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ea3t"><ruby id="4ea3t"></ruby></td>
  • <track id="4ea3t"><strike id="4ea3t"></strike></track>
    <p id="4ea3t"></p>
    <table id="4ea3t"><option id="4ea3t"></option></table>
  •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國內新聞

    大國重器——藍鯨2號

    自然資源部發布時間:2020-04-10 11:32:41

      由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組織實施的我國海域天然氣水合物第二輪試采日前取得成功并超額完成目標任務。在水深1225米的南海神狐海域,試采創造了“產氣總量86.14萬立方米,日均產氣量2.87萬立方米”兩項新的世界紀錄,實現了從“探索性試采”向“試驗性試采”的重大跨越。

      承擔此次試采任務的“藍鯨2號”超深水雙鉆塔半潛式鉆井平臺與普通鉆井平臺相比有何過人之處?大名鼎鼎的“藍鯨姊妹”對推動我國海洋工程關鍵技術的發展有何重大意義?

      “藍鯨姊妹”

      2017年5月,我國首次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試采成功。承擔此次國家重大任務的就是由中集來福士生產的“藍鯨1號”。

      藍鯨1號”采用了雙鉆塔、液壓主提升、巖屑回收、超高壓井控等大量新技術,是全球作業水深、鉆井深度最深的半潛式鉆井平臺。在南海試采可燃冰期間,“藍鯨1號”以良好的穩定性抵擋住了12級臺風的侵襲,為圓滿完成試采任務立了大功,可謂一戰成名,向全世界展示了“深海重器”的實力。

      作為“藍鯨1號”的姊妹鉆井平臺,“藍鯨2號”的實力同樣不容小覷。

      “藍鯨1號”和“藍鯨2號”的生產經理程騁告訴記者,“藍鯨2號”由中集來福士設計建造,長117米、寬92.7米、高118米,自重43725噸,有37層樓高,可以在全球95%的海域開展作業。

      據介紹,“藍鯨2號”的設計耗時8個月,鉆井平臺擁有27354臺設備、1000多個子系統、4萬多根管路、5萬多個報驗點,電纜拉放長度達120萬米——相當于從北京到上海的距離。

      “與傳統鉆井平臺相比,‘藍鯨’系列均按抵抗16級臺風的標準建造,各方面性能指標均大幅提升。”程騁說,“藍鯨2號”配備了高效的液壓雙鉆塔和全球領先的閉環動力系統,可提升30%的作業效率和節省10%的燃料消耗,大大提高了平臺的“綠色”性能。

      “增強內功”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盡管“藍鯨2號”與“藍鯨1號”整體設計和概念設計基本相同,但“藍鯨2號”的“內功”在以往基礎上大大增強,建造工藝等方面實現重大創新突破。

      程騁對記者說,在“藍鯨1號”的復盤總結中,我們就提出了556項提升改善措施,為“藍鯨2號”的建造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此外,“藍鯨2號”還配備了世界先進的DP3動力定位系統,可通過收集底部8個推進器的轉速、風向、風浪、海流等環境參數,進行精密科學的計算和分析,實時控制推進器的轉速和方向,能確保平臺在惡劣海況下巋然不動。

      2019年,“藍鯨2號”成功完成了DP3動力定位系統操作模式下的電力系統的閉環試驗,實現了海洋工程能源及動力系統優化的重大突破,意味著中集來福士在這一領域已經處于國際領先地位。

      調試經理侯立平介紹,導致海上鉆井平臺短路的因素非常多,一旦平臺因斷電失去動力無法定位,將造成主要設備障礙,可能帶來災難性的后果。閉環實驗是一項極其危險的系統測試,即人為切斷整個平臺的電力供應,8臺推進器停止工作,這就要求整個平臺即使發生最極端的故障,也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隔離故障設備,迅速恢復動力。

      “閉環實驗可在400毫秒時間內切除故障,將短路造成的損壞分離出去,繼而保證其他發電機繼續帶動全船運行,最大限度地保證人員和設備安全。”侯立平說。

      “深海重器”

      海上鉆井平臺被稱為“流動的國土”,體現著一個國家的整體工業實力。在2005年之前,深水平臺的設計建造被西方壟斷,我國在深水平臺設計建造上處于空白,主要依賴從國外購買,嚴重制約了深水開發進程。

      “經過10年的探索,中集來福士實現了核心產品自主設計、自主知識產權從零到100%的突破,國產化率從不足10%提高到60%。”中集來福士技術中心技術管理部經理高嵩說。

      從“藍鯨1號”開始,中集來福士逐步走出一條創新發展之路,核心裝備技術研發實現重大突破。正是依靠核心技術,中集來福士建造的極地惡劣海域半潛式鉆井平臺、“藍鯨1號”“藍鯨2號”等“重器”相繼問世。

      “‘藍鯨1號’的國產化率達到40%,而‘藍鯨2號’則提升至60%,中集來福士已成功躋身全球深水海工裝備領域第一梯隊,充分展示了深海海工的中國力量。”高嵩告訴記者,海洋強國,裝備先行。深海中蘊藏著石油、天然氣、可燃冰等豐富的資源,“藍鯨”系列超深水雙鉆塔半潛式鉆井平臺代表了當今世界海洋鉆井平臺設計建造的最高水平,對于提升我國深水油氣勘探開發能力、為我國能源戰略和海洋強國建設提供了先進的裝備保障。

      來源:中國自然資源報、自然資源部

    評論

    用戶名:   匿名發表  
    密碼:  
    驗證碼:
    最新評論0

    相關閱讀

    天然氣體制改革不斷深入,定價機制將更加市場化

    前不久,新版《中央定價目錄》出臺,舊版目錄同時廢止,這是規范國務院有關部門定價權限和范圍的清單。分析涉及天然氣定價的具體表述可以發現,隨著天然氣體制改革不斷深入,天然氣定價機制改革將呈以下趨勢。
    產業財經2020-04-09

    國內單機容量最大的冷熱電三聯供項目天然氣供氣管線正式通氣

    華電廣州增城燃氣冷熱電三聯供工程天然氣供氣管線正式通氣,這是繼去年11月30日天然氣全線貫通之后的又一重大節點。
    項目建設2020-04-08

    發電行業將成為天然氣需求增量最大行業

    在環保政策驅動下,天然氣代煤、與可再生資源協同發展是中國天然氣發電穩步發展的主要動力,預計2035年中國發電用氣量將達到1700億方,氣電裝機容量將達到2.4億千瓦,天然氣發電將成天然氣需求量最大的行業,伴隨天然氣市場化進程的推進和清潔發電比例的提升,天然氣發電“短板”也將顯著改善。
    發電財經2020-04-07

    發電行業將成為天然氣需求增量最大行業

    在環保政策驅動下,天然氣代煤、與可再生資源協同發展是中國天然氣發電穩步發展的主要動力,預計2035年中國發電用氣量將達到1700億方,氣電裝機容量將達到2.4億千瓦,天然氣發電將成天然氣需求量最大的行業,伴隨天然氣市場化進程的推進和清潔發電比例的提升,天然氣發電“短板”也將顯著改善。
    發電財經2020-04-01

    天然氣市場化改革將從這幾個方面開始

    2019年12月9日,國家石油天然氣管網集團有限公司(簡稱“國家管網公司”)在京正式成立,這被認為是深化油氣體制改革的重要一環,公司有望于2020年下半年進入初步運營階段,新的價格機制尚未確立。
    綜合新聞2020-03-26

    中國天然氣發電現狀

     天然氣發電行業長期痛苦而野蠻地生長, 一直是在政策中求生存的產業,氣價和供應被三大油企掌握,電價又要面臨競價上網,五大發電集團合縱連橫,動作不斷。
    咨詢報告2020-03-17
    南方電網首座天然氣電廠首臺機組投運

    南方電網首座天然氣電廠首臺機組投運

    3月12日8時8分,調峰調頻公司海南文昌2×460兆瓦級燃氣—蒸汽聯合循環電廠(以下簡稱“文昌氣電”)1號機組完成168小時試運行,投入商業運行。
    國內新聞2020-03-13

    大唐??谔烊粴獍l電項目取得備案

    2月28日,大唐??谔烊粴獍l電項目取得海南省發改委關于項目備案等有關意見的復函并完成備案,為年內開工建設奠定堅實基礎。
    基層動態2020-02-29
    原國家能源局副局長李凡榮任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

    原國家能源局副局長李凡榮任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

    原任國家能源局副局長、黨組成員的李凡榮已調任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黨組副書記一職,在此之前這一職務已空缺三個月。
    重要新聞2020-02-28

    2019年中國石油天然氣產量增量高于往年

    溫暖過冬“有底氣”2019年中國石油天然氣產量增量高于往年安棟平  中國石化西南油氣分公司元壩氣田低溫蒸餾站是國內第一座高含硫氣田水資源化利用處理站,產出的合格水可回用于元壩天然氣凈化廠。胡慶明孫千攝影報道
    焦點頭條2020-02-24
    人人超碰人人爱超碰国产|秘书高跟黑色丝袜国产91在线|国内少妇偷人精品免费|9久久无色码中文字幕

    <td id="4ea3t"><ruby id="4ea3t"></ruby></td>
  • <track id="4ea3t"><strike id="4ea3t"></strike></track>
    <p id="4ea3t"></p>
    <table id="4ea3t"><option id="4ea3t"></option></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