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以5G為代表的新基建,正給各行各業帶來發展的新動能,通過數字革命助力能源革命,實現電力企業高質量發展,正成為廣大電力企業發展的戰略目標。為了促進電力行業企業與新一代數字技術的深度融合,主動服務電力行業企業市場化改革和數字化轉型,成為行業協會脫鉤改革以后的新話題。
7月17日上午,在中國電力發展促進會(以下簡稱電促會)年中工作會議上,電促會本部與各分支機構負責人、駐會專家圍繞協會工作實際和如何面向市場、面向社會,增強協會服務意識與服務能力,展開學習討論。
與會代表認為電力行業企業數字化轉型,已是大勢所趨,協會要服務好企業,關鍵要深刻認識現階段生產力發展具有大跨界、大融合的特點,深入研究企業市場化改革、數字化轉型的行業趨勢和發展規律。作為行業協會應該對產業生態圈、平臺和跨界融合等新提法、新概念中透露出來的規律意義要有深刻的認識。
產業生態圈是指某種產業領域內以某些主導產業為核心的具有較強市場競爭力和產業可持續發展特征的產業多維網絡體系,體現了一種新的產業發展模式和一種新的產業布局形式。多年來計算機信息產業就是以微軟軟件操作系統和英特爾芯片建立起來的產業生態圈。近幾年來協會發展往往以生態聯盟的形式建設發展,因此提供底層軟硬件服務、提供產業生態發展平臺已經成為很多產業協會新的發展形式。
關注平臺,當前云平臺、電商平臺、第三方支付平臺等各種平臺經濟概念可謂層出不窮。平臺經濟(Platform Economics)作為一種基于數字技術,由數據驅動、平臺支撐、網絡協同的經濟活動單元所構成的新經濟系統已成經濟領域重要的發展模式。數據中臺作為一種技術平臺,對消除信息孤島,提升企業自身的數據挖掘能力和利用效率已為不少電力企業所重視。2019年,國家電網與阿里、華為傾力合作打造中臺已經取得可喜成效。而協會作為市場的第三方服務平臺,顯然當前把握其自身在行業發展改革中的定位十分重要,提升服務質量,需要按照平臺經濟發展的特征規律。提供市場資源共享、技術產品匹配、市場項目對接,已成為電促會廣大會員歡迎的新服務。
通過近些年來廣泛的會員調研,大家認為,跨界、融合已經成為當前數字經濟下生產力發展的重要特征。電促會第四屆理事會積極倡導:“跨界、融合、增值、共享”符合數字經濟下,電力行業企業服務需求的新模式。當前不少互聯網、物聯網、軟件、通信等企業跨界融入電力行業,同時電力行業中的一些產業集團,也跨界融入其他行業。在這個生產力發展過程中,軟件與硬件、電力與通信、電力與電氣、電力與互聯網和物聯網企業等,正通過跨界融合,釋放巨大的價值潛能。與此同時也由于跨行業領域、跨技術應用場景、跨所有制的融合而存在不少鴻溝,非常需要跨界平臺、跨界專家的對接、詮釋、撮合和賦能。當前,伴隨能源革命和數字革命的深入發展,電力行業自身正涌現出不少新業態、新技術、新模式和新服務,非常需要行業協會去挖掘、總結和推廣。國家電網的新能源云建設,華能集團的工業互聯網建設等,正積極按照數字革命內在的必然要求,驅動著行業企業深入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這無疑也給協會等第三方市場組織提供了新的用武之地。
2020年開年以來,由于受疫情影響,電促會針對會員多為與電力行業數字化轉型密切相關的互聯網、信息通信、電子設備制造、軟件開發等企業的結構特點,高度關注在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期間涌現出來的新模式、新服務、新技術,通過溝通了解,積極開展總結推廣工作。電力物聯網產業委員會先后開展“智慧能源,騰訊之道”“智慧電力—中國通服助推電力行業高質量發展”等主題活動,宣傳推廣理事單位騰訊和中國通服服務電力行業的新產品。知識產權分會成功舉辦了“知識產權數據技巧在線分享會”和“國家知識產權政策解讀分析”兩次線上活動;人工智能分會主動調研會員企業經營情況,引領會員單位積極參與抗疫工作,關心會員單位在防控過程中面臨的問題。核能分會和可再生能源發電分會各項業務得到積極推進。面對新形勢、研究新問題、開展新服務,深入研究電力行業企業數字化轉型發展新規律,積極探索電力市場第三方平臺服務新模式已經成為電促會面向市場、面向社會的努力方向。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