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沂蒙山區,一片紅色熱土。
2013年11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位于臨沂的華東革命烈士陵園,向革命烈士紀念塔敬獻花籃,參觀沂蒙精神展,聽取沂蒙地區革命戰爭歷史介紹,并會見了當地先進模范和當年支前模范后代代表??倳浿赋觯阂拭删衽c延安精神、井岡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樣,是黨和國家的寶貴精神財富,要不斷結合新的時代條件發揚光大。
今天的齊魯大地,一幅壯闊圖景奔來眼底,一股豪邁之情激蕩胸懷。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引下,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發揮電力先行官作用,擔當作為,全力服務山東新舊動能轉換。
沂蒙精神
融入電力血脈
革命戰爭時期,沂蒙山區420萬人口,有120萬人參戰支前,20萬人參軍入伍,10萬英烈血灑疆場。在沂蒙革命老區,鄉鄉有紅嫂、村村有烈士。沂蒙精神的概念歷經幾次提煉,被概括為“愛黨愛軍、開拓奮進、艱苦創業、無私奉獻”。
在齊魯大地長期的電力建設實踐中,沂蒙精神也早已融入了電力人的血脈。近年來,國家電網山東電力彩虹共產黨員服務隊隊員們身著橘紅色工作服,沖鋒在供電搶修、優質服務等工作前沿,用實際行動兌現“有呼必應、有難必幫”的莊嚴承諾。
2020年12月29日,受大風強降雪天氣影響,臨沂10千伏金雀線鐵路橋附近線路出現故障,國家電網山東電力(臨沂)彩虹共產黨員服務隊隊員李建興、郇昌蘆頂風冒雪登桿作業。歷時3小時,二人合力消除了線路故障,保障千余戶居民可靠用電。
今年2月11日是農歷除夕夜,128支彩虹共產黨員服務隊隊員在崗值班,實現山東全省41萬個公用配電臺區“零停電”,確保了98萬家“煤改電”客戶、2535家重要電力客戶可靠用電。至此,山東連續8年實現農歷除夕夜臺區“零停電”。
近年來,國網山東電力持續深化彩虹共產黨員服務隊建設,連續3年策劃開展“彩虹連心·先鋒先行”專項行動。黨員服務隊隊員在優化營商環境、服務社會民生等方面當先鋒、作表率,架起了黨聯系群眾的連心橋。
打造鄉村電網發展的
齊魯樣板
2018年6月14日下午,習近平聽取山東省委和省政府工作匯報時指出:農業大省的責任首先是維護國家糧食安全。要把糧食生產抓緊抓好,把農業結構調活調優,把農民增收夯實夯牢,把脫貧攻堅戰打好打贏,扎實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打造鄉村振興的齊魯樣板。
田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在臨邑縣德平鎮富民農場里,近千畝小麥隨風浪涌,空氣中彌漫著青青麥香。
富民農場是臨邑縣第一家農民合作社。該農場以種植小麥、玉米為主,擁有農資倉儲1300平方米,共流轉土地2000余畝,年產糧食2000余噸。近年來,隨著規模不斷擴大,富民農場對用電需求、供電質量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趕在2020年春灌前,臨邑縣供電公司為富民農場架設了1.8萬米的灌溉線路,新立電桿75根,幫助農場大幅提高了灌溉效率,縮短了灌溉周期。
“沒有電就沒有蔬菜大棚的創新發展,就沒有‘壽光模式’的創新提升。”壽光市稻田鎮崔嶺西村村民崔江元說。壽光市大棚蔬菜種植面積60萬畝,年產優質蔬菜45億公斤,是全國最大的蔬菜集散地。2019年5月起,國網山東電力以“智慧能源+綠色生態”為主線,在壽光市實施電氣化大棚、水產養殖、畜牧養殖、清潔取暖、綠色出行等11個智慧用能示范項目,共建共享智慧能源生態圈,走出了一條電氣化賦能鄉村振興的創新之路。
“十三五”期間,國網山東電力累計新建改造10千伏及以下線路21.59萬千米,新增配電變壓器11.08萬臺。山東電網的供電質量和供電可靠性得到全面提升。
先行引領
助力全省能源轉型
“要堅持走自主創新之路,要有這么一股勁,要有這樣的堅定信念和追求,不斷在關鍵核心技術研發上取得新突破。”2018年6月13日,習近平在萬華煙臺工業園考察時強調。
萬華實業的創新發展之路,是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的一個縮影。聚焦聚力“十強”產業,山東省正加快培育壯大新動能,改造提升傳統動能,淘汰落后產能。護航新舊動能轉換,電力是先行官也是加速器。山東省是能源消耗大省,能源和煤炭消費總量均為全國第一。自2018年起,國網山東電力推出外電入魯助推能源轉型、電能替代助力綠色發展等服務山東新舊動能轉換十大舉措。2020年,山東電網接受省外電力能力提高到2198萬千瓦,較2015年提升193%,保障了電力可靠供應。
構建新型電力系統是促進能源轉型和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重要支撐。今年5月6日11時35分,山東電網風電及光伏發電總出力達2058.2萬千瓦,創歷史新高,占當時全網發電出力的35.9%。
近年來,國網山東電力采取有效措施引導和服務清潔能源并網發電,編制新能源并網服務手冊,優化、簡化并網流程,深化、細化并網服務措施,確保滿足并網要求的項目按期并網。截至目前,山東光伏發電和風電裝機容量分別位列全國第一、全國第五。
評論