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ea3t"><ruby id="4ea3t"></ruby></td>
  • <track id="4ea3t"><strike id="4ea3t"></strike></track>
    <p id="4ea3t"></p>
    <table id="4ea3t"><option id="4ea3t"></option></table>
  • 當前位置: 首頁 > 智庫 > 專家觀點

    謝長軍:建議海上風電“三步走”,2025年底實現平價

    能源雜志發布時間:2020-11-16 12:12:38  作者:謝長軍

      “中國新能源電力圓桌”召集人、原國電集團副總經理本文為謝長軍在2020年11月5日“中國新能源電力圓桌”四季度閉門會議——海上風電專題會議上的總結發言

    中國風電面臨極大的發展機遇和挑戰

      1. “碳中和”目標吹響沖鋒號

      9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的講話指出:中國將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于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這是中國可再生能源發展的沖鋒號和動員令,可再生能源發展的春天將再次到來。

      目前,中央和地方企業開發可再生能源的積極性空前高漲,大量投資將進入可再生能源領域。

      我國風電、光伏產業的技術水平、產業鏈供應能力均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高質量、大規模開發風電和光伏發電具備條件。

      2.平價上網、地方保護、環保壓力三重挑戰

      風電平價時代的到來,將對風電產業投資效益帶來很大影響,需要全社會和全行業共同應對,以努力降低風電投資成本和提高機組發電能力為主要目標。

      中長期看,地方政府"以資源、市場換投資"的行為仍將延續,對風電行業健康發展帶來不利影響,并潛藏產能過剩的風險。

      國內生態環境保護的要求越來越高,對風電開發會帶來很大的壓力。當然,實現風電與生態融合發展也是風電行業的社會責任所在。

    "十四五"風電發展的展望

      在2020年北京國際風能大會上,《風能北京宣言》提出在“十四五”規劃中,須為風電設定與碳中和國家戰略相適應的發展空間:保證年均新增裝機5000萬千瓦以上。

      我認為,"十四五"期間每年新增風電裝機5000萬千瓦的目標是完全可以實現的。主要取決于以下因素:風資源的合理布局、電網送出、就地消納空間的擴充、生態環境與風電開發和諧相處。

      遠景能源提出的“兩個一毛錢"(到2023年,“三北”高風速地區風電度電成本降至0.1元/度,發電側儲能度電成本實現0.1元/度)的近景設想也是可以實現的。但仍然需要外部開發環境的改善和時間的推移,2023年實現最好,2025年實現也是一個十分滿意的結果。要明確指出,這是成本目標,不是電價水平,企業是需要實現利潤的。

      中央和地方國有企業是"十四五"風電開發的主要力量,投資的積極性和投資強度會達到頂峰,但資源市場競爭會異常激烈,地方政府從中會感受到壓力,同時也會得到收益。

      陸地風電的開發應實行"大基地建設和分散式開發并重的發展模式。開發策略也應該是"三北”和中東南部地區并行推進,以"三北"地區為后發優勢。

      "十四五"期間,風電的并網將變得更加困難,但有國家和地方電網公司認識高度和技術經濟上的努力,并網問題會逐步得到解決。但是限電風險依然存在,開發商不可以掉以輕心。

      “十四五"期間,可再生能源的消納應以本地消納為主。主要是加快改善“三北“地區的經濟結構,在"三北"地區大幅度增加電量就地消納。中東南部地區分散式風電的消納沒有太大障礙,但必要的儲能調峰,特別是抽水蓄能電站的建設還是十分需要的。

      “十四五"期間,風機制造產業還會有新的兼并重組,風機制造商的數量會進一步減少。我認為,新投資者上新項目是不明智的。機組大型化是發展趨勢,但不是越大越好,要根據資源、送出、電價、造價等因素來綜合平衡考慮。

      海上風電是行業發展的痛點,特別是電價問題使項目存在很大不確定性。近期,海上風電實現平價上網是不現實的,需要五年以內的過渡期。

      風電運維市場需求在“十四五"期間會逐年增加,風電人才隊伍會出現短缺現象。中央企業的責任和壓力增大,制造商和第三方運維團隊的參與是大勢所趨,中央企業盲目增加運維人員是不合適宜的。

      國家風電政策存在許多不確定性和不合理性。鼓勵和支持政策強度將逐步減弱,風電產業的高利潤時代(IRR15%)已經結束,未來行業將在低利潤周期內(IRR6~8%)前行五至十年。隨著行業的技術進步、機組性能的提升、制造成本下降、政策的改善,全行業的利潤水平會有所回升(IRR10~12%)。

    海上風電是“十四五"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開發重點

      1. 海上風電的主要成績

      2020年底國內海上風電累計并網裝機預計800~900萬千瓦,"十四五"期間每年新增海上風電裝機500萬千瓦左右。

      海上風電施工技術逐步成熟,成本也有望大幅度下降,施工能力進一步提升。從目前情況看,如果產業鏈組織得好,海上風電每年500萬千瓦的施工安裝能力是可以滿足的。但施工安全問題不容忽視,近幾年出現了多起重大安全事故,需要引起各方面的高度關注。

      海上風機機組技術進步加快,大型化取得重要進展。目前,5~6MW機組已基本成熟,7MW及以上樣機在逐步試驗測試中。

      2. 海上風電存在三方面問題

      (1) 電價政策的不確定將嚴重制約海上風電未來幾年的發展。

      (2) 海上風電機組的質量和性能還存在一定差距,國內各廠商水平參雜不齊。

      (3) 資源分配上存在嚴重的地方保護主義。以“資源換投資"的傾向,對海上風電高質量發展造成不利影響,全國存在海上風電機組和施工設備產能布局過剩的風險。

      3. 相關工作建議

      (1) 盡快提出明確落實海上風電電價政策。

      在此,我鄭重提出海上風電"三步走"政策設想。第一步,近期把海上風電上網電價下調至0.65元/千瓦時左右(已核準項目、2021年底投產項目除外);第二步,由國家補貼變成地方補貼,由國家出臺政策,允許涉海省、市在電費附加中設立海上風電補貼基金,用于本省海上風電補貼;第三步,從2021年下半年開始實行海上風電補貼退坡機制,每年下調海上風電上網電價4~5分/千瓦時,到2025年底,實現海上風電平價上網。

      (2) 制訂合理的資源使用政策,提高審批效率。堅決杜絕地方保護主義和產業基地重復建設。

      (3) 制訂合理的設備、施工招投標制度。建立適合于海上風電高質量、高技術水平的建設運營模式。

      (4) 國家確定“十四五"海上風電開發規劃。按每年新增500萬千瓦并網裝機為宜。

    評論

    用戶名:   匿名發表  
    密碼:  
    驗證碼:
    最新評論0

    相關閱讀

    葛洲壩國際公司簽署越南最大海上風電項目

    11月11日,中國能建葛洲壩國際公司與越南建設貿易股份公司簽署越南金甌1號350兆瓦海上風電項目EPC合同。該項目是中國能建葛洲壩集團在東南亞簽約的第一個大型潮間帶風電項目,為進一步拓展全球新能源市場打下堅實基礎。
    海上風電2020-11-13
    全國首家“海上風電學院”揭牌

    全國首家“海上風電學院”揭牌

    而陽江作為中國海上風電主要產業基地。目前入駐的風電上下游產業相關企業已超過30家!已形成完整的產業集群,在此背景下中國首所海上風電學院正式成立了!陽江以產學研技術優勢來推動海上風電技術的持續發展!
    行業要聞2020-11-10
    華電重工射陽南H1海上風電項目37臺風機全部吊裝完成

    華電重工射陽南H1海上風電項目37臺風機全部吊裝完成

    伴隨著30號風機最后一片葉片在百米高空的精準對接,由華電重工承建的華能射陽南H1#30萬千瓦風電項目(標段Ⅰ)共37臺風機全部吊裝完成,標志著該項目(標段Ⅰ)海上主體施工全部完工,為實現年底全容量并網發電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項目進展2020-11-04
    江蘇如東H8海上項目正式進入吊裝期

    江蘇如東H8海上項目正式進入吊裝期

    10月21日5時,江蘇如東H8#海上風電項目2#風機第三片葉片完成安裝,標志著本項目首臺風機順利吊裝完成。如東H8海上項目正式進入吊裝期,為2021年實現項目全容量并網發電奠定了基礎。
    海上風電2020-11-03

    2020年全球預計新增海上風電裝機容量6.6GW

    根據全球風能理事會(GWEC)最新的報告,到2020年底,全球新增海上風電裝機容量將達到6.6吉瓦。盡管COVID-19大流行產生了負面影響,但隨著各國政府將這一領域作為經濟復蘇的主要推動力,海上風電裝置將在世界范圍內脫穎而出。
    海上風電2020-10-30
    大唐汕頭南澳勒門Ⅰ海上風電項目開工

    大唐汕頭南澳勒門Ⅰ海上風電項目開工

    10月26日,廣東省粵東地區首批海上風電示范項目——大唐汕頭南澳勒門Ⅰ海上風電項目開工儀式在汕頭市濠江區舉行,集團公司黨組書記、董事長陳飛虎出席。
    海上風電2020-10-29
    華能與華北電力大學成立海上風電與智慧能源系統聯合實驗室

    華能與華北電力大學成立海上風電與智慧能源系統聯合實驗室

    10月24日,中國華能集團有限公司-華北電力大學海上風電與智慧能源系統聯合實驗室戰略合作協議簽約暨揭牌儀式在北京舉行。
    行業要聞2020-10-27

    全國首個中外合資海上風電項目落地揭牌

    10月20日,國家能源集團與法國電力集團(EDF)合資建設的國華投資江蘇東臺50萬千瓦海上風電項目落地揭牌暨深化中法合作儀式在南京舉行。
    海上風電2020-10-26

    龍源電力海上風電安全監測技術填補行業空白

    近期,國家能源集團龍源電力中能公司主編的《海上風力發電機組支撐結構安全監測技術導則》順利通過中國電機工程學會評審,該標準的出臺填補海上風力發電機組支撐結構安全監測領域的空白。
    解決方案2020-10-22
    全國首個中外合資海上風電項目落地揭牌

    全國首個中外合資海上風電項目落地揭牌

    10月20日,國家能源集團與法國電力集團(EDF)合資建設的國華投資江蘇東臺50萬千瓦海上風電項目落地揭牌暨深化中法合作儀式在南京舉行。
    行業要聞2020-10-22
    人人超碰人人爱超碰国产|秘书高跟黑色丝袜国产91在线|国内少妇偷人精品免费|9久久无色码中文字幕

    <td id="4ea3t"><ruby id="4ea3t"></ruby></td>
  • <track id="4ea3t"><strike id="4ea3t"></strike></track>
    <p id="4ea3t"></p>
    <table id="4ea3t"><option id="4ea3t"></option></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