浙江電力信通公司王紅凱團隊參評的《浙江電力邊緣計算平臺方案》經過兩輪專家評審,獲得“2021邊緣計算優秀方案獎”。4月24日,王紅凱團隊順利完成電力圖像采集標注移動應用“隨手拍”建設,依托“i國網”APP,實現了電力圖像樣本的便捷化采集和智能化標注。

      2020年,作為浙江省能源大數據中心的主要參建者,在電網科技創新一線深耕多年的王紅凱站上了“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中國先鋒”的領獎臺,這一獎項旨在表彰他在能源大數據領域作出的貢獻。2019年,浙江省能源大數據中心在經歷了數據采集整合、平臺架構搭建、數據產品設計等環節后,急需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指標體系。但是,給行業“立規矩”并不容易。該中心建設起步晚、人手緊,相關人員既需要深刻理解行業、產業的政策和發展趨勢,也需要有深厚的理論知識基礎。

      王紅凱帶領工作團隊圍繞常規業務場景推動指標體系落地,同時利用新業務線反哺指標體系迭代,在制定、執行和不斷完善標準的過程中,逐步實現能源領域大數據跨界融合。

      在王紅凱的辦公桌上,有一摞足足70厘米厚的行業標準稿紙。這些紙張上承載了多少次演算、推翻、重建,記錄了多少日夜鉆研的心血,只有王紅凱和他的團隊成員知道。

      “困難是挑戰,問題是機會,從事科技創新工作要有必勝的信念,你覺得自己行就一定行!”王紅凱始終相信,信念之光將照亮前行之路。

      浙江省能源大數據中心接入數據總量達1853TB,服務全省3000余萬戶企業和居民用戶。該中心先后獲得了省部級科技進步獎及發明專利授權、軟件著作權等多項重要成果。中心推動能源大數據治理從“人工經驗”向“智能自治”轉變,通過浙江省“雙碳”數智平臺實現了碳排放情況“一屏感知”,通過“節能降碳e本賬”實現了能耗雙控“一戶通管”,通過“電碳一張圖”實現了電碳軌跡“一圖追溯”……一項項助力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實現的創新實踐成果,將在服務電網數字化轉型方面發揮更大作用。(陳震揚 唐瑾瑾 張聰 陳穎)

    評論

    用戶名:   匿名發表  
    密碼:  
    驗證碼:
    最新評論0
    人人超碰人人爱超碰国产|秘书高跟黑色丝袜国产91在线|国内少妇偷人精品免费|9久久无色码中文字幕

    <td id="4ea3t"><ruby id="4ea3t"></ruby></td>
  • <track id="4ea3t"><strike id="4ea3t"></strike></track>
    <p id="4ea3t"></p>
    <table id="4ea3t"><option id="4ea3t"></option></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