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8時,寧夏銀川西夏區供電公司召開線損治理工作例會,按照銀川供電公司年初提出的精細管理、精準分析、精確治理的“三精”線損攻堅模式要求,通報了前一天下發的工作督辦單執行情況及日線損指標,安排新一天的線損管控及核查任務。
年初開始,銀川供電公司通過“三精”線損攻堅模式推進線損管理水平再提升。5月份,該公司臺區線損日達標率98.25%,較年初提升0.68個百分點。1至5月,該公司所屬5家縣級供電公司入選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同期線損管理“百強縣公司”。
精細管理 一個問題也不放過
6月2日,西夏區供電公司組織員工排查供區內的非經濟運行線路,深挖線損偏高原因。此次排查共查出5個問題。經過治理,2條線路恢復了經濟運行。
今年,西夏區供電公司圍繞精細管理,提出線損治理“三不放過”原則,即高損的“不放過”、未明確異常原因的“不放過”、線損率未降到7%以下的“不放過”,將臺區線損管理責任包干到人,實施一名臺區經理為主、多崗位人員補充的“1+N”班組融合管理模式,將降損責任層層壓實到個人。在開展現場核查時,該公司還將零火線電流不平衡、連續采集失敗等9類問題打包核查,實現一支隊伍綜合診斷、所有問題一次解決。臺區線損治理過程中最難解決的問題由領導班子成員認領攻堅,治理完成后移交客戶經理。
1月11日,銀川供電公司印發2022年臺區線損治理專項工作實施方案,實施市、縣(區)、所、臺區四級分級責任制和問題“銷號”制,堅持線損問題“每日監測、3天預警、5天督辦、7天通報”。同時,該公司在修訂年度線損考核指標時,將線損率在7%~10%范圍內的“亞健康”臺區升級定義為“不健康”臺區,納入考核,并設立一線人員臺區線損管理專項獎勵,實現基層線損管理人員由“要我干”向“我要干”轉變。通過線損精細管理,截至5月末,該公司的理論線損計算準確率超過80%,5月份的綜合線損率較1月份提升了0.16個百分點。
精準分析 智能輔助提升質效
“這樣的竊電方式具有極強的隱蔽性,查處起來很困難。”3月24日,銀川金鳳區供電公司線損專責馬真發現街邊一家小餐館私拉暗線竊電。在此之前,他和同事們已發現多起類似竊電事件。
針對竊電戶私自破開電纜敷設暗線竊電這一問題,銀川供電公司加大技術投入,利用智能感知終端等自動化設備的數據采集功能,逐步縮小竊電戶所在區域,實現線損分段計算、異常精準定位、竊電實時預警、數據在線校核。線損管理人員通過計算整個臺區內各段線路線損和計量箱內電量損耗情況,定位疑似被竊電的線路,縮小排查范圍,為臺區反竊電和線損治理提供判斷依據。
銀川供電公司還應用“一鍵式”線損智能診斷分析工具智能診斷檔案錯誤、電表跳碼等問題,提升數據分析效率。該公司通過加強指標實時監控,開展采集異常、計量異常等數據的相關性診斷,實現線損異常的智能化分析及降損策略自動生成,進一步提升現場排查質效。1至5月,該公司累計動態更新戶變關系等異常數據787條。
精確治理 小投入帶來大效益
2021年開始,銀川供電公司以“小投入撬動大效益”的治理理念,結合電網規劃、大修技改及低壓改造等,形成綜合性改造方案和對應項目,充分考慮項目降損成效、投資回收期等主要經濟評價指標,實現精益降損。今年,在此基礎上,該公司通過提高檢修計劃執行率和帶電作業比例,推進農村配網建設,對竊電問題“高發、頻發、復發”的老舊、高損臺區進行低壓線路整治和表計外移改造等,降低老舊線路自身電量損耗,減少因竊電造成的臺區線損指標不合格情況發生。
2021年6月,銀川供電公司試點在賀蘭縣開展別墅統一計量裝置外移及附屬線路整治工作。截至5月底,賀蘭縣供電公司完成73戶客戶的表計外移改造工作,采集成功率、采集準確率穩定維持在100%,線損率由改造前的22.33%降至1.22%。
今年,銀川供電公司計劃投資2300萬元,完成155個高損臺區室內表計外移及低壓線損整治,減少竊電頻發和私搭亂接現象,并通過更換25.37萬只09版電能表及窄帶模塊,全面解決由于采集不穩定造成的線損頻繁波動問題,提升計量采集精確性。(徐航 王富對)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