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寧夏銀川供電公司員工走進寧夏銀川市賀蘭縣稻漁空間鄉村生態觀光園,幫助客戶檢查用電設施,消除用電隱患。
稻漁空間鄉村生態觀光園位于賀蘭縣常信鄉四十里店村。該園區應用了智能低碳養殖、稻漁水循環生態立體種養等新技術,電力可靠性需求較高。
銀川供電公司結合地方資源稟賦,在稻漁空間觀光園開展電氣化示范項目建設,為該園區安裝傳感器等智能監測設備,打造客戶側物聯服務平臺,提高供電服務的精準度和實效性。
在園區里,一臺臺水泵不間斷工作,養魚區的水在水泵作用下進入稻田,為稻田施肥后,經過凈化,從低處再次循環回魚塘。水稻、魚、鴨、螃蟹、田螺等生物和諧共存,實現了立體種養、一水多用、一田多用。
“我們從APP里可以看到,稻漁共作田當前的空氣濕度為45.6%、空氣溫度為29.2攝氏度……”在賀蘭供電公司員工董雪的幫助下,該園區工作人員通過APP體驗客戶側物聯服務平臺的實時監測功能。農業客戶可根據監測數據信息,及時調整種植或者養殖的模式。
“這一客戶側物聯服務平臺可采集25種以上的數據,為園區提供蟲情、水質等方面的監測數據和人效分析,實現科學化、智慧化養殖,幫助我們節約人工成本、提高養殖效益。”稻漁空間生態觀光園的運營經理孔家琪介紹說。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