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我國藏區開工建設規模和投資規模最大的水電項目——兩河口水電站首批機組投產發電發電儀式,在雅礱江畔隆重舉行。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王斌應邀出席并講話。
兩河口水電站由中國電建成都院規劃論證和全階段勘測設計,水電五局、十二局、十四局、十六局等單位承擔了70%以上的施工任務,水電規劃總院承擔全過程咨詢,西北院承擔監理任務,昆明院和中南院承擔監測任務。
王斌致辭表示,在兩河口電站設計和施工過程中,中國電建突破了一系列技術難題,攻克了一系列施工難關,確保了作為“世界高壩、藏區明珠”的兩河口水電站如期投產發電。中國電建將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在國家能源局領導下,在四川省委省政府、甘孜州委州政府、四川省總工會支持下,在各位院士專家協助下,與國投集團、川投集團及雅礱江公司等相關企業一道,同心同德、同袍同澤,共同致力于清潔可再生能源開發建設,共同致力于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共同致力于我國“碳達峰碳中和”目標順利實現!
該電站是雅礱江中下游梯級電站的控制性水庫工程,總裝機300萬千瓦。大壩最大壩高295米,為已建世界第二、國內最高土石壩,水庫總庫容108億立方米。擁有多項國內外第一:11個高大邊坡組成世界規模最大的邊坡群,最高達684米,超出中國第一高樓上海中心大廈50米;世界最深的水庫,壩前最大水深285米;世界最高的電站進水塔,高115米;世界第二的泄洪速度,達54米/秒 ;中國調節性能最好的水電站,攔蓄的每一方水可以發出6度電。
中國電建歷經半個多世紀艱辛探索,才將這一超級工程從構想付諸實踐。上世紀60年代初,成都院對雅礱江開展全面水力資源普查;1965年,兩河口梯級水電站首次出現在科研報告中;90年代,正式啟動勘測設計工作,累計實施完成2萬米鉆孔、2萬米探洞和巨量的現場試驗。成都院在錦屏、溪洛渡等超級工程的成功經驗之上,研究了十余項首創關鍵技術應用于兩河口水電站建設。
2014年,兩河口水電站核準建設。為確保工程順利推進,數千名電建人堅守在高寒高海拔高原腹地,承擔起兩河口水電站大壩主體、引水發電系統、機組安裝、圍堰導流、場內交通、邊坡開挖、移民代建等主要施工任務,克服新冠疫情不利影響,發揚“缺氧不缺精神、艱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的作風,攻克高寒區超高土石壩施工、高流速泄洪消能、機組高海拔穩定運行等世界級難題。通過冬雨季施工科技攻關,開創了高原凍土區冬雨季土心墻大規模連續施工的先例,填補了高海拔地區超高土石壩建設空白;實現了世界范圍內同等海拔區,電壓等級最高、單機容量最大的發電機線棒絕緣技術第一水平,充分展現出中國電建“懂水熟電、擅規劃設計、長施工建造”的雄厚能力,確保了“世界高壩、藏區明珠”兩河口如期投產發電。
作為龍頭梯級水庫電站,兩河口形成近110億立方米庫容,可大大減輕長江中下游洪澇危害;水庫具有多年調節能力,對下游雅礱江梯級電站、金沙江白鶴灘、烏東德以及長江干流三峽、葛洲壩等梯級電站補償作用顯著,是新時代踐行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助力“西電東送”和“3060”雙碳目標實現的“綠色引擎”,每年可節約原煤消耗1330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2130萬噸,同時也是助力藏區經濟發展、鄉村振興和長治久安的大國重器,具有極強的政治效益、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公司總經理助理張建文、有關在企業負責人參加發電儀式。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