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屆世界智能大會即將于5月18日在天津開幕。近年來,天津這座港口城市正在發展成為中國北方重要新能源產業基地,在持續創新中搶占“新”機。
國家會展中心(天津)一景。 新華社記者 孫凡越 攝
大會智能科技展在國家會展中心(天津)線下舉辦。這個國家級會展中心采用了屋頂分布式光伏發電技術,本身就是低碳節能環保的實踐者,新能源產業發展的見證者。
展館的光伏發電技術來自于中國這一領域的領軍企業——TCL中環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目前在新能源光伏領域,TCL中環光伏單晶規模、光伏單晶硅片外銷出貨量全球領先。
TCL中環新能源電站業務負責人張存智介紹說:“全項目共14兆瓦,采用‘自發自用、余電上網’運行模式,可持續為展館提供低碳、綠色和環保的清潔能源。”全項目預計2023年發電量約1651.36萬度,年均節約標煤約0.66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1.65萬噸。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推進能源清潔高效利用和技術研發,加快建設新型能源體系,提升可再生能源占比。
新能源產業是具有戰略性和先導性的新興產業,是推動能源綠色轉型,實現“雙碳”目標的重要支撐。目前,天津太陽能、鋰離子電池、風能、氫能發展齊頭并進,已發展成為中國北方領先的風電裝備和產品制造基地。
天津力神電池股份有限公司員工在動力電池生產車間工作(2023年2月8日攝)?!⌒氯A社記者 趙子碩 攝
作為國內首家鋰離子電池研發制造企業,天津力神電池股份有限公司將在第七屆世界智能大會上設置展示區,展示“零”衰減儲能電池等五款新產品新技術,以及動力電池、消費類電子電池產品等。
2022年,盡管受到疫情等多種因素影響,力神電池的動力電池板塊營收增幅仍高達76%。公司總經理張強表示,力神電池的高速發展源于創新動能的持續釋放。截至2023年4月末,公司累計獲國家專利授權2294項。
除力神電池外,天津國安盟固利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在國內首家實現鈷酸鋰正極材料產業化,動力電池產業訂單如雪花般飛來;天津巴莫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的三元材料和高鎳材料打破國外壟斷,實現飛速發展。
天津在新能源領域的科研創新腳步從未停歇。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十八研究所擁有化學與物理電源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內第一家綜合性的新能源產品測試國家中心。中汽研新能源汽車檢驗中心(天津)有限公司測試能力可覆蓋國內氫燃料電池、鋰離子電池等動力電池60%左右的產品認證和研發驗證需求。
目前,天津新能源產業鏈條較為完整,產業規模優勢加速形成。鋰離子電池子鏈實現關鍵材料、電芯、電池系統、電池回收利用全鏈條發展。風能子鏈堅持陸、海并舉,形成以風電整機為龍頭、零部件配套為支撐、風電服務業為基礎的產業鏈。
太陽能子鏈形成涵蓋單晶硅片、電池片、組件、光伏系統的完整鏈條。氫能產業鏈雛形基本形成,制氫能力位居中國前列,氫氣“產-儲-運-充”、燃料電池系統、燃料電池車輛、燃料電池汽車檢測等產業鏈關鍵環節均已開始布局。
天津市工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預計到2025年,天津市新能源產業工業總產值突破1200億元,集聚建設北方新能源產業制造新高地,持續踐行高質量發展。
天津市副市長朱鵬表示,為進一步提升天津先進制造業的“硬核實力”,將繼續堅持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方向,繼續提升鋰電、光伏、風能、氫能設備生產規模,打造新能源產業高地。(新華社記者 張宇琪 李亭參與采寫:梁姊)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