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ea3t"><ruby id="4ea3t"></ruby></td>
  • <track id="4ea3t"><strike id="4ea3t"></strike></track>
    <p id="4ea3t"></p>
    <table id="4ea3t"><option id="4ea3t"></option></table>
  • 當前位置: 首頁 > 能源互聯網 > 市場研究

    新一代數據中心當中必將出現的那些趨勢

    中國IDC圈發布時間:2020-05-09 11:51:29

      隨著新基建時代的來臨,云計算已然大行其道。阿里,騰訊等巨頭紛紛開始布局更大規模的新一代云計算數據中心。這將是一種基于高密度,大容量,且前所未見的網絡應用集合體。和傳統數據中心相比,其對于網絡帶寬、端口密度、安全防護以及運維管理等諸多領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對于新一代云計算數據中心而言,傳統的制冷方式將限制其計算力的發揮,而液冷將走向前臺;再比如,從流量的角度來說,傳統數據中心屬于簡單的匯聚型流量。但現在,流量將呈現不定向的突發性,傳統城域網交換機的性能將變得捉襟見肘。那么歸根到底來說,和現有數據中心相比,新一代云計算數據中心將呈現哪些新趨勢呢?

      統一交換將成為必然,萬兆端口即將翻倍

      網絡的建設將是新一代數據中心最直觀的改變。首先,計算網絡,存儲網絡和業務網絡將同時存在于新一代云計算數據中心當中。其次,傳統的建網方式將使得其建設成本如火箭般上升,同時技術異構的網絡也無法實現統一的虛擬化。對于云計算價值的發揮將產生嚴重的掣肘作用。在這樣的背景下,Ethernet的統一交換網將成為新一代云計算數據中心組網的首選。

      既然高密度將是新一代云計算數據中心的趨勢,那服務器數量未來必然出現暴增。君不見阿里,騰訊這些巨頭的數據中心動輒數萬臺服務器規模皆尤嫌不足。同時,單臺服務器核心數量的增長,必然帶動其帶寬消耗同步增長。這對于目前的網卡而言,將產生極大壓力。

      假如某個數據中心擁有2萬臺服務器,收斂比為1:4。那么其基本的萬兆匯聚端口數量將至少需要500個,如果考慮到安全防護以及IP存儲等設備,那么萬兆端口的數量至少還得再增加1.5倍。

      40G/100G接口將迎來高光時刻

      在未來,隨著5G和邊緣計算的落地,數據中心的數據處理能力將是一個天文數字。在這樣的背景下,作為數據交互的關鍵節點,出口帶寬的壓力也將驟然增大。目前,大部分數據中心的出口帶寬都已經達到了100G以上,并且每年還在以超過100%的速度激增。傳統的10G接口顯然無法滿足這樣的需求。那么,40G/100G接口的普及將迎來高光時刻。

      流量特征更為復雜,需部署專門的交換機

      由于服務器資源動態調配的特性,在云計算環境下,流量的特征將比之前更為復雜,也更加難以預測。由此帶來的突發性也更為明顯。所以未來的網絡,必然要求部署更為專業的交換機。和傳統交換機相比,這些交換機至少應該具備以下特點:

      1.完全無阻塞交換網

      數據中心級交換機采用CLOS交換網,這是一種完全無阻塞交換架構,從而保證在任何流量特征的環境下,交換網都是可以實現無阻塞交換。

      2.分布式大容量緩存的數據中心級交換機將成為趨勢

      緩存的價值在傳統PC上早已為人們所熟知。在云計算時代,交換機之間的流量交互將無比巨大。甚至多端口同時向一端口轉發的幾率也大為增加,突發的流量會給端口造成巨大壓力。傳統的城域網交換機在出口端的小容量緩存,每板一般不超過64兆。一旦出現流量洪峰,緩存的堵塞丟包將不可避免。一旦如此,勢必形成骨牌效應,從而導致應用層的數據重傳并引起更為嚴重的網絡堵塞。

      數據中心級交換機采用的分布式大緩存架構,其平均每個10G端口的入緩存可達256M,GE端口的緩存達20M,再復雜的流量模型,端口緩存時間最大均可達到200mS以上。只有這樣,才能滿足未來5G時代,大型云計算數據中心的需求。

      “天下賦,半三番”的能耗現狀將被液冷終結

      既然計算力將加速上升,那么數據中心的能耗自然也會水漲船高。信通院云大所的何寶宏博士曾經說過,“再大的風也吹不冷滾燙的‘芯’”。的確,對于未來大型云計算數據中心恐怖的功耗而言,風冷的瓶頸將限制數據中心計算力的提升。同時,由此帶來的耗電量也將讓一線城市難堪重負。

      目前IT設備功耗占到數據中心總體能耗的比例為31%左右,而制冷設備的能耗卻已經超過了40%。也就是說,數據中心的能耗大部分都消耗在了“降溫”領域。這樣的現狀頗有幾分“天下賦,半三番”的感覺。

      在這樣的背景下,液冷技術將走向前臺。經過數年的發展,今天的液冷技術已經相對成熟。目前,全球各大企業已經在液冷領域展開了諸多嘗試,市場化產品層出不窮。何寶宏博士認為,“實際應用顯示,浸沒式液冷的優勢非常明顯,可以將單體計算密度提升10倍以上,同時IT設備占地面積減少75%以上,即縮減為原來的四分之一。”

      目前浸沒式液冷技術上已經比較成熟了,只是生態系統還不夠完善。隨著大型云計算數據中心的發展步入快車道,這種情況勢必改變。生態建立以后價格必將下跌,而趨勢也將隨之成立。

    評論

    用戶名:   匿名發表  
    密碼:  
    驗證碼:
    最新評論0

    相關閱讀

    電力大數據在電網企業的應用

    電力大數據體量大、類型多、速度快,廣泛應用在電網企業的規劃、建設、運行、檢修、營銷、運監、企管、服務等各個業務方向。
    大數據2020-05-09

    青海:云起高原 數見未來

    5月7日,青海海南州大數據產業園(一期)投運暨數據中心上線儀式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大數據產業園內舉行,隨著紅幕的揭開《華為海南州大數據中心》的紅色標志引入眼簾,掀開了青海海南州大數據產業發展的新進程。該活動由海南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主辦,青海云谷大數據產業開發有限公司和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共同協辦。
    綜合新聞2020-05-08

    杭州供電公司“電力大數據+環?!逼脚_上線

    4月23日,隨著浙江杭州富陽區環境監察大隊收到監控提示信息,杭州供電公司“電力大數據+環?!逼脚_——“環保用戶污染源監控系統”正式在富陽潤德車輪制造有限公司上線。
    大數據2020-04-30

    工信部:加快打造大數據工業應用發展新生態

    4月29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召開大數據工業應用專題研討會。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陳肇雄強調,大數據工業應用作為工業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內容,近年來得到了快速發展。
    焦點頭條2020-04-30

    大數據、云計算…34億的新基建,怎么才能薅到這波“數字紅利”

    十年前,我們錯過了傳統基建這一風口上的紅利,十年后,新基建帶著新的風口向我們招手,沒薅到傳統基建的羊毛,這次就一定要薅到新基建的羊毛,但是我們應該怎么才能薅到這波“數字紅利”?
    深度閱讀2020-04-30

    電力大數據產業發展正提速

    面對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沖擊和經濟下行壓力,5G基站、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際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七大領域的新基建成為國家振興經濟的強心劑。
    大數據2020-04-29
    “新基建”助推,數據中心建設有望迎來爆發期

    “新基建”助推,數據中心建設有望迎來爆發期

    在日前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發改委相關負責人明確了新型基礎設施的范疇,“以數據中心、智能計算中心為代表的算力基礎設施” 毫不意外地被列入其中。
    產經信息2020-04-27

    大數據思維養成從認識大數據的本質開始

     踐行數據的商業價值,理解大數據的本質,從哪里開始?應該從認識不確定性開始。
    深度閱讀2020-04-26

    李瑋:手握大數據 馳騁物聯網

    在4月22日舉辦的2019年度業績說明會上,佳華科技董事長李瑋表示,2020年,公司將持續在數據采集、數據分析方面發力,實現數據的復用和增值,成為物聯網數據的“托管地”,做實平臺化建設,構建智慧城市云鏈大數據平臺?!拔覀円蔀槲锫摼W領域的推動者、領航者。這條路一定是對的!”
    專家觀點2020-04-26

    “工業互聯網”條件下新一代控制系統的發展趨勢

    隨著工業互聯網的快速發展,使得我們的生產數據可以進行規?;写鎯?,實現以前不可能實現的大數據,并利用云計算平臺前所未有的計算能力對這些大數據進行分析、挖掘和優化生產效率。
    電力物聯網2020-04-24
    人人超碰人人爱超碰国产|秘书高跟黑色丝袜国产91在线|国内少妇偷人精品免费|9久久无色码中文字幕

    <td id="4ea3t"><ruby id="4ea3t"></ruby></td>
  • <track id="4ea3t"><strike id="4ea3t"></strike></track>
    <p id="4ea3t"></p>
    <table id="4ea3t"><option id="4ea3t"></option></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