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ea3t"><ruby id="4ea3t"></ruby></td>
  • <track id="4ea3t"><strike id="4ea3t"></strike></track>
    <p id="4ea3t"></p>
    <table id="4ea3t"><option id="4ea3t"></option></table>
  •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電力朋友圈

    世界上第一座核電站

    中國電力網發布時間:2020-03-30 09:34:37

      核能——它仍然是世界上最具爭議但卻令人印象深刻的發電方式之一。當它運行良好時,核能提供相對清潔、持續的能源。然而,一旦出了差錯,核熔毀會對一個地區造成數十年的影響。

      

     

      沒有哪個核電站比美國愛達荷國家實驗室(INL)更能說明這個問題。1951年,美國首次在INL進行了核反應堆發電嘗試。70多年來,該實驗室在核能發展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它。愛達荷州國家實驗室覆蓋了愛達荷州東部900平方英里的土地。它主要擁有三個設施區——先進的測試反應堆、材料和燃料綜合設施,以及一個研究和教育園區。每年有超過3400名游客參觀學院,公眾只能看到學院的一小部分工作和歷史。

      

     

      

     

      

     

      根據官方文件,在愛達荷國家實驗室,人們設想并制造了52個不同類型的核反應。這包括世界上第一座發電的核電站。INL同時也是全球第一艘核潛艇——美國鸚鵡螺號核潛艇的發電廠。

      愛達荷國家實驗室最近的頭條新聞來自它能生產“神奇燃料”。INL的反應堆被設計成一邊提供電力,一邊產生新型钚燃料。然而,從1964年到現在,由于高度安全問題、不斷上漲的成本和鈾的稀缺性,對這種钚燃料的需求逐漸減少。

      

     

      《洛杉磯時報》報道,現在愛達荷州國家實驗室有26噸放射性廢料。沒有人知道該怎么處理它。一項法律規定,核能廢料應該得到處理,并準備在2035年之前完成。這看起來不太可能按時發生。

      

     

      

     

      “這個過程行不通,”憂思科學家聯盟(Union of Concerned Scientists)的物理學家埃德溫·萊曼告訴媒體,他在一份新報告中記錄了這些問題。“事實證明,這比他們承諾的更難執行,也不那么可靠。”

      與運輸其他核廢料相比,是什么讓INL變得如此困難? 是鈉。新型钚燃料與鈉結合,有助于反應堆內熱傳導。然而,鈉的易反應性,尤其是在水周圍,限制了對钚燃料的處理。研究人員不得不對钚燃料進行高溫處理。在高溫處理中,用過的钚燃料部件被放入化學槽中,并受到強電流的沖擊。由于電流的作用,鈉粒子又與另一種物質結合。

      

     

      據《洛杉磯時報》報道,這項清理計劃始于近20年前。此時,只有15%的垃圾被成功地清理和處理。這比2035年要慢20多倍。

      美國能源部一位發言人說:“當2000年制定處理(乏燃料)的實施計劃時,美國正在進行的核能研究和開發非常有限。”他說:“這個項目的資金有限,但能源部門仍然堅決承諾及時處理這種燃料,以履行其對愛達荷州的承諾。”

      核廢料不容易被掩蓋(或扔掉)。愛達荷州國家實驗室作為核能創新場所的悠久歷史,也許可以讓它成為一種新型核廢料處理的基地。

    評論

    用戶名:   匿名發表  
    密碼:  
    驗證碼:
    最新評論0

    相關閱讀

    數說2020年全球核能發電

    核能發電(nuclear power)是用鈾制成的核燃料在“反應堆”的設備內發生裂變而產生大量熱能,再用處于高壓力下的水把熱能帶出,在蒸汽發生器內產生蒸汽,蒸汽推動汽輪機帶動發電機一起旋轉而發電,并通過電網輸送給消費者。
    咨詢報告2020-03-26

    田灣核電站5/6號機組項目用地獲批

    近日,連云港市省級重點項目田灣核電站5、6號機組項目用地報批通過自然資源部審批,該批次項目也是自然資源部審批權限下放前通過用地報批的最后一批項目。
    國內新聞2020-03-20
    2020年:中國核電站

    2020年:中國核電站

    截止2019年6月底,中國大陸運行的核電機組共47臺,總運行裝機容量48751.16MWe。2019年全年中國大陸運行核電機組累計發電量3481.31億千瓦時,約占全大陸全年累計發電量的4.88%,占第四季度累計發電量的5.12%,核電設備平均利用率為92.36%。
    其他數據2020-03-20

    嶺澳核電站創紀錄

    記者從廣東大亞灣核電運營管理有限責任公司獲悉:截至3月15日,嶺澳核電站1號機組連續15年無非計劃停機停堆,實現連續安全運行達5000天,創造了國際同類型機組連續安全運行天數的最高紀錄。
    國內新聞2020-03-18

    山東高溫氣冷堆核電站示范工程年內建成投運

    山東榮成高溫氣冷堆核電站示范工程是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確定的16個重大科技專項之一,規劃建設1臺20萬千瓦核電機組,項目總投資92.3億元,計劃今年底建成投入商運。
    國內新聞2020-03-16

    日本5.2級地震:核電站停運 至少1人受傷

    3月13日凌晨,日本本州西岸發生了5.2級地震。地震導致最少1人受傷,附近核電站停運,但沒有發現異常。
    國際新聞2020-03-16
    核電站的退役之路

    核電站的退役之路

    全世界反應堆的平均年齡已經超30歲,很多反應堆即將走到壽命的終點,而如何處理退役的核設施,卻成為了一個難題。雖然中國在核電建設上已放慢了腳步,但無疑在未來也會面對相同的局面。
    咨詢報告2020-03-13
    俄羅斯別洛雅爾斯基核電站3號機組擬延壽至2040年

    俄羅斯別洛雅爾斯基核電站3號機組擬延壽至2040年

    外媒報道稱,3月2日,俄羅斯別洛雅爾斯基(Beloyarsk)核電站3號機組(BN-600型快堆)按計劃停堆,以實施換料大修。據介紹,按規定,俄羅斯快堆需每兩年停堆一次,以進行日常維護并更換25%的核燃料。
    國際新聞2020-03-11

    日本東京電力稱需花10年為取出福島核電站燃料碎片打基礎

    近日,針對被視為福島核電站反應堆報廢工作中最難關卡的燃料碎片取出作業,日本東京電力公司反應堆報廢推進部門最高負責人小野明稱,“希望在未來10年左右的時間,為正式回收夯實基礎”。
    國際新聞2020-03-06

    福島核電站所在地部分地區首次解除避難指令

    日前,據媒體報道,日本放送協會(NHK)報道稱,福島核電站所在地福島縣雙葉町部分地區的避難指令于當地時間3月4日0時起被解除。
    國際新聞2020-03-05
    人人超碰人人爱超碰国产|秘书高跟黑色丝袜国产91在线|国内少妇偷人精品免费|9久久无色码中文字幕

    <td id="4ea3t"><ruby id="4ea3t"></ruby></td>
  • <track id="4ea3t"><strike id="4ea3t"></strike></track>
    <p id="4ea3t"></p>
    <table id="4ea3t"><option id="4ea3t"></option></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