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程院院士陳清泉在2020年世界電信和信息社會日的區塊鏈與新基建新技術基礎設施發展論壇上表示,區塊鏈技術將會對四網四流融合發揮重要作用。
“四網四流”即實現能源網、交通網、信息網、人文網的四網融合以及能源流、信息流、物質流、價值流的四流融合,將孵化出許多融合技術和產業。四網四流融合的理論基礎核心是將多元能源系統的熵轉化為?,也就是將廢棄的能源變成有用的能源,并提出儲能熵的概念,以及智能能源系統的智慧度指數。
四網四流實際上是將能源革命、汽車革命、信息革命融合起來產生更大的效果。其主要載體是智慧綜合能源服務、智能網聯汽車與智能網聯建筑。
而區塊鏈技術將會對四網四流融合發揮重要作用,因為能源網、人文網、交通網都是分布式的結構,能源、信息、價值、物質在各個節點之間流動,這就需要保證信息和價值在流動過程中的安全性、可靠性、可信性與可統計性。
區塊鏈技術恰恰具備分布式、安全、大容量、快速及不變性、共享和分布式的特點,均可為新能源汽車生態建立提供重要IT支撐。
在智慧綜合能源服務中,得益于區塊鏈的分布式記賬、多節點數據共享、防篡改、可追溯和審計等技術優勢;聯接電網企業、新能源企業、能源用戶、監管部門等各方數據;實現各方的身份認證和互信,促進能源系統各環節的互通互聯,促進不同能源結構的耦合優化,實現四流融合。
在智能網聯汽車領域,物鏈網=區塊鏈+物聯網,是下一代的物聯網,融合區塊鏈和物聯網成為新基建,負責安全進行信息采集。物鏈網可保證數據的安全性、可信性、可審計性。利用邊緣計算、大數據、AI技術實現分布式的智能汽車充電管理,協調充放電網絡和配電網,提高充電樁利用效率,優化電池儲能系統。
在智能網聯建筑,利用物鏈網技術進行智能建筑的信息采集,可以保證數據的安全性、可信性、可審計性。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