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ea3t"><ruby id="4ea3t"></ruby></td>
  • <track id="4ea3t"><strike id="4ea3t"></strike></track>
    <p id="4ea3t"></p>
    <table id="4ea3t"><option id="4ea3t"></option></table>
  • 當前位置: 首頁 > 能源互聯網 > 產經信息

    “新基建”助推,數據中心建設有望迎來爆發期

    科技日報發布時間:2020-04-27 10:16:40  作者:劉園園

      近期,“新基建”成為社會高度關注的熱點話題。

      在日前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發改委相關負責人明確了新型基礎設施的范疇,“以數據中心、智能計算中心為代表的算力基礎設施” 毫不意外地被列入其中。

      “新基建”的助推,會對我國數據中心建設產生哪些影響?科技日報記者采訪了該領域專家對此進行探討。

      近年來數量和規模年增長20%以上

      “我國數據中心發展迅猛,近年在數量和規模上都呈20%以上的年增長。數據中心應用僅次于美國,位于世界第二。”清華大學信息技術研究院副院長曹軍威告訴科技日報記者。

      在曹軍威看來,數據中心作為信息基礎設施的核心,經歷了自計算機發明以來的多個發展階段。而我國能夠在幾十年后趕超世界先進,取得目前的成就實屬不易。

      中國電子節能技術協會數據中心節能技術委員會秘書長呂天文接受記者采訪時介紹,ICT research研究顯示,當前中國數據中心每年新增投資規模在1200-1400億元人民幣左右。2019年中國數據中心保有量約為7萬個,總面積約為2650萬平方米;預計到2020年底,中國數據中心保有量將超過7.5萬個,總面積將超過3000萬平方米。

      “數據中心經歷了規?;l展的階段后,目前呈現出新的趨勢。”曹軍威告訴記者,其中包括發展分布式微型數據中心,以提升對實時性要求較高應用的支撐。另一個趨勢是提升數據中心本身的智能化管理水平,并通過智能化管理提升能效。

      此外,還要擁抱信息能源基礎設施一體化的趨勢,也就是通過發展能源互聯網,使數據中心、能源站、變電站、儲能站等基礎設施多站合一,通過融合提升多種基礎設施的整體效率。

      呂天文認為,很多新技術和理念已經在引領中國數據中心市場的發展。數據中心的顆粒度正逐步縮小,從房間級到模塊級,從模塊級到機柜級,現在還在向服務器級演化。

      “在這個過程中,數據中心的綠色化、智能化、簡易化趨勢,將是未來10年的主旋律。” 呂天文說。

      預計2021-2022年是落地投產爆發期

      5G和人工智能的進展和落地,已經在推動數據中心的發展。

      “5G技術本身不會帶來數據的增加,但是依托5G的應用將會帶來數據量的指數級增長。”呂天文說,人工智能、車聯網、邊緣計算等與5G相融合的技術,將會在不同時間點啟動,為數據中心帶來增量式快速發展。

      在此基礎上,“新基建”又助一臂之力。

      “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對數據中心而言是難得的發展機遇,尤其這次具有鮮明的信息基礎設施的特色。”曹軍威告訴記者,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在2003年提出信息基礎設施的理念并大力推動,其中包括高性能計算、存儲、高速網絡等基本要素。

      曹軍威認為,基礎設施的概念與傳統數據中心的理念不同,前者具有公用、方便、便宜和持久應用等特點,因此技術上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數據中心納入基建范疇,會在更廣泛的層面上動員政府、資本等各方面的投入,勢必形成新一輪的投資熱點和建設熱潮,進而成為下一輪新經濟發展的引擎。” 曹軍威說

      呂天文分析,在未來的國家競爭中,數據資源將是一個重要的衡量指標。另外,數據中心的建設屬于重資產投資,或將對提振經濟起到明顯效果。

      “預計未來1-2年都是數據中心的快速增長期。”呂天文估計,2020年集中規劃報批的數據中心數量將比較多,2021至2022年將是數據中心落地投產的爆發期,其中以大規模數據中心建設為主,同時邊緣計算數據中心也將開始發力。

      呂天文進一步預測,從地域結構上看,3至5年內,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政策限制和管理更加嚴格,但周邊省市數據中心新建、擴建的投資需求將顯著增多。5至10年內,一些環境適宜、電價優惠、土地資源相對豐富的地區如西北、西南等,隨著帶寬資源的大幅提高,數據中心數量會有較大增長潛力。

    評論

    用戶名:   匿名發表  
    密碼:  
    驗證碼:
    最新評論0

    相關閱讀

    大數據思維養成從認識大數據的本質開始

     踐行數據的商業價值,理解大數據的本質,從哪里開始?應該從認識不確定性開始。
    深度閱讀2020-04-26

    李瑋:手握大數據 馳騁物聯網

    在4月22日舉辦的2019年度業績說明會上,佳華科技董事長李瑋表示,2020年,公司將持續在數據采集、數據分析方面發力,實現數據的復用和增值,成為物聯網數據的“托管地”,做實平臺化建設,構建智慧城市云鏈大數據平臺?!拔覀円蔀槲锫摼W領域的推動者、領航者。這條路一定是對的!”
    專家觀點2020-04-26

    “工業互聯網”條件下新一代控制系統的發展趨勢

    隨著工業互聯網的快速發展,使得我們的生產數據可以進行規?;写鎯?,實現以前不可能實現的大數據,并利用云計算平臺前所未有的計算能力對這些大數據進行分析、挖掘和優化生產效率。
    電力物聯網2020-04-24

    從工業軟件轉型工業互聯網平臺,“朗坤智慧”已接入35萬臺設備

    隨著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的發展,國內傳統工業信息化公司也開始了互聯網轉型。36氪近期采訪了國內老牌工業軟件廠商「朗坤智慧」副總裁、工業互聯網子公司總經理毛旭初,探討了公司從工業軟件向工業互聯網轉型的歷程以及目前其工業互聯網發展現狀。

    新基建之數據中心2020

    移動互聯網時代,數據流量不斷增加。去年,我國移動互聯網用戶每戶平均月流量為7.82GB,是2018年的1.69倍,企業數據也呈現爆發式增長。
    市場研究2020-04-24
    網絡數據安全標準體系:讓“新基建”更安全

    網絡數據安全標準體系:讓“新基建”更安全

    近年來,數據泄露事件頻頻發生,隨著5G、物聯網等“新基建”大規模推進,未來個人信息在網上應用將更加普遍,非法數據共享與交易帶來的安全挑戰愈加嚴峻。
    市場研究2020-04-22

    2020年大數據開發行業就業趨勢

    隨著科技的發展,人類社會擁有數據規模增長很快,每時每刻、從天到地都有大量數據被產生和存儲下來。數據科學則通過對數據進行分析,幫助決策。
    市場研究2020-04-22

    六大案例解析電力行業如何應用大數據

    智能時代的發展,電力行業積累了實實在在的海量“大數據”。電力行業的數據源主要來源于電力生產和電能使用的發電、輸電、變電、配電、用電和調度各個環節,可大致分為三類:一是電網運行和設備檢測或監測數據;二是電力企業營銷數據,如交易電價、售電量、用電客戶等方面數據;三是電力企業管理數據。

    曙光中標長江電力!打造強大處理能力數據中心

    近日,曙光中標長江電力三峽數據中心IT基礎設施及大數據資源集中管理項目,為長江電力提供安全可靠、穩定性高、可擴展的云計算大數據中心硬件平臺及全方位的技術服務。
    大數據2020-04-21

    萬國數據董事長黃偉:數據中心要為新基建“打好底”

    在當前新舊動能轉換的關鍵時期,數字經濟正在強勢崛起,并改變著人類的生產、生活和消費行為,已成為我國經濟增長的新引擎。
    專家觀點2020-04-21
    人人超碰人人爱超碰国产|秘书高跟黑色丝袜国产91在线|国内少妇偷人精品免费|9久久无色码中文字幕

    <td id="4ea3t"><ruby id="4ea3t"></ruby></td>
  • <track id="4ea3t"><strike id="4ea3t"></strike></track>
    <p id="4ea3t"></p>
    <table id="4ea3t"><option id="4ea3t"></option></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