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ea3t"><ruby id="4ea3t"></ruby></td>
  • <track id="4ea3t"><strike id="4ea3t"></strike></track>
    <p id="4ea3t"></p>
    <table id="4ea3t"><option id="4ea3t"></option></table>
  •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分析

    氣電發展: 瓶頸凸顯 潛力待挖

    中國能源報發布時間:2020-10-14 10:00:56

      “目前無論是國際社會趨勢,還是我國自身能源轉型需求,都給天然氣發電發展提供了很好的舞臺。”協鑫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世宏日前在“中國煤電發展之路辨析”系列沙龍上表示。他指出,發展天然氣熱電聯產是調整能源結構的重要方向之一。

      據統計,截至2019年,我國天然氣發電裝機達到9022萬千瓦,距離“十三五”規劃提出的1.1億千瓦的目標存在差距。如何應對我國氣電發展面臨的問題、“十四五”氣電發展應扮演何種角色,成為與會嘉賓討論的重點話題。

      裝備自主化水平亟待提升

      北京大學能源研究院特聘研究員朱興珊指出,天然氣與天然氣發電之間是相互促進的關系,發展氣電對電力系統和天然氣消費都有重大意義。“氣電在天然氣消費增量中占據較高比例,到2030年,氣電消費增量將占整個天然氣消費增量的35%以上。如果氣電發展遇到障礙,天然氣消費增長的目標將很難實現。”

      氣電對于電力、天然氣系統具有“雙重調節”作用,為何近年發展緩慢?王世宏直言,技術“卡脖子”問題仍是我國氣電發展的瓶頸。“目前最大的痛處,就是一些關鍵設計制造技術還掌握在國外企業手中。”

      江蘇省天然氣發電和分布式能源工程研究中心秘書長劉志坦也坦言,我國目前還未掌握天然氣發電一些高端熱通道部件、備件、材料的相關設計和制造技術。“希望'十四五'乃至后期,一方面提升自主燃機設計和制造能力,另一方面通過各種方式加強國際合作,通過示范項目提升自主化水平和能力。”

      劉志坦建議,應進一步加強上下游一體化力度。“上游天然氣企業可以考慮參與下游氣電建設,發電企業也可以積極向上游勘探開采貿易延伸,通過上下游緊密合作,實現整個產業鏈的價值最大化和整個社會福利的最大化。”

      降成本需市場驅動

      除了技術,市場、政策因素同樣制約氣電行業的發展節奏。

      “技術上,目前燃氣輪機聯合循環效率已突破60%。個人認為,市場和政策因素的主導更明顯。從英、美等國家的氣電發展進程看,政策特別是環保政策在推動氣電發展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一定程度上值得我們借鑒。”劉志坦指出。

      “政府層面給予政策和資金支持是必要的,但單純依靠政策支持難以保證產業有序健康發展,最終還要遵循市場規律。”王世宏表示,目前因天然氣價格高、燃機電廠單位造價也偏高,加之較高的運營維護費,造成企業經營困難。“氣電上網電價目前普遍高于煤電,在電力交易市場中又處于劣勢。個人認為,全社會享受清潔環保的氣電,對其成本也應共享共擔,這才是解決氣電發展問題的手段。”

      朱興珊也指出,目前我國對天然氣發電價格進行補貼,只是“權宜之計”。“有觀點認為,一些國家氣電發展快是因為天然氣便宜,但實際上主要是依靠環保政策支持,以及氣電在電力市場的靈活性價值得以體現。我國目前配套政策仍未完善,因此采取了由地方政府直接補貼價格的方式。”

      劉志坦則表示,要改善氣電的經濟性短板,應從多角度入手,例如加大國內上游天然氣資源勘探力度、逐步建立多元化進口競爭格局、加快天然氣市場化改革、提高自主化水平等。“建議'十四五'期間推動大中型燃氣發電項目的天然氣直供模式,盡可能減少中間環節加價。同時,充分發揮氣電在電力市場輔助服務的功能,體現燃機的價值。”

      低碳轉型地位難替代

      上述專家表示,氣電在清潔低碳、安全高效、靈活節能等方面的作用,無法簡單地通過煤電靈活性改造、超低排放改造等手段代替,仍需大力發展。“到2025年,氣電裝機容量將達到1.5億千瓦,占全國總發電裝機容量的6%左右;到2030年達到2.5億千瓦,占比提升至8%。” 劉志坦預測。

      劉志坦還指出,煤電目前除了氮氧化物外,二氧化硫、粉塵等常規污染物控制水平與氣電相比還存在差距,脫硫廢水等問題也需要解決。“這是由燃料性質決定的,和煤電努力不努力沒有關系。”

      “在靈活性方面,氣電調峰深度可以做到100%,煤電調峰深度超過50%后,能效、減排水平都將直線下降。”朱興珊認為,“氣電在電力靈活性調節方面的作用和效果煤電難以替代,深度調峰時的煤電機組無法實現超低排放,對安全運行影響也較大。”

      對于社會普遍關注的天然氣供給能力問題,朱興珊表示,根據中石油經濟技術研究院的預測,我國天然氣對外依存度將在2040年達到峰值(53%)。“目前天然氣國內產量還遠不能不能自給自足,仍需要大量進口。未來,隨著油氣體制改革深入,產業鏈上游會不斷開放給社會資本,對于增加產量、降低成本非常有利。”

    評論

    用戶名:   匿名發表  
    密碼:  
    驗證碼:
    最新評論0

    相關閱讀

    全球天然氣發電現狀與展望

    2018年,全球氣電裝機18億千瓦,占全球電源裝機的四分之一,其中北美、中東氣電裝機占比較高。北美氣電在21世紀初取代煤電成為第一大電源品種,2018年裝機占比高達41.2%。歐洲發電裝機結構較為均衡,氣電裝機占比為27.9%。中東發電以氣為主,2018年燃氣發電裝機占66.4%。
    咨詢報告2020-10-14
    全球巨無霸露出真容,資產總額達1.11萬億!

    全球巨無霸露出真容,資產總額達1.11萬億!

    10月10日,山西省國資運營公司召開專題會議,向新晉成立的晉能控股集團注資并劃轉首批相關資產。會上宣布了省政府關于成立晉能控股集團的批復文件。第一批涉改企業華陽新材料集團與晉能控股集團簽訂相關企業委托管理協議,潞安集團與晉能控股集團簽訂相關企業國有產權無償劃轉協議。
    重要新聞2020-10-12
    山西中煤平朔電廠2×66萬千瓦低熱值熱電新建項目投運

    山西中煤平朔電廠2×66萬千瓦低熱值熱電新建項目投運

    10月1日0時,由中國能建華北院PC總承包、西南院設計、山西電建參建、西北電力試研院負責機組調試的山西中煤平朔2×66萬千瓦低熱值熱電新建項目2號機組,順利完成168小時滿負荷試運行。
    項目建設2020-10-12
    注冊資本500億!中國又一煤電龍頭企業誕生

    注冊資本500億!中國又一煤電龍頭企業誕生

    10月8日,晉能控股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郭金剛主持召開晉能控股集團整合重組工作領導組第二次會議。他強調,各整合重組工作組要嚴格按照省委要求部署,再接再厲,統籌抓好整合重組期間各項重點工作,確保晉能控股集團盡快投入運營。
    重要新聞2020-10-10

    趙石畔煤電與華北電科院舉行技術監督交流會

    9月22日,華北電科院一行9名技術監督負責人來趙石畔煤電回訪交流技術監督工作。
    安全生產2020-09-26

    趙石畔煤電圓滿完成2號機組高加端差性能試驗

    近日,趙石畔煤電公司與東方鍋爐廠合作,圓滿完成2號機組高加端差性能試驗,旨在降低高加端差,提升高加設備的換熱能力,機組的經濟性和安全性得到進一步提升。
    安全生產2020-09-26

    貴州興義煤電鋁一體化產業動力車間1號鍋爐點火一次成功

    9月23日20時8分,河北工程公司總承包建設的貴州興義煤電鋁一體化產業項目熱電聯產動力車間項目1號鍋爐點火一次成功。本次點火成功標志著1號鍋爐進入高溫烘爐及吹管階段,為后續機組整套啟動奠定了堅實基礎。
    項目建設2020-09-25

    趙石畔煤電:打造“五星”示范崗 助力企業高質量發展

    為貫徹落實陜投集團公司提出全系統內加快推進精細化“五星”示范崗創建工作,近期,趙石畔煤電公司設備部組織班長、主點檢以上人員召開培育打造“五星”示范崗動員會。
    經營管理2020-09-24

    伊敏煤電公司獲煤炭行業企業3A級信用等級評價

    9月15日,伊敏煤電公司以931分高分(滿分1000分)再次獲評煤炭行業企業AAA級信用等級評價。
    企業風采2020-09-24
    人人超碰人人爱超碰国产|秘书高跟黑色丝袜国产91在线|国内少妇偷人精品免费|9久久无色码中文字幕

    <td id="4ea3t"><ruby id="4ea3t"></ruby></td>
  • <track id="4ea3t"><strike id="4ea3t"></strike></track>
    <p id="4ea3t"></p>
    <table id="4ea3t"><option id="4ea3t"></option></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