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500強,第三!
8月10日,《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公布,中國國家電網有限公司以3839.06億美元的營業額摘得探花。
在當前復雜嚴峻形勢之下,國家電網逆勢上升的底氣何在?
底色強健,國家電網與中國經濟發展同頻共振。
這次世界500強榜單最大的亮點是:中國大陸(包括香港)有124家企業上榜,首次反超美國的121家。這種歷史性跨越是屬于中國企業集體性的崛起,是中國經濟的穩固底色之所在。
從去年12月份以來,我國各月的全社會用電量增速分別為4.5%、-5.95%、-10.7%、-4.2%、0.7%、4.6%、6.1%,走出了一個勝利的V字。
大大的V字是窺得中國經濟發展密碼的“電力窗口”。它來源于中國經濟行之彌遠的韌性,也反過來體現了中國經濟持之以恒的活力。
韌性與活力源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體制優勢,也源于黨和國家在關鍵時刻的正確抉擇。
今年以來,國內外形勢復雜,疫情沖擊經濟發展,黨中央以新型舉國體制克服疫情沖擊困難,集中優勢力量八方支援、出臺系列減稅降費措施,奪取疫情防控與經濟發展雙勝利。國家統計局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二季度,我國GDP為250110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比上年同期增長3.2%,經濟增速實現由負轉正。
巨大沖擊才能檢驗成色、底色,才能看見深層優勢、發展后勁。國家電網與中國經濟發展同呼吸、共命運,立足中國穩健基本盤上才能夠跳起來。
亂云飛渡,國家電網自始至終都在做好自己的事情。
復雜嚴峻的外部形勢,疊加著種種不確定因素。國家電網能夠在危中尋機,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保持了戰略定力。
在疫情當頭,國家電網明確提出“建設具有中國特色國際領先的能源互聯網企業”戰略目標,并經兩個多月醞釀完善為“四梁八柱”的戰略體系。
作為相當體量的“大國重器”,國家電網專心致志做好自己的事情,就是一樁利好上下游產業鏈、惠及每一名百姓的事情。
電網工程投資規模大,產業鏈長,中長期效益好,對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有重要拉動作用。今年以來,國家電網加大電網投資力度,陜北—湖北、青海—河南、張北—雄安等特高壓工程不斷開工、建設。以陜北—湖北特高壓直流工程為例,帶動設備生產規模約120億元,相關產業投資超700億元。6月30日,國家電網經營區域內“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電網建設任務全面完成,惠及甘肅、青海、西藏、四川、新疆等地198個貧困縣443萬戶居民。
積力之所舉,則無不勝也。從共識到共為,國家電網近160萬名員工都努力推進戰略目標落地,在干精彩上下功夫。
騏驥之速,非一足之力。在這場世界性賽局中,國家電網能夠脫穎而出,還源于不斷布局新動能、新增長點,助推產業升級,攻關科技創新,從“新”中要效益、要未來。
今年以來,國家電網加速發力“新基建”,年內新增7.8萬根充電樁,預計帶動新能源汽車消費超200億元;發布5G、AI等“數字新基建”十大重點建設任務,預計拉動社會投資約1000億元。
保持戰略定力,做好自己的事情,這就是國家電網逆勢翻盤的定海神針。
大國重器,國家電網身體力行為經濟社會發展托底。
作為經濟發展的能源基礎,國家電網也以實際行動為經濟社會發展“托底”。
關鍵時刻,頂梁柱頂得住。牽一發而動全身,國家電網通過“自己動起來”,以環環相扣的齒輪帶動經濟社會整體的運轉。
自疫情始,電力就用“3天3夜”“5天5夜”的國網速度點亮雷神山、火神山醫院,撐起疫情防控一片天。與此同時,國家電網快馬加鞭,迅速推出支持企業復工復產等5批42項“一攬子”舉措,將年度投資計劃由4186億元調增至4600億元,預計帶動社會投資超9000億元,整體規模達1.4萬億元。
不止于此。此前,國家電網就不折不扣落實國家降低一般工商業電價10%的政策;今年疫情之初,挺身表態降低非高耗能企業及一般工商業企業電價5%到6月底;全國兩會期間,承諾將階段性降低用電成本的政策延長至年底。
在全年926億元的降電價之外,國家電網也不斷優化營商環境,為企業發展提供更好的發展土壤:為防疫物資生產企業提供辦電“三零”服務、推行網上辦電、強化產業鏈金融服務保障,讓很多企業能夠盤活現金流,迅速重啟,回到有序發展的正軌。
這種“彈性”成就了經濟社會發展的“彈性”,也進而成就了國家電網的發展。這是一個好的正向循環,是這次國家電網進步的原因所在,也為這次中國企業的集體崛起作貢獻。
這些真金白銀的付出,也讓國家電網這份成績,更加來之不易,也愈顯彌足珍貴。
實際上,世界500強榜單26年來“上榜企業”的變遷,背后折射的是世界經濟格局的歷史性變化。
所當乘者勢也,不可失者時也。未來,世界不可避免地走向更深層次的復雜。
但國家電網,可堪大用,能擔重任,走出了中國責任央企應有的穩健。何其復雜,才能何其瑰麗。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