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ea3t"><ruby id="4ea3t"></ruby></td>
  • <track id="4ea3t"><strike id="4ea3t"></strike></track>
    <p id="4ea3t"></p>
    <table id="4ea3t"><option id="4ea3t"></option></table>
  •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競爭情報

    歐洲能源危機帶來的啟示

    經濟日報發布時間:2022-01-06 11:30:44  作者:王軼辰

      愈演愈烈的歐洲能源危機,給同處能源轉型期的中國帶來三點啟示:能源供給要尋求獨立;能源替代要科學部署;能源轉型要立足國情。

      能源短缺的苦果仍在歐洲傳導。凜冬之下,歐洲天然氣價格再度暴漲,數據顯示,僅2021年12月內價格漲幅已超70%。2021年以來,歐洲天然氣價格已上漲超600%。歐洲電價也處于瘋漲狀態,歐洲主要國家的電力均價都已超過每兆瓦時300歐元,德國、英國、西班牙等多國電價均處于歷史高位,而2019年同期該數字僅保持在每兆瓦時50歐元以內。

      隨著天然氣價格飆升、歐洲電價暴漲,“能源危機”對企業生產和居民生活的負面影響日益擴大。為最大限度節約能源,歐洲南部科索沃地區開始對近200萬用戶滾動斷電;塞爾維亞被迫切斷部分用戶的電力供應;有關部門預計,新一年英國家庭能源賬單將上漲超50%。在生產端,由于天然氣荒,一些國家已出現電廠停工、小型能源企業破產、企業生產成本大幅上漲、高耗能產業減產停產等情況,經濟復蘇進程受到較大影響。

      全球能源供需失衡疊加極端天氣,困擾歐洲的能源問題短期看不到緩解跡象。愈演愈烈的歐洲能源危機,給同處能源轉型期的中國帶來三點啟示:

      啟示一,能源供給要尋求獨立。歐洲之所以出現能源危機,主要是因為歐洲本土天然氣產量下滑、俄氣供應不及預期等綜合因素造成。作為靈活性強且碳排放量較少的化石能源,近年來天然氣在歐洲能源組合中的占比不斷攀升。但歐洲的化石能源家底薄弱,約九成天然氣依賴進口,其中大部分來自俄羅斯。受地緣政治因素影響,連接德國與俄羅斯的“北溪二號”天然氣管道項目無法投入運營,俄羅斯對歐輸氣量處于低位,加劇了歐洲“氣荒”。

      對我國而言,能源安全矛盾也突出體現在油氣安全上。我國石油、天然氣對外依存度分別高達70%和43%。隨著我國工業化、城鎮化深入推進,能源的“飯碗”必須端在自己手里。未來,要不斷提高能源自主供給能力,補好油氣產能短板,充分推動國內石油、天然氣增儲上產。充分利用市場化手段,調動油氣上游投資積極性,加大國內油氣勘探開發,積極發展頁巖氣、煤層氣等,加強油氣儲備能力建設。同時,要站在“雙碳”目標和能源安全的戰略高度,優先發展可再生能源,創造條件提升可再生能源裝機規模。

      啟示二,能源替代要科學部署。造成歐洲能源危機的另一大因素是過于激進的能源轉型。放眼全球,歐洲能源轉型最早最快,風能、太陽能等間歇性新能源裝機容量大幅攀升,2020年歐盟國家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已超化石能源。但2021年夏季以來,受氣候影響歐洲風電供給明顯下降,大幅增加了對化石能源的需求。新能源替代過程中,如果能源系統的靈活調節能力無法保障,將拖累能源轉型進程。

      我國能源轉型要堅持“先立后破”,傳統能源逐步退出要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的替代基礎上。盡管裝機容量快速攀升,但不能簡單地考慮新能源技術的未來價值,我們仍需要很多年才能明確判斷其長期可靠性和經濟性。在能源轉型初期要加大科技創新和基礎設施投入力度,加大電力輸送通道和調峰電源建設,保障可再生能源消納與電網安全,為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打好堅實基礎。

      啟示三,能源轉型要立足國情。過于單一的能源轉型路徑也威脅到歐洲主要國家的能源安全。為加快能源轉型進度,以德國為首的多個歐洲國家“一邊倒”轉向新能源,先是大量關?;痣?,后又因潛在核污染大量放棄核電,最終在此輪能源危機中吞下苦果。反觀法國,自第一次石油危機爆發后,為實現能源自主開始大力發展核能,逐漸成為歐洲最大核電凈出口國,有效保障了能源安全。

      對我國而言,富煤、少氣、貧油的能源結構較難改變,要立足以煤為主的基本國情,推動煤炭和新能源優化組合。在充分發揮煤炭在能源系統中“壓艙石”作用的同時,做到“吃粗糧干細活”,大力推進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發展現代煤化工,優化煤炭產能布局。根據發展需要合理建設先進煤電,繼續有序淘汰落后煤電,最大限度減少煤炭資源開發對生態環境的不利影響。

    評論

    用戶名:   匿名發表  
    密碼:  
    驗證碼:
    最新評論0

    相關閱讀

    愛思唯爾研究報告:中國領跑全球清潔能源研究

      1月5日,科研和醫療信息分析公司愛思唯爾發布《凈零之路:全球清
    國際新聞2022-01-06

    解好可再生能源替代“多元方程”

      風能、太陽能、水能、生物質能&hellip;&hellip;近年來,可再生
    國內新聞2022-01-06

    規?;虺煽稍偕茉窗l展新路徑

      日前,據中國可再生能源規?;l展項目CRESP辦公室透露,我國可
    國內新聞2022-01-06
    高效“綠色轉型”引外媒關注:中國開創清潔能源新里程碑

    高效“綠色轉型”引外媒關注:中國開創清潔能源新里程碑

    據俄新社報道,截至2021年10月底,中國綠色能源跨過了一個里程碑——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突破1太瓦。這是2015年底的兩倍。
    重要新聞2022-01-05

    大唐蒙西新能源事業部召開專題安委會宣貫安全生產一號文

      中國電力網訊 1月4日,大唐蒙西新能源事業部召開了2022年第一
    安全生產2022-01-05
    中國大唐召開能源保供工作領導小組2022年第1次會議

    中國大唐召開能源保供工作領導小組2022年第1次會議

      本網訊 1月4日,在2022年第一個工作日、北京冬奧會倒計時一個
    行業要聞2022-01-05
    中國大唐召開能源保供工作領導小組2022年第1次會議

    中國大唐召開能源保供工作領導小組2022年第1次會議

      本網訊 1月4日,在2022年第一個工作日、北京冬奧會倒計時一個
    國內新聞2022-01-05

    2050年中國可再生能源占能源消費比例60%以上

      近日在北京發布的一項研究成果指出,中國應于2050年形成可再生
    國內新聞2022-01-05

    2022年預計全球新增可再生能源裝機270GW

      根據Rystad Energy的研究顯示,2021年全球新增可再生能源裝機
    發電財經2022-01-05

    2021年光伏新增裝機160GW!全球推動可再生能源部署,加速“碳中和”

      研究表明,盡管光伏組件和風力渦輪機的關鍵生產材料成本上升,但
    行業要聞2022-01-05
    人人超碰人人爱超碰国产|秘书高跟黑色丝袜国产91在线|国内少妇偷人精品免费|9久久无色码中文字幕

    <td id="4ea3t"><ruby id="4ea3t"></ruby></td>
  • <track id="4ea3t"><strike id="4ea3t"></strike></track>
    <p id="4ea3t"></p>
    <table id="4ea3t"><option id="4ea3t"></option></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