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ea3t"><ruby id="4ea3t"></ruby></td>
  • <track id="4ea3t"><strike id="4ea3t"></strike></track>
    <p id="4ea3t"></p>
    <table id="4ea3t"><option id="4ea3t"></option></table>
  • 當前位置: 首頁 > 電動汽車 > 新聞

    用戶“造車”、續航破題、芯片蓄勢 新能源車企在關心什么?

    新華網發布時間:2021-09-17 09:56:49  作者:王存福、夏天

      讓用戶參與“造車”,改變使用者被動角色;革新電池技術,緩解里程焦慮;提升國產車芯片全產業鏈競爭力……正在海南??谂e行的2021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上,多位發言嘉賓屢次談及“用戶”“電池”芯片”等關鍵詞。

      用戶定義汽車

      “用戶至上”這個經營理念由來已久,以往多體現為通過服務迎合客戶。如今,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用戶已經參與到“造車”環節。用戶定義車子,車企負責來造。

      威馬汽車集團戰略運營副總裁梅松林表示,從威馬用戶數據來看,新能源汽車用戶圖譜逐漸清晰。對比2018年第一代車上市時,2021年“90后”用戶占比由18%上升至27%;有孩家庭占比從66%上升至75%;月入超2萬元的家庭占比由20%左右上升至37%。

      正是基于不斷豐富的數據,“用戶定義汽車”逐漸成為可能,用戶可以買車時參與硬件定義,買完后進行軟件定義。用基礎的軟件功能打造用戶需要的使用場景,用戶不再局限于以往被動的使用者角色。

      “用戶參與定義,必須要改變生產模式。”梅松林說,用戶定制完成后直接面向工廠。每個人需求不一樣,在大數據驅動下,定制時間從過去的6周縮短到3周。

      “通過免費用戶體驗,從最初的‘不會開’到‘喜歡開’,再到最后的‘離不開’,有60%左右的體驗用戶最終轉化成了購車用戶。”上汽通用五菱技術中心電動化總監邵杰在大會上說。

      嵐圖汽車科技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盧放表示,嵐圖以用戶的安全感、舒適感、尊重感、愉悅感和高貴感為目標,開發了原生智能電動架構,由此可以衍生出很多車型。“另外,車企在軟件定義汽車方面也做了很多工作,希望能夠通過軟硬分離為用戶帶來更好的體驗。”盧放說。

      探索續航革新技術

      充電問題一直困擾著新能源汽車車主。在2021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上,“車能融合”的觀點為電力驅動注入了新動能。電動汽車與電網雙向高效互動,與可再生能源高效協同,能夠降低新能源汽車使用成本,提升清潔電力使用比例,并提高電網調峰效率和安全應急等響應能力。

      理想汽車首席技術官王凱說,增程可以解決長途充電問題。高壓快充要做到充電10分鐘跑400公里,實現人不離車。

      一系列提升車輛續航能力的創新技術也被廣泛討論。如,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探索的多功能復合集流體技術,針對高鎳三元體系動力電池因內短路易引發熱失控的問題,可緩解新能源汽車的安全、續航和壽命顧慮。

      針對“充電樁”,特來電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針對集中式充電站、目的地站、專用機特種充電設施等的超大規模接入充電網技術,可滿足不同類型車輛的電能補給需求,同時參與電網削峰填谷、調峰調頻等電能互動,成為電動汽車與電網、分布式能源、儲能網的耦合節點。

      此外,氫能和燃料電池技術是商用車實現碳中和的重要路徑,也可廣泛地應用于交通、建筑、工業和更高效的蓄能供電領域。

      智能汽車為“中國芯”創造發展機遇

      近段時間,“芯片荒”令整個汽車行業緊張起來,國際上車規級芯片供應商大多來自日本、美國等。參會的相關企業代表普遍認為,在芯片全產業鏈的競爭態勢下,我國正在逐步推出“自主可控”的車規級芯片,國產汽車芯片可以把握新能源汽車智能化的發展機遇。

      “‘缺芯’讓國內芯片企業前所未有地團結起來,越來越多芯片圈和電子圈的‘新玩家’加入到了汽車圈。”黑芝麻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首席營銷官楊宇欣意識到,汽車產業鏈正在重構,為了讓汽車變得“聰明”,汽車的電子電氣架構需要不斷演進,車規級芯片產業亟待革新。

      “車規級芯片作為汽車產業核心零部件,決定著中國未來汽車市場的走向,是必須自力更生解決的關鍵問題。”國家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中心總經理原誠寅說,新能源智能汽車對汽車芯片的環境適應性要求降低,行業壁壘有所削弱,未來對汽車芯片的信息和數據安全需求拓展等,將有利于國內芯片設計企業把握機會、精準發力。

    評論

    用戶名:   匿名發表  
    密碼:  
    驗證碼:
    最新評論0

    相關閱讀

    新能源汽車產業 亟待調整步伐再加速

    最近汽車業有兩個消息值得關注,一個是新能源乘用車滲透率逼近20%這個關鍵值,一個是工信部部長肖亞慶表示新能源汽車企業要做大做強,進一步提高產業集中度。將這兩個消息并行觀察,不難發現新能源汽車產業或將再次來到一個重要節點,一場產業洗牌即將拉開帷幕。
    新聞2021-09-17

    新能源汽車邊跑邊探路

    在新能源汽車市場持續火熱的背后,中國汽車業從供應鏈到整車生產、從投資邏輯到技術迭代都迎來顛覆式變化。與此同時,芯片短缺、配套掣肘、安全隱憂等問題也逐漸顯露。如何鍛長板、補短板,如何把握大變局中的新機遇,中國汽車產業正在“由大變強”的道路中求索。
    新聞2021-09-17

    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強勢崛起 潛在空間巨大

    9月15日,2021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在海南國際會展中心開幕,大會覆蓋全面推進市場化、智能網聯賦能等多個論壇,并同步展示前沿產品及領先技術。
    新聞2021-09-16

    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強勢崛起 潛在空間巨大

    9月15日,2021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在海南國際會展中心開幕,大會覆蓋全面推進市場化、智能網聯賦能等多個論壇,并同步展示前沿產品及領先技術。
    產業財經2021-09-16

    工信部鼓勵新能源車企兼并重組做大做強

    9月13日,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肖亞慶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我國新能源汽車連續六年產銷量全球第一。1月至8月,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同比增長近2倍。不過,現在新能源汽車企業數量太大,處于“小而散”狀況。要充分發揮市場作用,鼓勵企業兼并重組做大做強,進一步提高產業集中度。
    新聞2021-09-14

    工信部鼓勵新能源車企兼并重組做大做強

    9月13日,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肖亞慶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我國新能源汽車連續六年產銷量全球第一。1月至8月,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同比增長近2倍。不過,現在新能源汽車企業數量太大,處于“小而散”狀況。要充分發揮市場作用,鼓勵企業兼并重組做大做強,進一步提高產業集中度。
    國內新聞2021-09-14

    8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創新高

    8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首次均超過30萬輛,再創歷史新高,分別達到30.9萬輛和32.1萬輛,環比增長8.8%和18.6%,同比均增長1.8倍。
    新聞2021-09-13

    8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創新高

    8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首次均超過30萬輛,再創歷史新高,分別達到30.9萬輛和32.1萬輛,環比增長8.8%和18.6%,同比均增長1.8倍。
    國內新聞2021-09-13

    8月新能源車出口呈現爆發式增長

    9月8日,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汽車市場研究分會(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簡稱乘聯會)發布2021年8月份全國乘用車市場分析報告。
    新聞2021-09-10

    新能源汽車雄居行業高成長榜首

    今年上半年,新冠疫情、原材料漲價、芯片短缺等多重不利因素都對汽車產業帶來了重大影響。然而,近期眾多汽車企業陸續發布的半年報仍然可圈可點。
    產業財經2021-09-10
    人人超碰人人爱超碰国产|秘书高跟黑色丝袜国产91在线|国内少妇偷人精品免费|9久久无色码中文字幕

    <td id="4ea3t"><ruby id="4ea3t"></ruby></td>
  • <track id="4ea3t"><strike id="4ea3t"></strike></track>
    <p id="4ea3t"></p>
    <table id="4ea3t"><option id="4ea3t"></option></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