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ea3t"><ruby id="4ea3t"></ruby></td>
  • <track id="4ea3t"><strike id="4ea3t"></strike></track>
    <p id="4ea3t"></p>
    <table id="4ea3t"><option id="4ea3t"></option></table>
  •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深度閱讀

    盤點烏東德“高光數據”背后有哪些炫酷科技

    中國電力網發布時間:2020-07-15 10:04:00  作者:王璐

      本網訊(王璐) 7月13日,烏東德水電站第四臺機組正式投產發電。這是繼6月29日首批機組投產發電后,半個月內相繼投產發電的第四臺巨型機組。

      有人感嘆,山體雄峭,莫過西南;水勢浩蕩,無及金沙。而對中國水電人來說,金沙江卻蘊藏著一座座技術高峰、紀錄寶庫。作為金沙江下游河段四個水電梯級中的最上游梯級,烏東德水電站更是創下了大壩單位壩頂弧長泄量世界第一、地下廠房高度世界第一、導流洞開挖斷面世界第一等多項世界紀錄。

      攀登世界水電高峰,向科技要答案。烏東德工程建設者們將科技創新運用于工程規劃、設計、施工等各環節,形成了筑壩的強勁動力。

    航拍烏東德水電站大壩工程全線貫通 (攝影:許健)

      數千只“溫度計”打造恒溫大壩

      烏東德大壩最大壩高270米,平均厚度40米,厚高比僅為0.19,是目前世界上最薄的300米級雙曲拱壩,也是世界首座全壩應用低熱水泥混凝土澆筑的特高拱壩。

      

    右岸壩肩開挖支護施工全景 (攝影:許健)

      大壩所在的金沙江干熱河谷,大風頻發,日照強烈,晝夜溫差大。壩體受溫度不均影響,極易產生裂縫,業界也有“無壩不裂”之說。

      高壩大庫的建設質量和安全事關國計民生,打造“無縫大壩”,是烏東德水電站工程的硬核目標。而要實現“無縫”,首先要在混凝土上“下功夫”。

      混凝土中的低熱水泥堪稱大壩的“退燒藥”——發熱量低,能顯著降低混凝土最高溫度,有助于防止大壩溫度裂縫的產生。早在三峽工程建設期間,三峽集團就開始了低熱水泥的研究與實踐,并在烏東德水電站大壩建設中首次實現全壩應用。

    大壩混凝土開澆 (攝影:鄧利強)

      追求材料創新的同時,烏東德水電站也在“智能建造”方面更進一步。

      在烏東德水電站首次采用的“智能通水系統”中,數千支監測儀器埋設入壩體。這些儀器如同一支支敏感的“體溫計”,時刻記錄并反饋壩體溫度。當系統檢測到壩體部分過熱時,預埋在大壩中的管道便會對發熱部位進行通水冷卻。通過分析判斷,改變水管中的流量和水溫,系統可實現壩體溫度“微調”。

      除了壩體,周圍山體也在建設者“嚴密監視”范圍內。山體裂縫會影響水庫蓄水,而且萬一滲漏,也會對大壩安全產生影響。為此,建設者需要將水泥漿灌入山體裂隙,使巖石縫隙之間、大壩和山體之間“無縫可鉆”。

      為了提高灌漿質量,三峽集團歷時兩年研發出全自動控制智能灌漿系統,并在烏東德工程首次應用。系統可實現自動加水、加漿、配漿。“整個過程就像操作家里的自動洗衣機一樣簡單。”三峽集團烏東德工程建設部大壩項目部黃偉說。

    大壩主體工程全線澆筑到頂 (攝影:許健)

      施工區內,信息技術和傳統大壩建設接口正在打通:得益于烏東德iDam2.0拱壩智能建造系統技術,一個共享、協同、交互的智能大壩業務管理平臺已然形成。在這個平臺上,智能振搗、智能通水、智能噴霧等技術協同發力,保障施工順利、穩定。

      據烏東德工程建設部大壩項目部楊寧介紹,“黑科技”造大壩已然滲透到工作的方方面面:“烏東德工程首次將紅外視頻監控技術與人工智能相結合,應用于大壩混凝土澆筑全過程,有效提升了施工質量精細化控制程度。”

      地下廠房開挖高度世界第一

      烏東德地下電站廠房靠河床側布置于左右兩岸山體中,主廠房開挖最大寬度32.5米,高度89.8米,相當于30層樓,是目前世界最高的地下電站主廠房。

      確保安全,是工程建設的重中之重、難中之難。

    右岸地下電站主廠房機窩開挖支護 (攝影:許健)

      在地下廠房的開挖中,建設者們及時采取針對性措施,如淺層及深層加固處理等辦法,避免下挖后引發的山體變形等問題對工程進度產生影響;同時創新“小洞進大洞、先洞后墻、錨索深層加固”施工方案,確保山體受力平衡,同時進行填縫灌漿,增強巖體整體性,從而抑制變形增長,有效保障了施工安全。

      由于施工影響,地下廠房四周的巖體狀態、應力實時變動。為了掌握相關情況,“高邊墻開挖動態實時反饋分析系統”派上大用場。它可以進行三維設計,并根據安全監測數據進行實時計算,不放過四周巖體的任何“小缺陷”、“小動作”。

      同時,人員設備定位系統還能幫助管理人員實時看到混凝土運輸車、振搗棒、纜機等設備的位置,助力優化施工方案;人臉識別技術應用在工程的重要部位,代替傳統的工號牌。

      “很多新技術的應用,已顛覆了傳統,這樣的變化是革命性的。”烏東德工程建設部技術管理部劉科說。

    烏東德左岸地下電站廠房施工 (攝影:袁磊)

      創新,不僅僅在技術,也在管理。

      為及時了解掌握施工和運行期間大型洞室圍巖應力、應變情況,烏東德水電站建立了“監控、量測、分析、反饋”系統以及“一般情況周報制、特殊情況日報制”等制度,從流程上保障了施工安全。

      向巨型水輪發電機組“無人區”挺進

      烏東德85萬千瓦機組,堪稱世界水電的“無人區”。

      早在三峽工程建設期間,三峽集團便聯合各相關單位,開展烏東德、白鶴灘電站巨型水輪發電機組創新研究工作。

    轉輪出廠前檢查 (攝影:許健)

      在水輪發電機組這個環環相扣的力學傳動系統中,最重要的部分是轉輪。它是將水流動能轉化為電能的主要運動裝置。

      可以說,轉輪直接關系著機組的穩定性和能量轉化的效能,是機組中研發難度最大、制造難題最多,也是最為精密的部分。

      為此,三峽集團組織國內外廠家開展烏東德水輪發電機組整體升級設計。通過十幾年的潛心研究,上百次仿真計算、模擬、實驗、優化,烏東德水輪機轉輪在保障高效率的同時,更是在核心參數方面全面提升。

      為保障機組運行穩定,機組的重要部件材料需要進行整體“升級”——有的要更輕、更薄,有的要更硬、更韌,以保證相應部位具備足夠的抗壓、抗撕裂的性能。

      為保障高水頭下的抗壓性能與成本控制,水輪機蝸殼首次大規模采用800兆帕高強鋼。這種鋼材通常用于起重機械的建造,比之溪洛渡、向家壩水電站所選用的600兆帕高強鋼,烏東德水輪機蝸殼具有更大的屈服強度和抗拉強度,可以在保障高性能工作的同時,大大節省蝸殼總重、焊條量和人力成本。

    左岸地下廠房六號機組蝸殼焊接完成 (攝影:王普)

      技術難點也同樣突出——與普通鋼板相比,800兆帕高強鋼的焊接無先例可循。焊接技術團隊花了一年多時間,攻克了一系列難題,掌握了高強鋼焊接技術。

      新材料、新工藝、新技術的背后,是三峽集團多年來與參與工程建設的國內外設計、制造、施工各方精誠合作,不斷攻克關鍵技術、創新建設模式,帶動中國水電裝備制造水平日益成熟的實踐。

      從巍峨大壩到地下廠房,再到巨型水輪發電機組,世界見證著這座綠色能源基地的崛起,烏東德也見證著中國水電工程多年來的創新求索。

      三峽集團黨組書記、董事長雷鳴山表示:“烏東德水電站工程建設中,開展了一系列技術和管理創新,攻克了一項項世界級難題,在地下工程、壩工技術、裝備制造等方面提升了中國乃至世界水電科技發展水平,展示了全球大型水電工程智能建造的‘中國智慧’。”

      

    烏東德水電站蓄水至高程945米 (攝影:趙健)

    評論

    用戶名:   匿名發表  
    密碼:  
    驗證碼:
    最新評論0

    相關閱讀

    半月內連續4臺 烏東德水電站第四臺機組投產發電

    半月內連續4臺 烏東德水電站第四臺機組投產發電

    7月13日10時30分,金沙江烏東德水電站5號機組順利完成72小時試運行,交付烏東德水力發電廠運行管理,標志著烏東德水電站第四臺機組正式投產發電。這是繼6月29日首批機組投產發電后,半個月內相繼投產發電的第四臺巨型機組。
    國內新聞2020-07-15
    烏東德水電站第三臺機組投產發電

    烏東德水電站第三臺機組投產發電

    7月11日11時15分,金沙江烏東德水電站8號機組在順利完成無水調試、有水調試、倒送電、甩負荷等近40項既定試驗和72小時試運行后,成功并入南方電網,交付長江電力烏東德電廠運行管理,正式投產發電。
    水電2020-07-13

    助力中國水電開發 -- 烏東德水電站福伊特首臺機組并網發電

    烏東德水電站首批機組成功并網發電,順利投入運行。作為該項目的主要合作伙伴之一,福伊特設計、制造的6號機組是烏東德水電站首批投產發電的機組之一,其各項技術指標完全滿足三峽公司的精品工程要求,樹立了世界水電史上又一重要里程碑。
    基層聲音2020-07-09

    金句頻出!院士、專家們這樣評價烏東德水電站

    7月2日上午,中國科協科技社團黨委、中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會理事會黨委共同舉辦“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堅持新發展理念,勇攀科技新高峰”線上座談會。會上,多位院士、專家就習近平總書記對金沙江烏東德水電站首批機組投產發電的重要指示暢談學習感想,金句頻出。
    深度閱讀2020-07-08

    烏東德水電站正式納入2020年度長江流域聯合調度范圍

    近日,水利部批復《2020年長江流域水工程聯合調度運用計劃》(以下簡稱運用計劃),烏東德水電站正式納入2020年度長江流域聯合調度范圍,至此,三峽集團納入長江流域聯合調度體系的水庫增至六座,另五座為溪洛渡、向家壩、三峽、水布埡和隔河巖。
    重要新聞2020-07-08
    烏東德水電站右岸電站8號機組并網

    烏東德水電站右岸電站8號機組并網

    7月4日晚,烏東德右岸電站8號機組成功并網,為下一步投入商業運行奠定了堅實基礎。
    水電2020-07-07
    烏東德水電站:挑戰“百萬級”機組安裝新紀錄

    烏東德水電站:挑戰“百萬級”機組安裝新紀錄

    近年來,在川滇交界的金沙江上,四座世界水電行業標桿級的大國重器伴隨著金沙江的波濤悄然立起。在這里,總有說不完的故事,對于中國水電人來說,金沙江更意味著一座座技術高峰、紀錄寶庫,令人神往。
    項目建設2020-07-02
    烏東德右岸首臺機組具備商業運行條件

    烏東德右岸首臺機組具備商業運行條件

    6月28日零點五分,由水電八局安裝的烏東德右岸電站首臺(7號)機組順利完成72小時試運行,機組運行穩定,性能優良,機組振動、擺度、各部位溫度等主要指標均滿足設計要求。
    水電2020-06-28

    烏東德電站送端500千伏交流配套工程第二階段投運任務完成

    6月15日,烏東德電站送端500千伏交流配套工程建設現場傳來喜訊:500千伏白邑變電站完成主變沖擊,順利投運;白邑變電站至七甸500千伏線路和白邑變電站至廠口500千伏線路等兩條出線同步投運。至此,烏東德電站送端500千伏交流配套工程第二階段投運任務全面完成。
    電網建設2020-06-19

    烏東德水電站倒送電試驗順利完成

    6月13日7時30分,經過參建各方連續奮戰,烏東德水電站系統倒送電試驗順利完成,標志著烏東德水電站首批機組已具備并網調試條件。
    水電2020-06-19
    人人超碰人人爱超碰国产|秘书高跟黑色丝袜国产91在线|国内少妇偷人精品免费|9久久无色码中文字幕

    <td id="4ea3t"><ruby id="4ea3t"></ruby></td>
  • <track id="4ea3t"><strike id="4ea3t"></strike></track>
    <p id="4ea3t"></p>
    <table id="4ea3t"><option id="4ea3t"></option></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